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击队员(王愿坚经典作品集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小游击队员(王愿坚经典作品集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作者: 王愿坚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小游击队员(王愿坚经典作品集全新修订版)/中小学生阅读文库
ISBN: 9787559619716

作者简介

王愿坚 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人。1944年奔赴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调入《解放军文艺》杂志社工作。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史料丛书《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后担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艺术系(作家班)主任。主要作品有《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小游击队员》《普通劳动者》等。

内容简介

   珍贵的纪念品      像我们这样的老战士,大半都有这么个怪脾气——喜欢保存点珍贵的玩意儿:一块从自己身上开刀开出来的皮啦、老战友的来信啦等。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留着可以做个纪念。像我,就保存着这么一条红领巾。      那是一九五三年的事。蒋军拼凑了两万兵力,二十多辆坦克,想偷偷地袭击我们的东山岛,阴谋配合美国在朝鲜对我们的进攻。我们马上给了他个迎头痛击,战斗了两天两夜,敌人连死带伤加被俘,丢下了三千多,剩下的被我们一气赶下海去了。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东山岛战斗开始的时候。战斗一打响,我们连的任务是阻击。就这么打一节,退一节,争取时间,最后坚守主阵地,让后面的主力部队来歼灭敌人。战斗正打得火热,连长到我跟前说:“于成年同志,你用这挺做掩护,部队要转移到主阵地去!”他具体交代了任务,并且嘱咐我:“记住,看见部队上了四二五高地,你们就撤退!”      我和药手就留下了。起初,任务执行得倒也顺利,别看就这一挺机,敌人死得一片一片的,怎么也上不来。看见大部队已经安全地跨过了背后那个山嘴子,开始上山了。我刚要招呼药手撤,谁知道敌人鬼头鬼脑地从右边绕上来了,朝我俩屁股打过来。这一来,我们撤就困难了。我伸手捅了捅药手说:“把夹子留下,我掩护,你赶快顺着小沟撤下去!”我自己手端着机,一直向绕上来的敌人扫射过去。敌人被赶下去了,手也平安地撤走了。可就在这时,我负了伤,一颗打在大腿上,麻酥酥的,那血呀,像个小泉眼似的,呼呼直冒,不一会儿腿底下的土就湿了一大片。凭经验,我知道伤得不轻,十有八九是碰到骨头上了。我想包扎一下,谁知道一掏口袋,急救包没了,还是在前面山头阻击的时候,给三班长包伤口用了。这时候,敌人的小还一个劲儿地往这儿落。不行,得走!人死活不说,这挺机丢不得呀!      我把往怀里一抱,一骨碌就滚下了山坡,费了好大的劲,才爬过一条小沟,顺着沟沿往一块黑压压的甘蔗地爬。爬呀,爬呀,越爬越觉得没有力气,浑身发软,突然眼前一黑,就啥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的,觉得腮上像爬着几个虫子,痒得很,伸手一摸,湿漉漉的。睁眼一看,原来我正躺在一个孩子的身旁。那孩子抱着我的肩膀,头伏在我的脸上抽抽噎噎地哭,泪珠吧嗒吧嗒掉到我脸上,又顺着流下来。咦!这是怎么回事?      那孩子见我醒了,连忙抽手把眼泪一抹,小声地叫了一声:“叔叔!”      我挣扎着坐起来,四周望了望:是在一块甘蔗田里,那甘蔗密密麻麻的,隔一垄就望不见人。我那挺机好好地架在甘蔗棵子上。我竭力回想是怎么到这个地方来的,这时才想到我那负了伤的腿,不由得朝伤口处望了一眼。冷不丁一看,把我吓了一跳:怎么血流得这么多!再仔细一瞅,才发现那并不是血,而是一块红布。那红布呀,鲜红鲜红的,就和我的血一样红。奇怪的是,那块红布竟扎得那么准,那么平帖,不歪不斜,不松不紧,就像卫生员包扎过的一样,怪不得血不流了呢。不用说,这一定是这个孩子干的事。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是个女孩子,看样子有十二三岁,梳着两条小辫儿,黑黝黝的圆脸上稀稀落落的有几个雀斑,下巴上有一个黑痣子,长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可是她怎么在这个时候跑到这个地方来了?我刚要问,她倒先开口了:      “叔叔,腿还痛不痛?”      我说:“不痛了。”真的,因为止住了血,不怎么痛了。她说:“你别哄我啦。削铅笔把手割破了,都要痛好几天,打了那么大个窟窿还能不痛?”她想了想,又说,“要是有点药上上就好了,是不是,叔叔?”      “嗯,真的不痛,”我看着她那开心而又天真的小脸孔,又感激,又怕她为我的伤口害怕,我把话岔开去,问她,“你怎么一个人到这儿来啦?”      她说:“妈妈去给那边山上的解放军叔叔送开水了。临走的时候怕蒋军进庄跑不及,叫我躲到这里来。”她又说,她在躲着的时候,听见前面打仗,很害怕;听见不响了,想出去看看,刚一爬出甘蔗地,就看见了我,从军装上认出我是解放军,她就把我拖到这儿来了。她还告诉我,在我昏迷的时候,她偷偷爬出去看了好几趟,看见蒋军没顾得找我,直夺主阵地那座大山去了。末了,她说:“你淌了那么多血,一条红领巾都包不住,你又不会动……”说着,她眼里的泪珠儿闪着光。      我看看她扎伤口的那块红领巾,不知怎地,眼泡子一热,眼泪也差点收不住了。我拉着她的手说:“小妹妹,多亏了你呀!”她却晃着小辫子说:“你可别那么说,我是个少先队员嘛!”看她那副神气,她是把这件事当作本分的事来干的。这时,我的伤口又痛起来了,我紧咬着衣服领子,生怕一张口就会痛得喊出声来;她大概看出了这点,低下头,趴在我的腿边,折下半截甘蔗攥在手里,小心地给我剥腿上的泥巴,用甘蔗水轻轻地擦我身上的血迹。      痛过一阵以后,我透过甘蔗梢子望望天,太阳已经偏西了;我把耳朵贴在地上听了听,附近的声早停了,只有远处还一阵阵传来声。我喊了声:“小妹妹!”      “哎!”她爬过来了。      “你在这儿躲着吧,我得找部队去了。”