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平生记+美棠来信 3本套装
作者简介
祖籍江西抚州南城县。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参加过抗战。1949年后曾任出版社编辑。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十数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平生记》是饶平如的自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饶平如在晚年梳理记忆,用画作和文字记录了他平凡却不普通的一生。 2020年4月4日,平如在上海去世
内容简介
爸爸: 您好! 久未给您写信了。前天接到您的信,今天就写信了。小红最近几天生病了,常常咳嗽,经医生诊断可能是轻度气管炎,这几天她没去上班。大概不要紧。毛头很用功,成绩也很好,学的东西很多,我稍微看一下头也涨了,脑子迟钝了。我知道我在数理化方面一窍不通,没有天才。有人劝我学木工,认为我在这方面有前途,并且比较实惠。我不然,觉得毕竟太普通。如果把这个当爱好,更不可思议。我曾爱过音乐,它是很迷人的,能使人忘却愁闷和烦恼,但是当音色消失之后,伴随而来的依旧是烦恼、惆怅。唯有画画、书法,我发现唯有这两样使我感到有乐趣,并且它们是不灭的,可以终身爱好它们,它们高雅无俗。我特别爱看徐悲鸿先生的画,它给人潇洒清醒的感觉,我有事没事常到上海诗画社,里面有很多名书法家、画家的作品,在家里天天习字、练画,持之以恒,总有长进的。 您近来身体很好吧,一定要多多保重,我们都很好,勿念。 您7 月份能到上海吗,能来就好。甚念。家里虽无甚家具,但房子里很清洁,墙刚粉过,板墙油漆过,写字台也重新搞过。昨天市卫生检查团检查卫生,对我们家的卫生和整洁大加赞赏。我想着毕竟是房子罢了,房子的主人岂不是更朝气蓬勃?!就写到这里。 祝您愉快。 儿乐曾 28 日晨 如今我独行在这张大口之外,赶在未来之前,想要把这些还存留在我记忆中的往事,奋力摹写下来,以作为对他们所有人的纪念。——饶平如 ———— 1946 年抗战胜利,军官饶平如跟随父亲去临川,向美棠家提亲。平如一眼望见一位面容姣好、年约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天光揽镜自照,左手拿了支口红在专心涂抹——她没看到他,他心知就是她。 ———— 1950 年至1956 年, 这对恩爱夫妻生下五个子女:希曾、申曾、乐曾、顺曾、韵鸿。平如给孩子们做了一本大画册,封面题“大家画”,孩子们在画册上画下自己的理想。 ———— 1958 年至1979 年,这个家庭经历了20 多年的分离。 在这分离的20 多年,饶平如每年春节回家探亲一次。其余时间,只能靠书信来往互通消息。如今,这些书信大多已经散失,保存较为完整的,只有1973 年至1979 年间美棠和孩子们写给平如的家书。 饶家在1973年至1979 年间的家庭大事,悉在信中。希曾相亲,国宾和乐乐返城,毛头和小红分配,平如平反。1970 年代与无数个城市家庭息息相关的大事,都可在这家人的通信中找到线索。 ———— 多亏饶先生这些细腻、生动的记忆,那逝去的年代才重新回到我们身边。你也可以感到,个人纤细又充满韧性,不论时代之重压如何之巨,你仍可保有某种内在的轻快。 ——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生活在中国发生巨变的年代,平如先生用细腻的文笔、令人惊艳的彩绘,记录了自己的挣扎、喜悦以及对妻子持久的爱……他精美而充满视觉吸引力的回忆录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特殊年代的普通人生。 —— 美国《出版人周刊》评饶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