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精)

世界史(精)
作者: (英)安德鲁·玛尔|译者:邢科//汪辉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6.40
折扣购买: 世界史(精)
ISBN: 9787201108810

作者简介

汪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代史。 邢科,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全球传播,以及世界历史研究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安德鲁· 玛尔,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著名政治新闻记者,长期为《苏格兰人报》《独立报》《每日快报》《旁观者》撰稿。2000至2005 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的政治编辑,撰写并主持多部有关历史、科学和政治的电视纪录片,著有《现代英国的创生》(The Making of Modern Britain)、《现代英国史》(A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等。

内容简介

耶稣诞生时,地球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 两大帝国中。但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远 离大城市的农民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只能了 解到有限、失真的信息。这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情况。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大致同时兴起,其统治的人 口也大体相当:在鼎盛时期,罗马帝国有4500万人; 根据税收状况推断,汉帝国有5760万人。两大帝国的 领土面积也不相上下,大约都是400万平方公里。不 同的是,一个帝国坐落在内陆海洋的边缘,另一个帝 国坐落在河流交错的辽阔平原。它们的军队看上去也 很相似:统一配备了盔甲和武器,行军列队整齐划一 ,都有战车和骑兵配合作战。 罗马人崇拜家神和祖先,中国也是如此。他们都 讲求实际,注重现世生活。他们也都唯我独尊,认为 自己比任何潜在的对手都更严肃、守礼和文明。罗马 皇帝宣称要统治“全世界”,中国皇帝则认为“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罗马人修建了令人赞叹的高墙以 抵御异族入侵,中国人也是如此。罗马人拥有笔直的 道路,中国人挖掘了漫长的运河。两大帝国就连行政 区划的数目也大致相当。两国政府也都会用实际利益 来激励军队——战斗结束后,中国军人可以凭敌人的 首级获得金钱和更高的地位,而英勇的罗马军人则可 以赢得家乡的土地。 在地中海世界的边缘,罗马帝国击败了众多敌人 ,崛起为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地处边鄙之地的秦国 统一了六国,终结了战乱,为汉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 础。罗马人和中国人彼此知之甚少。他们相隔大约 4500英里,炙热的沙漠和高大的山脉阻挡了人员往来 。而海路则更长,比陆路远了大约2000英里。1尽管 如此,两大帝国仍存在微弱的交流。罗马人对中国的 认识很模糊。在他们的头脑中,中国是个神话般的国 家,位于遥远的东方。在古罗马语言中,“赛里斯” 一词可能就指中国人。 公元97年,中国将军班超曾派遣使节出使罗马帝 国,但使节本人并未见到罗马皇帝图拉真。由于路途 实在遥远,使节半途而废,返回国内。因此,历史上 一次伟大的“倘若如此”假设就在埃及以东某个尘土 飞扬的驿站中夭折了。2这位名叫甘英的使节搜集到 许多关于罗马人的传闻。他报告说,罗马帝国有四百 多座城池,都城坐落在一条大河的出海口。罗马人身 材高大、为人诚实。他们从杰出的大人物中选举国王 。在遭遇灾祸时,这些杰出人物会代替民众接受惩罚 ,毫无怨言。3甘英说,罗马“国王”手下有36位大 臣参与议政,他也会接受老百姓的请愿。这是千真万 确的,因为他大致勾勒出罗马元老院的模糊轮廓。很 明显,中国人对这种政治观念(同时容纳胜利者和失 败者)感到既陌生,又好奇。 这不是唯一令人着迷的事情。甘英还兴致勃勃地 汇报说,罗马的杂耍艺人很神奇,可以口吐火焰,并 能同时抛接12个球。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70年后,一个罗马使团经 海路抵达越南(当时越南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使 团有可能是伟大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派遣的。 但是,使团被遣返回国,两个帝国自此只有依靠长途 贸易维持联系。大约在耶稣生活的时代,罗马妇女开 始穿着半透明的丝绸裙子,这引起罗马卫道士的强烈 不满。这些丝绸来自中国,经由长途海上航行从越南 运到今天的斯里兰卡,然后再转运至埃及。中国已经 发现了来自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和硬币。此外,还有 一种可能性:在公元前54年,帕提亚人曾经俘虏过一 些罗马士兵。之后,使用“鱼鳞阵”的罗马军团可能 曾与汉帝国的士兵在吉尔吉斯斯坦兵戎相见。 P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