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3年级)/教育部新编小学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快乐读书吧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公元前560),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据历史记载,他原是奴隶主雅德蒙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智慧出众,知识渊博而被赐为自由忆。成为自由人后,他四处游历,为人们讲述寓言厜,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被后世誉为“希腊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开山鼻祖”。
内容简介
猴子与渔夫 一只猴子悠闲地坐在大树上,它看见渔夫们向河里撒 网捕鱼,它也想学,于是就偷偷地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过了一会儿,当渔夫们把网拉上来,在附近坐下开始吃午 饭时,猴子立刻从树上跳下来,想模仿渔夫捕鱼。难怪世 人常说,猴子具有模仿人类动作的天赋。可是,它刚拿起 渔网,还没来得及往河里撒,自己就被缠在里面了。于是 ,它自言自语:“我这真是自作自受啊!明明不懂得如何 捕鱼,却要逞能!” 这则寓言说明:逞强好胜、班门弄斧,不仅会一无所 获,还会危及自身。 牧人和小狼 牧人在茂密的树丛中发现了一窝狼崽儿,他细心地喂 养照顾它们,期望狼崽儿长大以后,不但可以帮他保护羊 群,还能为他去捕获别人的羊,好据为己有。 可是,当狼崽儿慢慢长大后,它们趁牧人不在就肆无 忌惮地向牧人自己养的小羊扑去。牧人无可奈何,只得连 连叹气说:“我真是自作自受啊!为什么要去救那些本来 就该被消灭的小禽兽呢?我本应趁小狼未成年时就杀掉它 们,留着它们反而使厄运降临到了自己身上。” 这则寓言说明:救助坏人就等于自掘坟墓,最终会祸 及己身。 剪了毛的绵羊 一个笨手笨脚的人给一只绵羊剪毛。他剪羊毛的技术 不熟练,竟连毛带肉都剪了下来。这只羊被那人折磨得痛 苦不堪,于是便对那人说:“主人,你为何这般伤害我? 如果你需要我的毛,我希望你可以把剪子举得高一些;如 果你需要我的肉,那你还不如一刀把我杀了,可别像现在 这样用刀一下一下地割我,让我受尽痛苦与折磨。”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那些技艺低下者只会把事情做得 更糟糕,让别人痛苦不堪。 石榴树、苹果树和荆棘 石榴树和苹果树互相争论谁结的果实质优味美。双方 吵得不可开交,附近篱笆旁的荆棘恰好听见了它们的争论 ,荆棘对它们说:“别吵啦,朋友们,大家冷静一下吧, 你们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非要一辩 雌雄呢?”石榴树和苹果树听了荆棘的话后都很惭愧地低 下头,停止了争吵。 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大人物不和睦相处的话,连无名 小卒都会蔑视他们。 鼹鼠 有一天,小鼹鼠(一种眼肓动物)突然对妈妈说:“ 妈妈,我现在能看见东西了!”小鼹鼠妈妈决定验证一下 ,就给了小鼹鼠一小块乳香,问道:“告诉我,这是什么 ?”小鼹鼠回答说:“这是一颗小石头。”妈妈无奈地对 小鼹鼠说:“我可怜的孩子啊,你不但什么也看不见,而 日原有的嗅觉也失灵了!” 这则寓言说明:那些说大话的人,常常自诩无所不能 ,实际上,他们会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暴露本质。 胡蜂、秧鸡和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