白鹿

白鹿
作者: 刘虎
出版社: 中国少儿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12.73
折扣购买: 白鹿
ISBN: 9787514840094

作者简介

刘虎,男,1969年11月生,祖籍河北冀州,理学硕士、地质勘探高级工程师。已出版小说集《青石咀纪事》、散文集《永久的怀念》、长篇小说《透明的季节》等。为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之一。曾获全国孙犁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

内容简介

1.受伤 这是桑珠嘉措第二次见到那只名叫尼玛的白色马 鹿。 冬天里的一个凛冽的早晨。太阳还在山的那一边 吃力地向上爬升,山谷里只有一片清冷的辉光,光影 里漫漶着一缕缕黏稠的黑影,世界像是包裹在一团混 沌蛋清里的婴儿。位于祁连山腹地的嘉木寺的小喇嘛 桑珠嘉措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背上水桶,到河 边去打水。 这是他剃度后的头一个冬天。 嘉木寺村一带山势陡峻,沟壑纵横,悬崖林立, 水系发育,密集的河流像一绺绺发辫,错综复杂地遍 布在沟谷之中。到了夏季,远处雪山上的冰雪因温度 升高而大量消融,加上时不时就会倾盆而下的暴雨, 山中的大小河流经常会洪水滔滔。 为了防止遭受洪灾,嘉木寺一带,不管是村民的 住宅还是佛家的寺院,多半都修建在山脊上。只有河 流行将奔出山峦的靠近谷口的开阔地带,牧民们才居 住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冲积扇上。那里的地形陡然平坦 ,奔涌而出的河水瞬间就没了熊熊的气势,变得温顺 而驯良,这就是嘉木寺村民的聚集之地了。 嘉木寺是当地最宏大的寺院,坐落于海拔3700米 的山顶,掩映在一片茂密挺拔的青海云杉之中,只有 中心大殿那白色的墙壁和金色的顶子刺穿葱翠的丛林 ,高高耸立在半空,和远处端坐云端的雪山遥相辉映 ,散发着浓郁的神秘气息。 将寺院修建在孤寂的山顶,虽然满足了僧侣们远 离尘世喧嚣,静心苦读修行和防洪的需要,却也给寺 院的日常用水带来了麻烦。到谷底打水就成了年轻僧 侣们每日都要修炼的课程之一。 为了保障厨房一大早用上新鲜的水,刚刚剃度不 到一年,年仅11岁的桑珠嘉措总是第一个起床到河边 汲水。 山势陡峭,狭窄蜿蜒的山路上随处可见厚厚的积 雪。积雪经常遭受踩踏,结成了光滑而坚硬的冰壳。 桑珠嘉措背着水桶,经常需要扶着路边的岩石或者抓 住路边小树的枝条防止打滑,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 ,一点点下到谷底。 隆冬季节,宽阔的嘉木沟的河面多数地段早已经 结上了厚厚的冰,足以承受体格庞大的野牛。 好在,寺脚下河道迂回转弯处一个向阳的地方隐 藏着一处泉眼。那泉眼通过一条新生代的断层,在地 底深处,和远处雪山的根部相连。那是一条处在间歇 性轻微活动期的断裂,借助来自地心的热能,不仅使 泉水的温度常年保持在30多摄氏度,泉眼附近的河水 即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不结冰,还从沿途的岩石中萃 取了大量有益的矿物质,为她的饮用者提供丰富的营 养补给,是远近闻名的温泉矿物质水。 每当夏季来临,很多山外的城市居民也会慕嘉木 寺的大名来这里旅游观光或者朝拜,同时享用这眼独 特泉水的恩惠。 据说,嘉木寺的创建者本是一位四海云游的僧人 。当他偶然经过这里,就是因为发现了这眼泉的存在 ,并认识到她的诸多好处,以及这片茂密的森林,便 决定放弃漂泊,在这里修建寺院,作为永久性修行场 所。 寺院诞生初期,只有两三间简易的土房子,历经 多代僧侣和周边藏族信徒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当地 的中心寺院。嘉木寺历代活佛高僧不仅在佛学的研究 和推广中业绩突出,同时他们还是藏家医学的优秀传 人,为一方民众救死扶伤,在佛教界和信徒中有着广 泛影响。 谷底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积雪少,桑珠嘉措加快 步伐,径直来到泉边。 泉眼向河的一面是结冰的白色河道,宛如一条洁 白的哈达,遗落在幽邃的山谷之中。泉眼背靠着一段 悬崖,悬崖后边是一片稠密的黑色丛林。光秃秃的树 丛顶上,或多或少地垒着些雪花,幽静中略带几分阒 寂。 桑珠取下背上的水桶,摘下挂在泉边一个树杈上 的水瓢,蹲下身,开始从泉眼里舀水。包裹在一片白 亮坚硬的冰层中的青色的泉眼,宛若一只明亮深邃的 眼睛,泉水在冰层下面欢畅地流动,隐隐地发出轻快 的声音。 从冰面到水面有一尺多高的距离。桑珠谨小慎微 地留意着自己的脚,防止滑落到水里。冬天的泉水远 不如夏天那么丰盈,冰层又很厚,需要使劲地弓下腰 去才能够着底部的水。他的腿都蹲酸了,水桶才被灌 满。 桑珠直起腰,活动活动筋骨。这时,他突然听到 树丛里传来一阵异常的响动。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