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征战(中国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纪实)/何建明国家报告精选集

死亡征战(中国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纪实)/何建明国家报告精选集
作者: 何建明|责编:辛丽芳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死亡征战(中国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纪实)/何建明国家报告精选集
ISBN: 9787540787882

作者简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 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得“徐迟报告文学奖”。代表作有《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为了弱者的尊严》《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30余年来出版40余部文学著作,改编成电影电视8部,作品被翻译到十几个国家。

内容简介

第一章死神不请自来 在网络世界中的“世界旅游手册”上,有条醒目的提 示这样说:全球12个最不值得去的城市,非洲几内亚首都 科纳克里位列前茅。有“驴友”如此说:千万别去这个热 带病毒会随时送你上西天的地方。不仅如此,那里简直就 是一个垃圾场,是座毫无趣味可言的水上鬼城。此外,政 变频发,你绝对不知道那里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远离这 个鬼地方是最明智的决定。 如此不值得去的地方,谁也不愿意去的地方,中国援 助几内亚的医疗队却已经有23批人员曾在那里长期驻扎。 说起“中国援非医疗队”,估计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少 有人不知,尤其是我们自己。1962年7月3日,非洲大国阿 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反法武装斗争赢得胜利而宣 布独立,但随之这个刚刚独立的非洲穷国面临法籍医生几 乎全部撤离、国民缺医少药的困境。阿尔及利亚政府向世 界求救,因为热带非洲病几乎每年都要袭击包括阿尔及利 亚在内的许多国家,独立后的人民生命仍然得不到保证。 出于国际人道主义和对非洲兄弟的友谊,同样被西方封锁 的中国政府,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批准下,立即向阿 派出医疗队,这个时间是次年的1月,即1963年1月,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援外医疗队历史的第一个行动。当年 我们向阿尔及利亚派出3个医疗队。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 政府从未间断过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并且至今已向非洲45 个国家派过医疗队,几乎覆盖非洲所有主要国家,我医疗 队人员超过1.6万人次,使2.6亿非洲人民得到来自遥远 中国医疗健康方面的无私援助。今天的非洲大地上,中国 医疗队的名声传播到了每个角落,非洲人民就是因为这份 感情认识了中国,并合力在1972年将中国“抬进”了联合 国。之后几十年里,又在各种国际场合支持中国政府的所 作所为。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中非传统友谊”这句话, 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中国医疗队半个多世纪在非洲播下的可 歌可泣的友谊与精神。 有位被非洲兄弟称为“光明使者”的中国援非医生叫 乔世辉,他在非洲工作了12年,1990年去时,老乔还只有 40岁。“那里都比较穷,但病人多。我每天大约要接待100 个病人,我们的医生每人都要负责30张病床,工作量巨大 。”乔医生这样描述他这12年中所处的工作环境,“我们 的病房屋顶通常是漏雨的。到了雨季,就得用大毛巾堵在 漏雨处,如果雨水把毛巾浸透了,我们就把它拧干重新换 上,再不行就得用自己的毛巾被,甚至是衣裤。常常每天 十几个小时就诊,只能喝两瓶矿泉水。” “12年中,我得过10次疟疾……”乔医生很平常地说 出这一数字。其实,在非洲贫困地区,患上一次疟疾就可 能丧失生命。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中国的 屠呦呦,就是因为她发现了抗疟疾药青蒿素,而她的这一 药物被一个个中国援非医疗队带去拯救了数百万的生命, 因此人们称屠呦呦是“真正的天使”。 过去我就听过很多关于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故事,至今 仍然清晰地记着: 广东省派出的援非医疗队是1971年第一批到赤道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