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图档

清宫·图档
作者: 李寅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68.44
折扣购买: 清宫·图档
ISBN: 9787516827611

作者简介

李寅,河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研究员,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现任清东陵博物馆馆长、研究室主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华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 曾出版专著《清东陵揭秘》《清代帝陵》《清代后宫》《实说清后宫》《清东陵密码》《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雍正和他的甄嬛们》《清十二帝后宫疑案》《大清后宫的正面与侧面》等,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多次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讲堂,应邀举办学术讲座。 2012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清东陵密码”系列;2013年10月,在《百家讲坛》主讲“清代皇陵谜案”系列;2013年12月,在《百家讲坛》主讲“雍正和他的甄嬛们”系列;2014年6月,在《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后宫疑案”系列;2015年3月,在《百家讲坛》主讲“揭秘清代帝陵”系列节目。

内容简介

意想不到的皇后 我们大家都看过《甄嬛传》,里面的那位中宫皇后大家印象深刻。她是怎样的性格呢?大致有四个特点:一是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她和华妃的关系,本来很不好,可是每次见面都是嘘寒问暖,假装维护华妃;二是忍性很大,这个皇后不管受了多大的气,都能忍下来,给人一种顾全大局的感觉;三是拉帮结派,玩弄权谋,比如她拉拢齐妃,收买安陵容等,总是搞小团体;四是手段阴狠,比如她害死纯元皇后,经常用麝香害人,让其他妃嫔不能怀孕,等等。 那么,雍正帝的中宫皇后真的是这样的吗?史料表明,中宫皇后完全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她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非常仁慈。这个皇后姓乌喇那拉,内大臣费扬古之女。费扬古是一品大员,所以她出身名门。乌喇那拉氏最大的特点是仁慈,她入宫成为皇后之后,对待下人比如妃嫔,像亲姐妹一样,从不弄权,谁有困难就帮助谁,大家像一家人一样。 第二,肚子争气。她生育了雍正帝的第一个皇子,时间是康熙三十六年,胤禛乐坏了,第一个儿子,所以取名“弘晖”,“晖”是日光的意思,表明雍正帝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第三,母仪天下。乌喇那拉氏有母仪天下之风,她不仅长相端庄,而且气质非凡,还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总之一句话,就是这个女人符合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什么优点都具备了。 正因为如此,雍正帝对这个皇后非常满意。于是,雍正想了个办法,以中宫皇后为模特,绘画十二幅美人图,这十二幅美人图中表达了雍正帝对后妃的要求,要她们都像图中画的那样,修身,养性,持家。这十二幅美人图是《美人照镜》《美人观雪》《美人倚门》《美人赏花》《美人品茗》《美人展书》《美人赏蝶》《美人捻珠》《美人持表》《美人缝衣》《美人鉴宝》《美人观鹊》,各自表达不同的含义,让妃嫔们向皇后学习,做皇后式的好女人。 那么,皇后是怎么死的呢?《甄嬛传》中是被甄嬛气死的。实际上,雍正的中宫皇后是病死的,是因伺候病中的雍正帝而患病身亡。 对于皇后的死,雍正帝非常悲痛,他做出了超出常人的举动。 第一,要去见皇后最后一面。王公大臣极力阻止,不让他去见。没有道理啊,皇帝去见死去的皇后,很正常啊,为什么不让去呢?雍正说:“我们 40 多年的夫妻了,我一定去见最后一面。”王公大臣不让他去,原来,雍正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为皇后含殓,也就是把一颗大珍珠放到她嘴里,压舌头。可是,这种事皇帝不能做,因为迷信的人认为这样很晦气,死人最后一口气会喷在人身上,极为不利。雍正帝当时正是病魔缠身,没有去成。 第二,给她一个最好的谥号。谥号就是盖棺定论。雍正帝非常重视这件事,他为皇后圈定的谥号是“孝敬”两个字。我们知道,对于女人,在那个时代,孝敬是最好的评论了,而且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孝敬”,更为重要的是清朝的治国方略是“以孝治天下”,那么,皇后死后被盖棺定论为孝敬,对死者来讲可谓是最高贵的奖励了。 这就是雍正帝中宫皇后的真实面貌。 甄嬛的真面目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历史上真有甄嬛这个人吗?” 或者问:“如果没有甄嬛,那么,雍正后宫中甄嬛的原型是谁呢?”那么,电视上的形象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到底相差多远呢?不妨来看一下。 第一,长相问题。《甄嬛传》中的甄嬛为大众熟知,那么,历史上的甄嬛究竟什么样呢?相差太远了。画像上的甄嬛方盘大脸,浓眉大眼,简直就是女人男相,和漂亮根本就不沾边儿。按说,这还是经过润色之后的呢,你想,这是甄嬛做太后之后的画像,画师还不往漂亮上画啊。所以,真实的甄嬛会比画像上的甄嬛还要难看。 第二,出身问题。《甄嬛传》中,说甄嬛的父亲叫甄远道,是大理寺少卿。官方档案中另有说法:“四品典仪官凌柱女。”这两种说法,当然是档案中的靠谱。