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空无/星云日记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十二岁礼志开上人出家,一九四九年赴台湾,一九六七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莱根谭》《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教科书》《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六祖坛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人间万事》等八十余种。
内容简介
一月五日 星期四 早上和弟子、学生普参的时候,发现有人在打瞌 睡。或许是这几天活动多,起早睡晚,年轻人体力不 支就打起瞌睡。 说起打瞌睡,古今中外的老师都遭遇过同样的情 形。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大白天正在对着莘莘学子 倾囊相授时,弟子宰我却打起瞌睡来,并且发出有节 奏的鼾声,孔子于是责骂宰我说:“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大白天打瞌睡在夫子看来,是 浪费光阴,蹉跎岁月,好比腐朽的树木不堪雕琢,涂 上牛粪的墙壁无法粉刷一样无可救药。 佛陀有一天在讲堂对弟子们说法时,阿那律当众 打起瞌睡,佛陀于是喝斥说:“咄咄汝好睡,螺蛤蚌 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从此发奋 精进,昼夜不眠,结果把眼睛弄瞎了,后来佛陀教他 修天眼通,终于成为佛陀座下天眼第一的大弟子。 《大智度论》记载一则故事,有一天佛陀在竹林 精舍对弟子们说法,坐在佛陀对面一位年老的头陀弟 子因为体力不济,打起瞌睡来,并且散腿,把双脚直 接朝着佛陀;而坐在角落的七岁小沙弥,却威仪具足 地结跏趺坐,进入禅定。佛陀于是观机说法,何谓长 老?长老者,不是年纪大,住佛门久的,就叫做长老 。在佛门睡觉十年,不如对佛教发心、有三年贡献的 人。 佛陀为什么对打瞌睡的弟子如此严厉?过度睡眠 ,就是放逸、懈怠。人在睡眠时,诸根无法运用,如 同死去一般,因此,佛教把烦恼称为随眠。适当的睡 眠,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但是过度的睡眠,就浪费了 生命。 早年,我在寿山佛学院教书时,看到一些同学打 瞌睡。过去打瞌睡,是因为早上起得早,凌晨三四时 就起床了,上早殿、过堂用斋、打扫庭院,经过一番 功课,到了七时上课时,体力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于 是配合老师授课的抑扬顿挫声,就不自觉地打起瞌睡 来。同学们为了提起精神,有的人涂抹绿油精,有的 人用笔撑住头,有的人用手掐自己的大腿,有的人干 脆站起来。 说到打瞌睡的姿态,形形色色,有趣极了。有的 人以手支颐,仿佛美人托香腮;有的人头向后扬,如 仰天长啸;有的人频频点头,如小鸡啄米;有的人左 右晃动,如关公读春秋…… 人生百态,从打瞌睡当中,就可看出端倪来了。 一月六日 星期五 每次到各别分院巡视时,总是挂念徒众是否能身 心安住?能和合大众?能有密行?能了解常住的宗风 ?能忠于常住?能明辨是非?能说法度众?我曾经自 许为良医,为我的徒众把脉,找出病源,并加以对治 。因此,当徒众要求接心、小参、座谈时,我都不忍 拒绝。 上午八时。在西来寺的小会议室里和徒众接心。 我一生当中,一直很用心地推广“人间佛教”。 在讲述佛法时,要让大众听得懂;书写文章时,要让 大众能体会;兴建道场时,要让大众用得上;举办活 动时,要让大众能参与;开办法会时,要让大众能法 喜;海外弘法时,会提供语文翻译。我随时随地顾及 大众的需要,因为实用的佛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佛 教。 台湾的佛教除了胜书院、维摩书院外,更需要佛 教的函授学校,因为唯有函授学校才能将佛法“人间 化”的理想普及于世界各个角落。我心目中理想的函 授学校,一个星期寄两次讲义,一个月寄一份录音带 ,三个月寄一份录影带。一年下来,所学的课程,不 比正规的大专院校所学的少。 此外,就是都市佛学院的设立。佛光山在台湾各 地有四十多所别分院,硬体的设备像礼堂、讲堂、教 室、会议室、办公室等都已具备。至于软体方面,只 要招考硕士班毕业的老师十位、佛学院毕业的老师十 位、佛光会的檀讲师和佛学院毕业的在家众十位。南 部、中部和北部三区各派十位老师,每星期轮流到各 乡镇上课两次。几年下来,就可以栽培无数的佛教人 才。 我的理想很多,想要办的事业来不及进行,实在 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有“以师心为己心,以师 志为己志”的徒众来发心,这些理想才能实现。我也 鼓励西来寺的住众福慧双修、解行并重。修行固然重 要,慧解也不可忽视。 1每天做十份佛法名相表解。例如:三法印、五 戒、八正道、十二因缘等。 2每天选择抄写《阿含经》一卷,并翻译成白话 。日积月累,必能深入经藏法海。 3每天读诵演讲集一篇,训练口才。 如此恒心积累点点滴滴,佛学基础才能如“聚沙 成塔,集腋成裘”般地扎实,也就能从事“以弘法为 家务,以利生为事业”的佛教事业了。 会中,由西来寺的住众投票选举最发心、最有人 缘、最勤劳服务的人选。慧济、宗元、慧传、依勤、 依果、满发、满愿、觉妙、觉严上榜,由我亲赠南非 蜜腊念珠,以资奖励。其实,有很多人默默地耕耘, 为常住发心尽力,他们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但是, 这是一个有音声、有色彩、有动作的世界,要把自己 的慈悲心自然地流露出来才行。我的出家弟子,宁可 没有学问,不可以没有慈悲。同时,我也借此机会训 练徒众“选贤与能”的民主素养。 住持依空法师为大家介绍由天下文化主编符芝瑛 小姐花费两年时间完成的《传灯——星云大师传》即 将于元月二十五日出书。为了替我立传,符小姐的足 迹遍及美洲、欧洲、澳洲、亚洲等地,实地采访与我 有关的人、事、时、地、物,完全从一位社会人士客 观的观点加以著作。诚如天下文化高希均社长所言, 读者能从此书一窥佛光山的全貌。 天下文化公司希望能将此书推广为励志丛书,我 很感激他们的发心。我非为个人立传,然而《传灯— —星云大师传》里有我把“人间佛教”弘扬到五大洲 的事迹,有佛教历史发展的纪录,也有佛光山的形象 。因此,我同意出版此书。 依空法师为了要让“好书大家读”,已预约五千 本。我也把这次专程带来美国的书《写给会员大众的 二十封信》发给住众研读,帮助他们了解国际佛光会 的创会缘起、宗旨、使命、怎样发展佛光会、佛光会 的导向、佛光会员的需要、举办活动的意义等。希望 徒众都能了解我的苦心,为国际佛光会会务之推展用 心尽力。P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