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深处

幸福深处
作者: 宋丹丹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幸福深处
ISBN: 97875354344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英家主妇 了不起的勤杂工 不可否认在那10年的恋爱及婚姻中我是幸福的,但是也很累。很难想象 我竟有如此韧性,长此以往地担当着那个家庭的“顶梁柱”,无论物质上还 是精神上。 那时的英达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生活能力的人,他不会也不愿做属于男 人的家务,他的忘性令人发指。他从来不记得我交代他做的事情。如果别人 有什么东西交给我,万不能由他中转,说不准他会随手往哪儿一扔,然后一 点儿都想不起来。 一次我给他的小书房安窗帘,我把缝制好的布交给他,并给了他一根细 长的铁丝,“帮我穿上”。我开始在窗边钉钉子,我们边聊天边干活,很久 了我才发现他那根铁丝一点儿都没穿进去。 “它老扎出来,这活儿我没法儿干!”他急了。 我拿过来,把铁丝头弯回来一点儿,1分钟就穿上了。每到这种情形他 都会发怒:“为什么你老想让我感觉自己是个白痴?!” 基于他的这些能力,我很少让他或指望他能干什么。家里修灯、修锁、 修煤气、修马桶样样都是我。 有一天我们的汽车坏在半路动不了了,谁也不知出了什么问题。英达打 算放弃,要叫辆出租回家。 我对他说:“把前盖打开。” 他笑了:“你什么意思?你想修车?” 看着他难以置信的样子我根本不理,挽起袖子就开始瞎碰。请注意:我 根本不懂车的构造,我那会儿还不会开车,也丝毫不知道车前盖里头的那些 乱七八糟散发着热气的东西是什么。但我把它“修”好了,触拨几下车就发 动了,我们开车回了家。 “你是魔女。”他对我说,“你有一双神手!” 我也许天生不该做演员,我其实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勤杂工! 我们在1988年就买了刚才提到的那辆车,墨绿色的、流线型的英国车: Vauxhall。英达说在美国留学都没开过这么好的车。我们对它心爱极了。 新车刚刚买回来的时候,全家兴奋得坐立不安。那天正巧我刚从外地拍 戏回来,吃完晚饭大家决定开新车出去兜风。请注意:家里任何一个人都还 没有驾照,只是英达和他父亲在美国都曾开过车。那天晚上他父亲喝了许多 酒,临出门时揣上了他的“人大代表证”。 “万一出什么事,谁也不能抓我!”他说。 我们笑着走下楼,我埋怨他这话说得很不吉利。 英达把车开到了离我家不远的红领巾公园附近,那里没什么人。他父亲 强烈要求“过过瘾”,我们同意了。他坐到了驾驶的位置。先是发动不着, 打火的时候发出一阵阵金属摩擦的刺耳的声音,英达在耐心教他。终于发动 着了,然后车“噌”的一下就蹿了出去。 无法想象当时的情景,车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马在飞奔,眼瞅着就冲一个 骑自行车的中年妇女去了。那个女的还回头仿佛微笑了一下,她全然不知身 后的这辆绿车的驾驶员多么可怕。他喝了许多的威士忌,并且很多年没开过 车了。他没驾照,只有兜里的“人大代表证”! 我和英达都在大吼,我们疯了一样地喊:“快踩刹车呀!”然后就看见 老人家手中的方向盘拐到了一边,只听见“嗵”的一声,车右侧的后视镜在 1秒钟之内就没了 “咣”的一声车子撞在了一根电线杆上。 车停了,我们谁也没动,那个中年妇女又回了一下头,继续骑走了。我 听见车窗外一个老大爷的声音:“镜子在后边哪,还不捡去!” 我们回去了。把车停在楼下谁也不肯上楼。英达父子俩蹲在单元门口, 英达说:“这下可好了,从来没开过这么好的车,一转眼就变破车了。” 我们看着车鼻子前面巨大的“酒窝儿”,谁也没埋怨已经吓坏了的“人 大代表”。 第二天早晨起来,他们父子俩说夜里做的都是撞车的梦,其实我也一样 ,我的脚在梦里一直使劲儿地在踩刹车。 