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永恒(世界迷宫)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1903—1987) 法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本名玛恪丽特·德·克拉杨古尔(Marguerite de Crayencour),尤瑟纳尔是作家与父亲—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组合后为自己起的笔名。16岁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问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著有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东方故事集》、《—弹解千愁》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诗歌《火》等。198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成为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五十年来第—位女院士。
内容简介
米歇尔是孤独的。说真的,他一直是孤独的。他 在孩提时期可能并不孤独。小时候,他有个姐姐叫加 布里埃尔,就是在一些旧照片中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女 孩儿,但是她早年夭亡。他后来又有一个妹妹,当他 与家庭一刀两断的时候,妹妹还只是个孩子。除了同 父亲在一起,他总是孤独的。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是 美好的,但十分难得。他父亲好像被一个既不爱丈夫 也不爱儿子的母亲藏在了什么地方。不久以前,他同 两个妻子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孤独的。他同元配有 欢乐也有争吵,与第二任夫人生活在一起虽然充满温 情,但也有酸甜苦辣(他为人太忠厚,分不清两个妻 子有什么不同,甚至在悲痛的时候也是如此)。他同 元配生的儿子在一起时也是孤独的。他很少见到这个 愁眉苦脸的儿子。他或许不应该把儿子寄养在远离家 乡的古里古怪的祖父母家里。他与刚刚出生两个月的 女儿在一起也是孤独的。他只在早晚各去看她一次, 看着她洗澡、吃奶、拉屎、撒尿。他女儿只是在世事 风云的变幻过程中被送到他手上的一只小动物,他没 有理由爱她。他从前与年轻的英国情妇在一起的时候 也是孤独的。他为了追逐情妇当了逃兵,去了英国, 但却不知道亲吻多么有欺骗性。他与几个少有的男友 在一起也是孤独的。他经常觉得被朋友操纵,有时候 被欺骗,甚至不知不觉地被出卖。他上中学和大学的 时候,不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也是孤独的。家里 人坚持送他到学校学习,他在学校里第一次发现富贵 人家的子弟是多么庸庸碌碌,因为培养他们的神甫虽 然谙熟拉丁文,道貌岸然但实际虚伪,就连世俗教授 也是不学无术。他当兵也是孤独的,尽管人民是和蔼 可亲的,即使穿上军装也是如此,但与他同屋而居的 战友算不上他的朋友。他在利物浦或阿姆斯特丹的海 员酒吧也是孤独的,尽管酒吧里充满粗野的乐趣,有 时能撩拨起他对女人一时的恩爱和欲望。一九〇三年 八月,米歇尔躲在黑山城堡三楼的房间里,孑然一身 ,感到不能再孤独了。他是在四年中两次丧妻之后搬 进这个房间的。 当然,那个老太婆一人独占了二楼“华丽的套间 ”,和公证人在里面商议事情。套间里摆放着巴罗克 式的家具,墙上装饰着一个十字架,十字架上钉着耶 稣,还有一个圣水缸和一条圣枝。在信仰基督教的布 尔乔亚式的家庭里,这些装饰是必不可缺少的,尽管 他们并不会祈祷。虽然这座大房屋里只有两个“主人 ”,却有好几个奴仆。奴仆只是机器人,主人只知道 他们的名字,最多也只能从外貌辨认他们是何许人, 但尤其还是通过他们是干什么的,或者猜测他们是干 什么的来分辨。然而,主人离开他们是无法生活的, 只有他们在犯了大的过错的时候才被辞退。他们是终 身奴仆,有的甚至祖祖辈辈都是奴仆。 城堡里等级分明。老太婆的女管家梅拉妮属于上 面的人,掌管着老太婆的钥匙,是老太婆的耳目,因 此,每个人都躲着她,就像躲避瘟疫一样。阿扎莉是 米歇尔雇的育婴专家。当他年轻的妻子决定回布鲁塞 尔姐姐家附近生孩子的时候,阿扎莉同意夏天来黑山 城堡,指导巴尔贝抚养孩子。巴尔贝原来是米歇尔亡 妻的女仆,现在已经晋升为婴儿保姆。这两个女人由 家里其他人服侍。她们同孩子住在塔楼的椭圆形大房 间里,与老太婆的房间在同一楼层。这是一座路易- 菲力普时代建造的哥特式城堡。但是,老太婆从来不 去看她们,也不叫她们把孩子抱到她房间里去。至于 其他奴仆,等小女孩能认识她们以后,我再一一作介 绍。 村子里的本堂神甫为人正直,但嘴馋,每个星期 天都有人请他吃饭。他每周只做三四次布道,但基督 教徒讨厌他,因为他只讲神学,除非当本堂神甫先生 为了给大家提神,有时掺杂着一些讽刺共和国的话, 才能引起听者的兴趣。本堂神甫是个老好人,但他不 是圣人。米歇尔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他要求的恰恰是 每个教士都应该是圣人。有一天(我当时年纪还很小 ,记不得发生了什么事,是米歇尔事后告诉我的)做 大弥撒的时候,刚刚举行完举扬圣体仪式,一道雷电 劈在教堂上。由于怕发生火灾,教徒都跑了出去。而 本堂神甫一下子瘫倒在专为接待主教用的扶手椅上, 还要了一杯弥撒酒压惊。 “本堂神甫先生,”米歇尔神态严肃地说,“要 是就这样死去,可能是很美好的。” 本堂神甫看着他,样子很狼狈。手上托着圣体显 供台死去,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