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家绝艺录(净行篇)

京剧大家绝艺录(净行篇)
作者: 编者:封杰|责编:周小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6.20
折扣购买: 京剧大家绝艺录(净行篇)
ISBN: 9787100186360

作者简介

封杰,发表文章涉及京剧沙龙、菊坛谈往、人物专访、京剧剧评等栏目。十几年来,文章相继发表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中国戏剧》《文化月刊》《人民日报》等报刊。 出版著作:《京剧名宿访谈壹编》、《京剧名宿访谈续编》、《京剧名宿访谈叁编》、《岳上清晖》、《京剧说苑》、《梅兰芳纪念集(一)》《京剧大家绝艺录?武生篇》、《京剧大家绝艺录?旦行篇》、《京剧大家绝艺录?老生篇》、《高韵和鸣》《京剧杰英谈》、《京剧大家绝艺录?丑行小生篇》。 策划京剧数字电影《孟母三迁》。主持“畅读”《京剧杰英谈》栏目。 获奖:2012年荣获北京京剧昆曲振兴协会颁发的“弘扬京昆艺术特殊贡献奖” 2013年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颁发的全国戏剧文化奖“戏剧专著金奖”。 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戏剧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戏曲艺术教育顾问、吉林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内容简介

近期看到一段 20 世纪 80 年代的录像, 是京剧前辈侯喜瑞先生生前摄制, 他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学戏, 学的是什么? 尽学皮毛没用!” 是的, 京剧的深奥是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我们优秀文化的结晶, 是千百年来戏曲艺术的提炼, 是代表着我们戏曲艺术的国粹。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这本《京剧大家绝艺录?净行篇》 的录制工作, 仍然延续着前面数篇的宗旨:“将京剧前辈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尽可能地保留下来, 作为我们今后教育和学习的准绳。” 几年来的走访、录制、 编辑, 使我非常感动的是这些艺术家们对待这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 像吴钰璋老师用了半天的时间详尽地分析了金少山先生的金派唱腔特色, 剖析了裘盛戎先生的裘派演唱风格, 诠释了袁世海先生的袁派唱腔韵味, 吴老师对于每个流派的表演动作更是做到了具体动作认真示范, 特别是金派, 正是由于吴老师的示范, 我们才能够欣赏到已近失传的艺术风貌。 艺术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 这次我们还请吴老师对其新创剧目《强项令》 做了介绍和分析。 同为裘派弟子的李 长 春和李欣二位老师, 以不同剧目对裘派唱腔进行了阐述。 让我印象极深的一句话是:“裘先生为京剧花脸开辟了一条新路, 是与时俱进的。” 郝寿臣先生有句名言“架子花脸铜锤唱”, 既是郝派的风格, 又是郝派追求的方向。作为他在北京戏曲学校的弟子, 王福来和席裕身二位老师对郝派的《黄一刀》 和原为花脸剧目的《沙陀国》 做了表述和示范, 让我们看到了这两出戏的原貌。 侯喜瑞先生八十多年的演戏和教学经验是研究花脸艺术的源泉, 赵致远老师示范的《马踏青苗》 是侯派最具代表性的剧目, 他的一举一动都有潜台词, 都有他的目的性。 在花脸行当中, 还有一位艺术家的表演也是我们这次录制工作的亮点 —京剧艺术家景荣庆先生在高派名剧《逍遥津》 中饰演的曹操。 作为他弟子的康秉钧老师对这个不同于其他流派、 不同于其他表演特色的人物进行了示范和剖析, 这是目前对景氏表演风格最全面的解读。 在贾士铭老师的示范下, 我们了解到了《通天犀》 这出戏的继承和发展脉络, 贾老师不顾年事已高, 亲自站到椅子上做示范, 让我深受感动。 花脸中有一个标志性的艺术就是脸谱, 何永泉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脸谱的发展, 以及各个流派绘画脸谱的风格。 由此看出, 京剧净行艺术流派纷呈, 特色各异, 是观众非常喜欢的行当之一。 名家荟萃,讲述净行表演奥妙;口述实录,详解传统艺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