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彩色插图本)(精)
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他曾是一个奴隶,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公元前五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在古希腊人尽皆知,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人们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及古罗马寓言汇编而成。
内容简介
鹰和狐狸 鹰和狐狸约定友好相处,比邻而居,以为这样可以密切交往,巩固友谊。于是,鹰飞上一棵大树,在那里孵化幼雏,狐狸则在树下的灌木丛里生育儿女。 一天,狐狸出去觅食;与此同时鹰也在仔细观察,寻找食物。他飞进灌木丛,发现狐狸不在家,就把小狐狸抓走,同自己的小鹰一起,饱餐了一顿。 狐狸回来后,知道了发生的事情,不仅为自己失去儿女悲痛,也为自己无法报复伤心。因为他是走兽,无法追逐飞禽。于是,他只好站在远处诅咒敌人,这是缺乏能力的弱者仍可以做到的事情。 鹰背叛友谊的行为终究没有能躲过严厉的惩罚。 一天,鹰看见一些人在地里用山羊献祭,便从树上飞下去,在祭台上抓起燃烧着的祭牲肠子。当他把肠子带进巢里时,突然刮起大风,干枯的树枝被肠子的火星燃着了。那些小鹰还没有长好羽毛,就都被烧着,落到了地上。 这时狐狸迅速跑过来,当着鹰的面把所有的小鹰都给吃掉了。 ◆ 这则故事说明,那些背弃友谊的人即使能躲过受害者的报复,也逃不过神的惩罚。 鹰、穴鸟和牧人 鹰从一处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抓走了一只羊羔。 穴鸟见此情景,惊羡不已,也想仿效一下。于是他啪啦啪啦地从空中飞下来,落到一只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进羊毛后,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任凭他怎样扑动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牧人看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赶紧跑过来,把他捉住,截去了他翅膀上那些强劲的羽毛。 傍晚时,牧人把穴鸟带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询问那是一只什么鸟,牧人回答说:“我明明知道他是一只穴鸟,可他自己却想成为鹰。” ◆ 这则故事是说,与强者竞争毫无意义,失利时还会招来耻笑。 野山羊和牧人 牧人把一群山羊赶去草地放牧。 他看见羊群里混进了一些野山羊,傍晚时便把他们一起都赶进了自己的山洞。 第二天天气恶劣,他无法把羊群赶往草地,只好在山洞里喂养他们。他给自己的羊只是适量的草料,仅使他们不至于挨饿,而给那些外来的羊却要多得多的草料,想让他们能继续跟随他。 天气好转后,他把羊一起赶往草地,那些野山羊爬上山后便统统跑了。 牧羊人责备他们忘恩负义,尽管他们得到特殊的照料,然而却弃他而去。那些野山羊回过头来说道: “我们正是由于这一点才更要防备你,因为你对我们这些昨天才跟随你的山羊照顾得胜过你原有的那些羊,所以很明显,要是再有其他山羊来到你这里,你照顾他们又会胜过我们了。” ◆ 这则故事是说,不应该与那些待新交胜过原有朋友的人结友谊,因为在我们与他们长时间交往之后,他们又会结新交,并且待那些新交胜过我们。 狐狸和山羊 狐狸掉进了井里。他只好待在那里,因为没法爬上来。 一只山羊口渴,来到那口井边。他看见狐狸,便问那里的水好喝不好喝。 狐狸见出现了好机会,很高兴,便对井下的水大加称赞,说那里的水如何好喝,劝山羊也下去。 当时山羊一心想解渴,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山羊喝够了水,便和狐狸商量如何爬出井。 狐狸说,他有一个好办法,可以使他俩得救。他这样说道:“如果你愿意将你的两条前腿扒在井壁上,犄角垂下来,我就可以先从你的背上跳出去,然后再救你。” 山羊很乐意地接受了狐狸的建议,狐狸便蹿上山羊的后腿,爬上山羊的后背,凭借山羊的犄角找着井沿,爬了上来,然后准备离开。 这时山羊责怪狐狸,说狐狸破坏约定。 狐狸转过身来说道:“嘿,你呀,倘若你的智慧像你下巴上的胡须那样多,那么你刚才就不会未想好如何上来就跳下去了。” ◆ 同样,聪明的人应该首先认真考虑事情的结果,然后再着手去做。 书摘插画 译文质量上乘,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短小精悍的寓言中蕴藏着隽永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