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用人之道
作者简介
林汶奎,知名财经图书作家,中国商报新闻出版总社资深编辑,主要从事财经、管理、社科类的图书策划和创作。先后出版过《最阴谋》、《华尔街金融危机》、《转危为机: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我们怎么办》、《巴菲特的财富传奇》、《索罗斯的财富传奇》、《李嘉诚的财富传奇》、《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经济突围》等书。
内容简介
1.知人善任才能唯才是举 真正优秀的领导者都深知唯才是举的道理,他们无一例外 的都善于任用贤才。能够将天下的能人志士聚集在自己的麾下, 这本身就是大智慧的一种体现。其实,知人善任并不是一件轻 而易举的事情,而做到唯才是举则更加不易。因此,几乎每一 个身居高位的领导者都在不停地思考:怎样才能知人善任、唯 才是举,让自己身边的人才各尽所能呢? 不过,真正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的领导者从来不 会通过自己私人的关系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开辟捷径。反而与自 己关系越是亲密的人,他们则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聪慧的领导 者会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供一个接受磨炼的机会,让他们凭借 自己的才华逐渐地成长,从而获得职业经验并且懂得成功的智 慧。精通用人之道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就能够将“知人善任、唯 才是举”的用人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在他的创业中。 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深深懂得,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 举,并不仅仅是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合理并且恰当地运用具 有不同才华的人,还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识别不同的人 才,同时大胆启用这些具有不同才华的人才。因此,在组成李 嘉诚“智囊团”的成员中,既有一些财务专家,他们拥有非凡 的分析本领和超乎寻常的金融头脑;还有一些长期穿梭于房地 产行业中的“老手”;那些彰显出勃勃生机的年轻有为的香港 人,李嘉诚会也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纳入旗下;而一些作风严谨、 善于谋划分析的外国人也有机会成为李嘉诚“智囊团”中的 一员。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正是知人善任、唯才是举,而不是任 人唯亲。对此,李嘉诚曾说:“在我的两个儿子加入公司之前, 我的公司并没有聘用亲属的先例。我认为,亲人并不一定就是 工作上的亲信。假如有一个与你长期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在你 与他工作过一段时期之后,如果你发现,他的人生方向,包括 对你的感情都是正确的,同时他会认真完成每一项你交给他的 重要工作,那么你便可以将这个人看做自己在工作上的亲信。 反之,假如有一个具有杰出能力的人,但是你却要派出更多的 人每天来看守着他,这样怎么会将自己的企业做好呢?其实, 企业就像一座大厦,而忠诚就是这座大厦的支柱,尤其是那些 高级行政人员。在我的公司中,无论那些行政人员是什么国籍, 只要他们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并且在工作上有所表现,那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之后,定能够成为公司的核心 人员。” 其实,现在已经成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却出身寒门,是一 个靠白手起家而成功的典型例子。在经过了50余年的努力和奋 斗之后,李嘉诚从一个普通人成为了一个在香港商界中呼风唤 雨的富豪。这一切当然与李嘉诚的勤奋和聪明有着无法割断的 联系,但是,每当有人提及李嘉诚的成功之道时,李嘉诚都坚 持认为,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精明的用人之道才是自己能够拥有 今天辉煌成就的真正前提。当初白手起家的李嘉诚经过了一段 时期的奋斗之后,自己的事业已经初具规模时,李嘉诚敏锐地 意识到,自己企业寻求的,并不是一时的利益,而是长期的利 润和发展。因此,对于他的企业来讲,人才才是发展的关键。 由于当初正值李嘉诚的创业伊始,他的实力非常有限,因此无 法招揽高素质的人才。而他的公司内部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团 队,很多人只有小学学历。尤其是在技术管理方面,李嘉诚的 工厂里更是面临着一个人才“极度缺乏”的局面。 当李嘉诚的事业壮大之后,他也提高了自己企业的用人标 准。尤其是当李嘉诚的企业发展成为长江实业集团公司之后, 以前的创业元老虽然被李嘉诚看做是企业的重臣,但是他们却 无法适应新的商业竞争的需要。于是,李嘉诚克服了重重阻力, 将一些曾经帮助他创立了事业基础的“难兄难弟”劝退,然后 果断地启用了一批年轻的人员。与那些元老重臣不同,这批年 轻人才为李嘉诚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力量和活力。与此同时,李 嘉诚还采用了新的人才培养措施,例如,在自己的企业内部开 办夜校,为在职的工人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同时将自己企业 内有前途的年轻人挑选出来,将他们送到国外接受先进的教育。 而李嘉诚自己也聘请了专门的家庭教师向自己传授知识,补习 英语。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