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下)/培文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系列
作者简介
王红生,男,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荣获古根海姆奖、福特天赋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代表作为“全球史观”三部曲:《全球通史》《全球史纲》《全球分裂》。
内容简介
第一个阶段,从1400年至1770年,是商业资本主 义和重商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资本大都投入商业 企业,商人们组织了股份公司并得到皇家特许状,准 予他们在一定的海外领地上享有贸易垄断权和殖民特 权。由于在那几个世纪中商业资本主义的技术力量和 经济力量有限,殖民活动大都限于南北美洲,东欧、 非洲和中东跨人正在形成中的世界市场经济的脚步都 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羁绊。 第二个阶段,从1770年至1870年,是工业资本主 义时期。这一时期的海外利润为肇始于英国、后来扩 及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作出了贡献。在这一世纪中, 竞争中的工业企业输出制成品而后从第三世界输入原 料。由于英国作为工业化国家的先驱在所有竞争者中 享有领先地位,所以英国的商家也就不再对特许状和 垄断权感兴趣了。引起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大势所 趋的国际自由贸易,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在事实上垄 断全球市场。因此,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就是所谓自由 贸易帝国主义取代垄断性重商主义的时期。其作用不 仅仅体现于美洲,也体现于全世界,这应归功于工业 资本主义较之它以前的商业资本主义具有无限强大的 经济和军事力量。故1770—1870年这段时期也就成为 对直接攫取殖民地失去吸引力的一个世纪。这是殖民 主义在第三世界转趋衰落的一个世纪。 在1870年左右,工业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帝国主 义相结合被垄断资本主义和重整旗鼓的殖民帝国主义 所取代。强大的垄断组织接替了从前独立的互相竞争 的工业企业,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化国家 ,它们对英国在工业、金融和世界贸易上的领先地位 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挑战。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伴 随当年风行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使得自由贸易帝 国主义被19世纪末叶复兴的殖民帝国主义所代替。最 终结果便是,出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土地掠夺。 一小撮欧洲列强简直是把整个地球都瓜分成为它们的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复兴的和扩大了的殖民主义使第 三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全球性体系,唯独地处欧亚大陆 东端的小小的日本王国除外。第三世界发展成为全球 性规模,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在进入垄断阶段之后, 其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在加强。 由于殖民地人民的进步和觉醒,以及垄断资本主 义内部矛盾和冲突的激化,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不 得不采取守势。矛盾和冲突的集中表现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美国、西 欧和日本的角逐,还有1960年代以后衰退中的通货膨 胀和失业所反映出的共同的国内问题。国内的紧张形 势与外部压力相结合,迫使垄断资本主义放弃了它对 世界性帝国的政治统治。19世纪重整旗鼓的殖民帝国 主义在20世纪渐渐让位于新殖民主义,容忍了[原殖 民地在]政治上的独立,但仍保持着对原殖民地领土 或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控制。这种经济控制随着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广泛的跨国公司指数曲线的增长而显得卓 有成效,它利用新技术将外缘地区更加彻底地结合在 国际市场经济中。对第三世界来说,20世纪是一个非 殖民化与新殖民主义两者含混难分的世纪。 宗主国中心地区和第三世界外缘地区在历史演进 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在本书中分四部分加以分析,其 中每一部分都包括一个序篇和若干章,序篇着重分析 中心地区技术和制度的发展,其后各章则会详述第三 世界各个不同地区所受的影响及其反应。(P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