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行--伊东忠太建筑学考察手记(精)/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图志系列丛书

中国纪行--伊东忠太建筑学考察手记(精)/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图志系列丛书
作者: (日)伊东忠太|编者:张明杰|译者:薛雅明//王铁钧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0.20
折扣购买: 中国纪行--伊东忠太建筑学考察手记(精)/近代以来海外涉华艺文图志系列丛书
ISBN: 9787514613254

作者简介

伊东忠太(1867-1954),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一生致力于日本传统建筑及亚洲建筑的研究,是最早来华实地考察的日本学者之一。著作包括《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装饰》《东洋建筑之研究》《法隆寺》等。有《伊东忠太建筑文献》(六卷)。伊东不仅是近代日本建筑学科的创始者,也是东亚建筑研究的先驱,有『工学泰斗』和『建筑巨人』之称。

内容简介

中国纪行【一】 (明治三十五年三月至同年六月) 北京—汤山—明陵—居庸关及八达岭—怀来县— 土木堡—鸡鸣驿—宣化府—张家口—台水—山西高原 —大同府—云冈—应州—茄越口及铁吉岭—繁畤县— 五台山—龙泉关—直隶平原—曲阳—定州—北京 一、绪言 笔者的亚洲之行,始自明治三十五年三月,止于 明治三十八年六月,差不多正好3年4个月。此间,海 道、陆路,行程总计约6万英里。由于费时不长,可 谓是行色匆匆,宛若当年日本江户时代快步流星的信 使、邮差,故一路行来,多是浮光掠影,乃至惊鸿一 瞥,致令笔者不无挂漏甚多之憾。旅途中,与自身学 术研究并不密切相关的各地风土世情,却又不免让笔 者兴趣盎然。是故,此著述所记内容并不仅限于自己 从事的建筑专业领域,而且也将旅途中的各种奇闻、 趣事杂糅其中。切莫将此篇文字纯以学术著述看待, 视其为海外轶闻趣谈或奇谭可也,愿读者诸君如是览 之。笔者先就此行路线做一交代。 二、旅行路线 笔者先从日本跨海来至中国,在中国北京作短暂 停留,并以北京为此次亚洲行旅之枢纽。此后,从北 京出发,启程赴山西考察。路线为先往张家口,次转 山西大同,尔后折往五台山,再出定州,又归返北京 。继之,再从北京出发,行经保定、正定、顺德、彰 德、卫辉诸府,后赴河南开封,又从开封沿郑州、河 南府、陕州、潼关、华州一路行来,遂至西安。再从 西安依次经咸阳府、凤翔府,越秦岭而至汉中。后从 汉中经沔县、广元、剑州、绵州——其间,还行经所 谓的西蜀栈道——来至成都。又自成都出发,行往嘉 定府,并登峨眉山。随后,自岷江顺水而下,来至叙 州府。又从叙州府直下长江,经泸州、重庆、万县、 巫山县、宜昌府,遂抵汉口。更从汉口向内陆腹地进 发,转向湖南省。先是巾水路经岳州至长沙,更向常 德行去。由常德再走陆路,经辰州、沅州、镇远诸府 ,遂抵贵州省贵阳府。尔后复行如是,翻越诸多崇山 峻岭,行至云南府。又从云南府更经楚雄府,行至大 理府,再从大理府经永昌府,前往腾越。之后,穿过 广漠的蛮荒之地,抵达缅甸的八莫。 …… 在讲述中国纪行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国究 竟是什么样的国家。虽然笔者也知读者诸君对中国不 无相当程度之了解,或许笔者的介绍纯属多此一举, 不免有冗繁之嫌,但姑且作为此次中国之行的背景介 绍,先就中国全貌略述一二。 三、中国地理 作者在中国内地旅行的观感判断,此前有关中国 人口的统计数字,远远多于实际的人口数。要说理由 ,先以北京为例,实际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北京人 口要比一般人所认为的少得多,大概五六十万。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