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6/20231113161747606.jpg)
出版社: 旅游教育
原售价: 43.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在人间(全译本无障碍阅读名家名译版)(精)
ISBN: 9787563738274
苏)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生于1868年3月16日,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伟大的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活动家、诗人。他是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92年用笔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和童话诗《少女与死神》,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895年到1908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间创作了《伊则吉尔的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作品。1909年到1936年作为高尔基思想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写了许多重要作品:《夏天》《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俄罗斯童话》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1936年6月18日逝世。 姚锦镕长期在浙江大学从事英俄语教学、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狄更斯的《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巴纳比·拉奇》,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等。 《在人间》是高尔基继《童年》之后,1916年在《编年史》杂志上发表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三部曲的第二部。在《在人间》发表之前,高尔基已经写出了《三个人》《福马·高尔杰耶夫》《母亲》《奥古洛夫镇》《意大利童话》等作品。 故事从1878年一直写到1884年,正是作者十到十六岁少年青春时期。这时高尔基面对的不是学习和憧憬,他必须想尽办法自谋生路,应对命运的挑战。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出去找活儿干,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复杂的人群,了解和体验他们的生活。所以《在人间》向我们揭示的不光是作者的所见所闻,还告诉我们他这个涉世未深的少年的所思所想与切身感受。首先是外公和几个舅舅,然后是他们家的亲戚。他们一个个都极端自私,心胸狭窄,无事生非,互相没有一点儿亲情可言,成天像冤家一样,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不停地吵闹打斗,这都是因为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太无聊而导致的。在高尔基笔下,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是小市民生活的日常写照。他们对生活感到无聊,也感到很不耐烦,但他们的“反抗”充其量也只是小市民式的,闹点儿家庭纠纷,宣泄一下而已。他们只关心自己鼻尖下的一点儿利益,认为那就是自己生活的理想,所以他们的生活只能原地踏步,日复一日,总是老样子。小市民空虚无聊、自私愚昧的面目在《在人间》中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