这辆车我们开了不到两年,英达相继弄丢了行车执照和车钥匙。没办法 我们只好请了监狱里专干溜门撬锁的小偷把车打开了。他每天出门我都大喊 着:“带驾照!”而他比预定的时间晚回来半小时我就坐立不安。最后我坚 定不移地把车卖了,要不然我有可能死在这上面。 得心脏病都会快活 1993年我到欧洲演出,在意大利给英达买了一双细腻如丝的皮手套。那 副手套太漂亮太精致了,花了我100多美元!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给他买的, 交给他时我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千万、千万别丢了,本来我可以给自己 买双皮鞋!”他很郑重地收下了。 一天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去办事,出家门的时候他第一次戴上了新手套。 他们一起走到胡同口叫了辆“面的”,当然他就把那副手套落在了出租车上 。他只戴了不到100米,然后,是对那个朋友的一路叮咛:“不许告诉丹丹! ” 过了一些时候他又要出门,仿佛很随意地对我说:“是不是应该给我买 双手套?太冷了!” “你的高级手套呢?”我担心地问。 “怎么问我?我哪儿知道,我从来没戴过。你不舍得让我戴,谁知道你 又藏哪儿了!” 我开始在家里找,急死了。我想我真是老了,什么都记不住。我把箱子 柜子翻了个底朝天,然后十分歉意地上街又给他买了一副。 过了很久那个朋友才把这件事告诉我,我一点儿也没生气,我已经知道 他那么怕我唠叨,也已经明白了我不能要求他做“做不到”的事情。我想在 接受他的优点的同时接受他的缺点,反正我们在经济上已经不窘迫了。 在这儿我还要讲一件事情,为这事我差点儿得心脏病。英达的父亲英若 诚是一个极其顾家又热爱“科学”的人。很多年前,在别人还没听说过那些 新鲜玩意儿的时候,他就把日本出的“换气机”和英国产的“电灭蚊器”搬 回了家。插上电源我不知道空气是否被换过了,反正电表的指针老是在“揪 ”我的心。而我在“电灭蚊器”里没看到过一只蚊子,即便把它放在院子里 也一个小虫都没有。 有一天,他看见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3800元钱的真空管太阳能使您 一年四季24小时享受热水。”于是他决定安装。大卡车拉来了设备,能装几 吨水的大锅炉往房顶上扛。我们所谓平房房顶都是斜瓦,我真怕那几个工人 掉下来。我们的墙被凿了无数个大洞,直径近1尺的大圆管子从房子的最东 头穿到最西头。洗手间的瓷砖都碰坏了,墙上好几个窟窿连接着错综复杂的 电线、好多个水管的开关和电插座。装好以后,我们果真看见房顶的锅炉冒 着烟,可以肯定水开了。可是打开我们所有的水龙头,却没有一滴热水。 我打了无数次电话请他们来修,他们确实每次都上房顶看看,但丝毫不 见成效。我请求老人家让他们把它拆下来,房顶上压着一个盛着几吨开水的 大锅炉实在让人害怕!他去了,回来高兴地告诉我:人家决定不收我们1分钱 ,并且把那些“真空管”都送给我们了。后来我发现水不冒烟了,也就没再 想这件事。 不久后我去了美国,有一次跟英达通长途电话的时候,他对我说:“你 能想象吗?咱们家两个星期以来一直顺着房顶往下哗哗流水,1秒钟没停过。 院子里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植物,隔壁残疾人基金会每天都来敲门,因为水 也流到他们院子里去了。”我在电话的这一端一下子就蒙了,心动过速。 我大喊着:“快去找人修呀!” “我不知道找谁!” “快把所有的龙头都关上!” “关上了。” “再把卫生间所有的插销都拔掉,别挂电话,现在就去,然后告诉我情 况!” 他放下电话去了,然后气喘吁吁跑回来说:“好了,水停了。你快回来 吧,家里没你不行。”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能让你得心脏病,而你得心脏病都会快活。 P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