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墩墩野事记

车墩墩野事记
作者: 周颖琪,著
出版社: 上海光启书局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1.40
折扣购买: 车墩墩野事记
ISBN: 9787545219838

作者简介

周颖琪,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硕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百家游学会”自然导赏晋才班学员,观鸟爱好者,上海野鸟会会员。著有原创自然绘本《哥哥的秘密基地》(即将出版),翻译自然科普类图书《天气的秘密》《当一只鸟是什么感觉》《生命的演化历史》等13种。住在乡下,火车通勤,周末遛弯,看云观鸟。

内容简介

双子座流星雨 双子座流星雨,号称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我很少会专门关注天象预报,很少会提前准备观察天象,只不过恰好在那个初冬的晴夜,赶上了那年双子座流星雨极大值的日子,也恰好是我早回到家,手上掌握了一小把空闲的日子。 我联系小狮子,说今天晚上很适合看流星雨,如果可以,稍微早点回家,咱们一起看看。小狮子没有回复。 我吃好饭,收好了碗筷,运动了一会儿,趁着身上还有那么一股热乎劲儿,准备走进夜的寒冷里去。我穿了很多:加绒保暖的秋衣秋裤,套上羊毛衫羊毛裤,脚上穿珊瑚绒袜子,然后再套上那种表面缝着菱格纹、臃肿但厚实的珊瑚绒睡衣在最外面—平时我严正拒绝穿着这样的衣服出门,哪怕只是下楼扔垃圾。但看星星冷得很,只是上上阳台的话,应该不会有人看见。最后,我结结实实地系上一条围巾,把脖子周围的边边角角都掖好,戴上毛线帽,再把睡衣的帽子盖在毛线帽上,戴好手套,上阳台去了。 可能因为穿得实在太厚,一时半会儿并没有觉得冷,而是首先觉得活动困难。我一抬头,脖子上的围巾就收紧了,像是要把我勒死似的,我“呃呃啊啊”地鬼叫着,扒住围巾把它使劲松了松。然后,就愣愣地站在那里等着。因为怕身体的热量散失太快,也因为懒得收拾,就没有拿凳子和垫子坐着或躺着。 这个时节的昴星团和金牛座就位于头顶上的区域,猎户座在南边的天空中持续升高,等流星的时候,就欣赏一下其他这些星星。 第一颗流星很快就来了,很亮,很长,我说“哇——”。 第二到第四颗也很快跟上,之后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宁静。看不到流星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幻觉,老觉得视野的边角似乎有什么东西亮了一下。这种幻觉多了,就会让人懂得区分真流星和“幻流星”,前者每一颗都必定会让人发出一声“哇——”(尾音的长短取决于流星尾巴的长短),而后者只会让人发出一声“嗯?”。 不知道最初是谁发明了看流星许愿的说法。要我说,流星划过的瞬间那么短暂,根本就不够许愿的,应该都用来狠狠地惊叹。 我打算看上一个小时,希望能数到十五颗流星—不不,十颗就够了。终于,我数到了九颗。一小时当中的最后十五分钟相当难熬,因为这十五分钟里我没有看到一颗流星,且无比期盼着能看到一颗。 最后,因为身上已经开始发冷,我还是回屋里去了。把一直悬着的头收回脖子上的时候,感觉晕头转向,浑身酸痛。 休息了一阵子,洗洗刷刷弄起来的时候,小狮子回来了,问还有没有流星看。我说有,一整个晚上都有呢。小狮子问我看了没有,我说看过了,数出来九颗,有几颗特别亮特别长,可好看了。小狮子羡慕得很,说他也想看,问我能不能再陪他看一会儿。我说能呀。 我穿好的一层又一层的衣服还没有脱。我让小狮子也穿上了一模一样的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告诉他外面很冷,也给他拿了一条围巾和一顶帽子。我们俩站在阳台上,小狮子说他一点都不觉得冷,我点了点头。我说,抬头抬久了以后会很累,这样,我们背靠背,你把头仰到我肩膀上。 估摸着时间还没到五分钟,就已经看到了几颗。我们说“哇—”,回声很响,我才注意到周围有点安静,快十点了,对于小区来说已经是入夜了。 我们一边看流星一边聊天,小狮子问了很多问题。我说有老师教给我,双子座流星雨不要只盯着双子座,双子座只是辐射点,实际上流星会在全天出现。小狮子就问,那为什么有的流星轨迹看起来并不是从辐射点辐射出来的?对于那些我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我就说,真是个好问题。 我们看到两颗同时出现的流星,它们的方向还不一样,轨迹交叉成X形,这让我们激动地嚷嚷了好一阵子。短短的约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幸运地看到了七颗流星。但是时候不早了,我们准备回屋睡觉去了。 大约半小时后,天空中会出现这次流星雨中最壮观的火流星,伴随着耀眼的火光冲破大气层直往地面上冲,第二天人们会在网络上传播着它的视频,惊叹着这是什么神仙要下凡了。但彼时彼刻,我们在哗哗的水龙头旁边,在马桶上,在沙沙响的被窝里,在说着什么,但说着什么不重要,这平凡的、普通的生活,每一个瞬间,也都在闪闪发光。 ★车墩墩,野地里蹲!一位上班族毫不梦幻的“田园生活”! 这里是上海郊外小镇——车墩。一个“墩”字又土又憨,两个“墩”字就有点可爱,欢迎来到乘坐金山小火车即可抵达的乡下世界车墩墩。 “我”是三十岁上班族,搬离闹市,住进车墩墩,从此靠小火车通勤,周末野地里遛达,看云看花看动物,观察万物。难道这就是都市社畜版“田园生活”? 看,大白鹭在土里干架,村头狗忙着结帮,蜈蚣兀自钻进人的袖口,爷叔阿姨竖起脏话牌子骂偷菜的人。原来,城外的田园没那么“甜”,但城外的郊野依然“野”! ★看鸟,观虫,最后观人。对身边万物的理解,从观察开始。 2018年元旦,一辆依维柯载着“我”的所有家当,迎着新年的朝阳,从热闹的上海市内老社区来到了外环线以外的车墩镇。这里离城市很近,发展的脚步时刻在逼近;又仿佛被城市抛弃,留下了很多隐秘的角落。它又俗又野,却充满生趣。“我”像一条野狗般探索。起初只看鸟,不看别的,更不想看人。渐渐地,也看虫、看花、看天、看水、看火车、看船,发现万物皆可观察。于是,“我”开始重新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