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马尔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作者: 编者:李兵|责编:李可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65.00
折扣购买: 马尔康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ISBN: 978751268719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市境属四川西部地槽区 ,位于北西向鲜水河大断 裂带与北东向龙门山华夏 系构造带之间金汤弧形构 造带北侧,大地构造为紧 密线状弧形褶皱,40余条 背向斜,呈北西至南东向 展布,为马尔康北西向构 造形迹群。伴有数条北西 至南东向展布的压扭性断 裂带,承受过两次以上方 向和方式不同的构造运动 作用,老构造成分歪曲、 改造、转化和新构造运动 的叠加,频繁出现复合现 象,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市东为北西向构造形迹 群,位于米亚罗断层北西 部。市南由一系列呈北西 至南东向展布的线状褶皱 组成(部分呈右雁行排列), 长80千米以上,面广纵贯 全县。其中部呈320度方向 展布,轴线平直;其北东 、南西两侧因受旋扭构造 干扰,伴有三条以上呈北 西至南东向展布的压扭性 断裂带。 市内属中生界三叠系西 康群地层。出露简单,属 海相至海陆交互沉积建造 ,侏罗系,白垩系缺失, 具海退式旋回特征,并具 有第四系冰川,残坡积物 及沿河流沟谷分布的洪积 物与冲积层。三叠系西康 群地层分为杂谷脑组、侏 倭组、新都桥组和罗空松 多组。 杂谷脑组,境内很少, 分布于梭磨乡罗斗寨、砍 竹沟、朴鸭脚以及木尔宗 沟口等处。 侏倭组,境域内分布很 广,主要分布于梭磨河流 域的梭磨、卓克基的纳足 沟、本真的大郎脚沟、小 水沟、大水沟、蒙古沟及 松岗等处。 新都桥组,域内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