电视剧中甄远道为礼部四品官员。而大理寺少卿,其实也是主管类似于刑名之类的四品官,倒也很接近。按照上述两种说法,甄嬛出生在一个四品官之家,相当于今天的厅级干部之家,也算是一个富裕的贵族了。可是,《湘绮楼集》中却另有说法,作者考证说甄嬛出生在承德一个贫寒之家,家里买酱油醋之类的,甄嬛不得不亲自去店铺买。这个记载,与史实相差甚远,但可和雍正的一些传说相印证。 第三,姓氏问题。很显然,既然没有甄嬛这个人,那么甄嬛的“甄”就不会是真实的姓氏。所以,我们必须查阅历史,看看这个大名鼎鼎的熹贵妃到底姓什么。雍正帝在世的时候,档案中这样写的:“格格钱氏封为熹妃。”这就是雍正帝继位之后,大封后宫时公布的信息。大家知道了,这个甄嬛的原型姓钱。可是,乾隆帝继位之后,却把这份档案给改成了这样:“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前后相差也太远了,钱氏,一定是个汉姓;钮祜禄氏,则是满洲八大姓,在那个时代,属于名门大姓。这样看来,这个谜应该是乾隆造成的,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只有乾隆和他母亲“甄嬛”知道了。 第四,生育问题。《甄嬛传》里甄嬛生育了一个孩子。那么真实的熹贵妃到底生育没有呢?查阅史料发现,历史上的熹贵妃真的有过一次生育。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甄嬛生下一个男孩子,这就是雍亲王的四阿哥弘历。不过,《甄嬛传》中的甄嬛所生皇子不叫弘历而叫弘曕,有意混淆了历史,弘曕实有其人,不过他的生母是雍正帝的谦妃,不是熹贵妃。 第五,甄嬛与允礼的婚外情问题。其实,历史上,满洲人和汉族在婚姻观上是不同的,传统的满洲人追求自由恋爱。所以,甄嬛与小叔子允礼之间的婚外情有可能发生。历史上就发生过小叔子和嫂子之间的婚外情,这就是著名的“太后下嫁”。但雍正时期,满洲已经急速汉化,封建化的程度很高,尤其在皇宫里面,小叔子允礼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嫂子甄嬛,特别是乾清宫家宴,是皇帝与妃嫔们一起用膳的场合,已经分家分府单过的小叔子是没有机会出现在这里的。所以,电视剧中甄嬛和允礼的婚外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是作者为了吸引人而虚构出来的故事。 原来华妃很羸弱 《甄嬛传》里面,华妃个性最鲜明,性格最强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飞扬跋扈,个性极为张扬,依仗自己娘家的势力,在众人面前,不管是妃嫔,还是皇后和皇帝,她都无所顾忌。二是阴狠毒辣,电视剧中,这个女人策划了一个又一个阴谋,杀害福子、富察贵人,打残夏冬青,等等,无不说明这个华妃是一个手段阴狠的女人。三是干预朝政,跑进养心殿,替哥哥年羹尧求情;请求皇帝除掉政敌安比槐,等等,这些举动明显是干预朝政,这在大清家法中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这种霸道行径,不像是一个妃子,倒很像一位皇太后。那么,真实的华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封号之谜。《甄嬛传》中的女二号就是华妃,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雍正帝的后宫档案中,没有华妃这个人。可是,电视剧中提到华妃的哥哥是年羹尧。再查档案,年羹尧还真有一个妹妹进宫,成了雍正帝的妃子。不过,她在宫中的封号不是华妃。这个女人先进入雍王府,被封为侧妃,雍正元年(1723 年)被封为年贵妃,雍正三年晋封为皇贵妃,病逝之后,谥号为敦肃皇贵妃。这就是这个女人在宫中的名号。我们清楚地看出,她既不是华妃,也不是年妃,雍正一继位她就是贵妃,起点非常高。 性格之谜。她性格真的强势?我查阅了一些档案,发现了她根本不是电视剧中那样的性格。一是档案中说她对皇后的态度,特别提到非常恭敬,小心侍候。这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因为皇后是后宫之主,她应该也必须这么做。但是,接下来的一条史料中的行为就不一定是必须的了。这第二条史料记载的内容是:“偶有家书,必先呈御览。”意思是娘家人来信,她自己不敢拆封,一定要让皇帝先看了,自己才敢看。这就过分小心了。娘家人给的家书,她是有权利看的,何况是贵妃呢?但我也理解年贵妃的小心翼翼,她是为了避嫌,毕竟她的娘家权势太大。 华妃生育之谜。《甄嬛传》里说,华妃终身没有生育,原因是包括皇帝在内,很多人都惧怕她内外勾结,尤其是生育皇子之后,窃夺皇权,于是,让她麝香附身,总不怀孕,当华妃知道事情真相之后,气得撞墙而死。实际上,恰恰相反,年氏有很好的生育经历,从康熙五十四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元年,雍正帝的后宫只有年氏在生育,她连续生育了四个子女,其中三个皇子,一位公主。她是雍正帝所有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英雄母亲”。 雍正帝对华妃的态度之谜。《甄嬛传》中雍正帝对华妃非常提防。那么,历史上这对夫妻真正的关系怎么样呢?还是用史料说话。雍正帝最爱的女人就是华妃。比如对她生的三位皇子,雍正帝用“福”字起名,分别叫福宜、福惠、福沛,以此为年贵妃祈福,而其他的孩子则一律以“弘”字开头,比如弘历。年贵妃病重,雍正帝一面把她破格晋封为皇贵妃,一面自我检讨,他说三年来,贵妃的病一直由太医医治,我对她关心太少了,所以才病成这样,都赖我。这对于一个堂堂皇帝来讲,实属不易,尤其是自负的雍正帝,换了别人,那是不可能的。种种迹象表明,年氏是雍正帝最爱的女人。 这就是历史上华妃的真面目。 ◆依据史实,考据严谨。以史实档案为依据,全新解读《如懿传》《甄嬛传》《延禧攻略》,内容丰富有趣,在故事中发现历史的真相。 ◆图文并茂、纸上清朝。全书60万字的鸿篇巨制,辅以800幅珍贵的图片,全彩印刷,打造一席华美的清宫盛宴。 ◆清宫廷史专家、《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寅权威解读,真实再现清朝皇宫内的隐秘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