说着,我就起身,谁知这腿伤得的确厉害,脚刚一着地,就钻心地痛,我“哎哟”一声又歪倒了。      她连忙扶着我,说:“叔叔,你还得躺着,等消灭了蒋军我去叫人来抬你。”      我说:“不行,打仗的时候,一挺机关系大事,我得把送到队伍上去。”      “我给你送。我扛得动,我刚才还扛过哪!”她看看我的脸,知道我不答应,她就说,“要嘛,我先进庄去看看,要是没有土匪,我找人来抬你,好不好?”      这倒是个办法,但万一碰上敌人呢?我不能让她为我去冒险。我不答应她去。      谁知道这回她不依我了,说:“不要紧,这路我熟着呢,我还会躲,你看!”她伸手抓起地上一个用甘蔗叶子编的大草圈,往头上一戴,可不是,草叶子一耷拉,把小娃娃遮得严密密的,隔几十步就看不出了。她嘱咐我:“叔叔,你可别乱走哇,别叫我回来找不着你。你待的这个地方是从西数第十七垄。”说完,像个小刺猬似的,一溜就不见了。      她一走,我不由得心慌起来,越想越觉得不该放她走。在这里我还有挺机保护着她,可是出去了,如果碰上蒋军……我越想越担心,简直想爬起来去撵她,可是腿又不听使唤。我只好熬着,熬着……      过了约莫有一个钟头,我听见甘蔗地头上一个人小声地数着:“一,二,三,四……”是她,她回来了。仔细一听,似乎还有一个人,我一惊,刚要抓那挺机,就看见她钻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妇女,也顶着个草圈子。      孩子一蹦蹦到我跟前,高兴地说:“庄里没有土匪,可是找不到人,我把我妈领来了。”      她妈看了看我的伤处,说:“到庄里去吧,到庄里就好想办法了。”我点了点头。她把我扶起来,肩膀抵着我的左肩窝,我慢慢地用一双腿跳跶着走出了甘蔗地。回头看看我那挺机,那孩子扛着呢。十七八斤重的铁家伙,外加两个梭子,把孩子压得一歪一歪的。她望着我,好像是说:“你看,叔叔,我说扛得动,你不信!”       ★新语文教材,“读”字当先 2016年9月,全国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始使用“语文教材。新教材格外注重课外延伸阅读,提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强调:语文教学通常讲“听说读写”,哪一样最重要?“读”最重要。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阅读习惯要从小养成,改变“浅阅读”之风 在2018年中国全民阅读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蔚华针对国内大学生图书借阅量和发散度均低于美国的现象,指出必须对大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加强引导,尤其要强化哲学、思想、文化类图书的阅读教育,改变浅阅读的习惯。教育相关部门也明确提出,所有高考科目都将对语文的素养持续考察,要提升试卷的阅读量,以鼓励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全民阅读”要从学生开始,更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在他们人生的初级阶段就种下阅读的种子。 ★“中小学生阅读文库”,时间历练的经典 “佳作不厌百回读”,真正有价值的书籍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中小学生阅读文库”针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阅读要求,精选了古今中外流传已久,被广大读者广为传颂的众多名篇佳作。既有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冰心的《繁星?春水》、老舍的《骆驼祥子》、丰子恺的《缘缘堂》、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吴强的《红日》等文坛经典,也有《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飞向太空港》等当代作家充满想象力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收录了《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童年》《鲁滨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名人传》《物种起源》等众多脍炙人口国外名著,内容涵盖散文、小说、诗歌、传记、寓言、科普、历史、哲学等,针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注重对中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提升,力求为读者提供具有代表性和可读性的至臻读本。 一本书即是一段记忆,镌刻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打下了刻骨铭心的时代烙印。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奋斗于硝烟战火中的英勇战士,我们更应该品读那些再现峥嵘岁月的文学作品。本套《中小学生阅读文库·红色经典系列》带你走进一段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时光,了解那些催人泪下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小英雄雨来》《两个小八路》《少年英雄王二小》《两个小八路》为你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找寻革命人民的精神脊梁。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2.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虽然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但长征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使人们对在长征中浴血奋战和在各地坚持革命斗争的红军,以及支援红军长征的根据地人民肃然起敬,重温长征时期的英雄事迹是人们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