我来到人间,在城内一条主要街道的一家“时尚鞋店”学“做生意”。我的老板是位矮个子,长得圆滚滚的,酱紫色的脸盘,一看就知道是个历经沧桑的人物。他的牙齿发黑,眼睛湿乎乎、脏兮兮的。我以为他是个盲人,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我便在他眼前扮了个鬼脸。“别扮鬼脸。”他严厉而低声地说。原来这双浑浊的眼睛还能看清我做什么,好不叫人扫兴,我压根就不信这是事实,也许是老板猜到我在扮鬼脸吧。“我说过,你别再装出怪模怪样来。”他说话的声音挺威严,但更轻,厚嘴唇几乎一动不动。“别搔自己的手。”我又听到他干巴巴的话声,“你可是在城里最繁华的大街上一家顶尖的铺子里干活,这事你得牢牢给我记住!当伙计的得当街站着,一动不动,像尊雕像……”我不知道“雕像”是啥玩意儿,但要我不搔手,实难办到,因为我的一双手,直到胳膊肘,全是红斑烂疮,都是给疥癣虫不断咬的。“你在家里时都干过什么?”老板看了看我的手,问。我一一告诉了他,他听了直晃白发贴得紧紧的圆脑袋,用一种瞧不起人的语气说:“捡破烂是一种比讨饭还糟糕的勾当,还不如盗窃。”我不无自傲地回答说:“知道吗,我也偷过东西。”他一听把双手往账桌上一放,像猫伸出了前爪。他那漠然的眼睛可怕地直盯着我的脸,压低声音,嘶哑着说:“怎么?你好偷东西?”我把过去的事做了一番说明。“小事一桩,算不了什么。可你要是在我的店里干偷鸡摸狗的勾当,我就送你下大牢,要你直坐到长大成人……”这些话他说得心平气和,可把我吓坏了,惹得我更不喜欢他了。店铺里除了老板,干活的还有我的表哥——雅科夫舅舅的儿子萨沙和一位掌柜。掌柜脸色红润,为人机灵,挺会做生意。萨沙上身穿红褐色的小礼服,衬着胸衣,打着领带,下身着散腿裤,扬扬自得,旁若无人,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外公送我来见老板时,关照萨沙帮着我点儿,多教教我,萨沙神气十足地板起了脸孔,煞有介事地说:“那得看他听不听我的话!”外公手按住我的脑袋,往下一压,说:“得听他的话,论岁数他比你大,论职位他比你高……”萨沙瞪出眼珠子,吩咐我:“记住爷爷说的话!”从此他便自以为高我一等,摆起了架子。“卡希林,你别挤眉弄眼的。”老板教训他。“我——可没挤眉弄眼。”萨沙低下头。老板还是没有放过他:“别老皱眉头,看顾客不把你当成一头山羊……”掌柜听了有礼貌地笑了笑,老板咧了咧嘴,露出难看的牙齿。萨沙羞得满脸通红,躲到柜台后面去了。这些话我不爱听,其中有许多我也听不懂,有时我觉得,这些人说的是外国话。要是来了女顾客,店老板忙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摸着胡子,脸上堆起甜蜜蜜的微笑。这一笑让他的脸上出现许多皱纹,那双眼睛看起来还是瞎的。掌柜挺直身子,胳膊肘紧贴左右两侧,手掌叉开恭恭敬敬悬在空中。萨沙战战兢兢地眨巴眼睛,想方设法把突出来的眼珠子藏匿起来。我站在门口,悄悄搔着手,看着双方如何交易。掌柜跪在女顾客面前,手指叉得老开,为对方量起了脚的尺寸。他的手哆哆嗦嗦,小心翼翼地触碰女顾客的脚,生怕弄断了对方的脚似的,可女顾客的脚非常粗大,像只倒放着的歪脖瓶子。有一次,有位太太抖动脚,缩起身子说:“哎哟,你搔得我好痒……”“我这是出于礼貌。”掌柜赶忙热情地解释起来。看着他在女顾客面前那股黏糊糊的神情,真叫好笑。但我忙把脸转过去,面对门玻璃,免得笑出声来。可我还是忍不住想看这笔买卖是怎样进行下去的——他接待顾客的方法太让我好奇了,与此同时,我暗想,要我这么毕恭毕敬叉开手指儿,灵巧地帮别人穿鞋,我死活也学不会。有时,老板离开店面,躲进柜台后面的小间里去,把萨沙也支开,让掌柜一人面对女顾客。有一次,掌柜触摸了一位长着红棕色头发的女顾客的脚后,攥起那几个手指头,放在嘴里吻了起来。“嘿,”那女人叹了口气,说,“瞧你够淘气的!”他鼓起了腮帮子,使劲地发出了接吻声:“啧——啧!”我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差点儿没跌倒在地,忙抓住了门把手,门随之打了开来,我的脑袋撞了上去,撞破了门玻璃。掌柜恨得冲我直跺脚,店老板抡起手,手上的大金戒指往我脑袋上敲。萨沙也想来揪我的耳朵。晚上,我俩下工回家的路上,他狠狠教训我:“你这一闹腾,人家会让你卷铺盖走人的!这有什么好笑的?”他解释说,要是掌柜得到太太们的欢心,生意就轻轻松松做成了。“就算是太太不需要鞋子,看到掌柜这么讨人喜欢,也会买下一双的。这道理你怎么就不明白!你呀,够烦人的……”我听了这话便来了气:倒是哪个关心过我?他更不用说了。每天早晨,那个病病恹恹、坏脾气的厨娘,总要比萨沙早一小时叫醒我。我得给老板一家人、掌柜和萨沙刷鞋子,掸衣服,生茶炊,给所有的炉炕加柴,还得洗干净装午饭的饭盒。到了店铺,要扫地,掸灰,准备好茶水,给顾客送货,回 名家名译进校园,开启阅读新时代,国内著名翻译家倾情翻译,用词严谨,描述生动,逻辑性强,未删节,原汁原味地呈现原著。正确的价值导向,阅读经典名著,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正直、善良、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音释义,依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书中的疑难,字词进行了注音、释义,旨在帮助读者实现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