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食疗/常见病家庭食疗丛书

肛肠病食疗/常见病家庭食疗丛书
作者: 郁汉明//田建利|主编:陈德兴
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肛肠病食疗/常见病家庭食疗丛书
ISBN: 9787548103578

作者简介

田建利,副主任医师、客座教授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任杭州肛泰医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肛肠学会理事、中国肛肠病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浙江省中医药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和杭州市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从事肛肠专业三十余年。1979年在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一年,师从著名肛肠专家陆琦教授。编写专著《肛肠病食疗》;曾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沦文十余篇。 郁汉明,男,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本科毕业。从事外科临床业务工作40年。近20年来注重对中老年人外科常见病特别是颈肩腰腿痛和肛肠病等的防治、保健、康复、营养和健身等研究。目前任上海肛泰医院院长。曾任杨浦区肿瘤防治院院长和市东医院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杨浦区肿瘤康复协会理事长、WHO上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合作中心健康教育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保健康复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咨询服务中心特邀专家等。2008年被上海市抗癌协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抗癌专家”。 先后主编、出版了《生活方式与颈肩腰腿痛》、《癌症防治》、《颈肩腰腿痛患者宜忌120条》、《癌症早诊治——消灭癌症于萌芽状态》、《抗癌饮食金钥匙》、《颈肩腰腿痛》和《善养生者养颈腰》等医学科普著作;参与编著《癌症康复》、《抗癌100问》和《补硒治未病》等医学专著;在《健康时报》 《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 《新闻晨报》、《劳动报》、《上海大众卫生报》、《大众医学》、《自我保健》、《家庭用药》、《抗癌之窗》(北京)和《抗癌》等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

内容简介

(五)腹胀 1.定义及危害 胃肠道存在过量气体时,称为腹胀。常人胃肠道内一般 存在100~150毫升气体,分布于胃与结肠部位。腹胀使人感到膨胀,气满, 沉重不适;可伴暖气、恶心、呕吐、厌食、肠鸣、虚恭多等情况,部分患者 出现腹痛。腹胀危害:吸收毒素,加重病情;影响血液循环,尤其影响心脏 舒缩和下腔静脉回流;水和电解质紊乱;限制肺功能,致呼吸困难。 2.成因及分类造成腹胀的原因有:一是产气过多。过量食用卷心菜、韭 菜、豆类等,使肠道细菌分解亢进,产气倍增;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 肠道菌群失调,厌氧菌过度生长,也产生大量气体。二是肠道气体排出或吸 收障碍。如肠道肿瘤、肠梗阻、术后肠粘连或直肠痉挛性便秘等,使肠腔狭 窄、堵塞;肠炎、结肠过敏、门静脉淤血等,致二氧化碳吸收障碍。三是肠 道运动麻痹。四是腹腔内积液。如腹部肿瘤、肝脾肿大、结核性腹膜炎、腹 腔急性化脓性炎症等,导致腹水;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障碍等。五是 腹壁肥厚。 引起腹胀疾病分类:一是胃肠道疾病,包括习惯性便秘;二是肝、胆、 胰疾病;三是腹膜疾病;四是心血管疾病;五是急性感染性疾病;六是其他 情况,如术后肠麻痹等。 3.诊断及治疗腹胀诊断:一要问清病史。妇女应询问月经史、妊娠史; 儿童肠寄生虫或肠梗阻史等。二要了解饮食与药物情况。三要明确症状与体 征。胀于上腹者,以胃扩张、幽门梗阻、输入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为主。 腹胀伴腹肌紧张或板状腹,应考虑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穿孔等;四要作 必要的辅助检查。最终找到引起腹胀的原发病,特别是器质性疾病。 腹胀对因治疗解决器质性疾病。对症处理包括:通便、胃肠减压和使用 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的药物;必要时禁食;静脉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 乱;按摩腹部,促进胃排空及肠蠕动,减轻腹胀。 (六)肛门瘙痒症 1.定义及危害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无原 发‘皮疹,但有瘙痒。一般只限于肛周,有的可蔓延到会阴、外阴或阴囊后 方。多发生于20~40岁的中年,男多于女。习惯安静和不常运动者,多发生 此类瘙痒症。其危害是让人坐卧不安,影响人睡休息,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或 工作,还可继发感染。 2.成因及分类本病发病因素较复杂,大部分可能与神经衰弱、大脑动脉 硬化、甲亢、糖尿病、白血病、霍奇金病、肾炎、膀胱炎、习惯性便秘等有 关;另一部分可与外来刺激有关,如冬季寒冷皮肤干燥,夏季炎热皮肤多汗 ,穿着化纤织品,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接触某种药物及化学品等。皮肤萎 缩、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功能减退引起皮肤干燥,也可致病。瘙痒症常与肛门 及直肠疾病有关。嗜食辛辣食品,穿着窄小或厚实粗糙的衣裤等,也会诱发 肛门瘙痒。继发性肛门瘙痒症有明显的特异性皮肤损害和原发病变。分单纯 性和继发性两类。中医认为本病外因主要是感受风、湿、热邪及虫毒骚扰所 致,分风热外袭、风寒束表、湿热内蕴和气血亏虚等4型。 3.诊断及治疗单纯肛门瘙痒症可用安氏纯中药口服结合熏洗方法治疗; 继发性肛门瘙痒主要由内痔、直肠脱垂、肛瘘、肛门湿疹等肛肠病引起,治 疗首先消除原发病,必要时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合并感染。避免不适当自疗 ;注意会阴部卫生;不食或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浓茶、咖啡、烈 性酒等;衣裤宽松合体,贴身内衣以棉织品为好。局限性肛门瘙痒以局部治 疗为主。自发性瘙痒经上述治疗不见好转或多次复发的,可手术切除支配肛 门部皮肤的神经(如皮下切开术)或切除肛周部分皮肤。 (七)肛门湿疹 1.定义及危害本病是一种多发性非传染性疾病,病变多局限于肛周皮肤 ,偶有蔓延至臀部、会阴及阴蒂者。任何年龄、性别可发生。以红斑、丘疹 、水疱、渗出、糜烂、结痂、脱屑、瘙痒,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为主要特 点,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本病瘙痒难忍,寝食难安,影响学习、工作和 睡眠;肛门皲裂、黏糊、潮红、感染痛和排便痛;导致消化不良、腹胀、便 秘、腹泻、头晕、失眠和烦躁等。 2.成因及分类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外界因素和机体 内在的精神神经失衡、代谢功能障碍、器官功能失调等,是一种非特异性变 态反应,非单一因素所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体质与遗传,精神与神经 功能障碍,病灶感染,消化功能、血液循环障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和变态 反应等。中医认为肛门湿疹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血虚生风,化燥 伤阴,肌肤失养;或脏腑蕴毒,浊气下降,尿粪浸渍;或食积虫扰所致。饮 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也是发病要因。 按病程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以后者多见。按病因分原发性和继 发性两种,前者原因不明,后者多由肛瘘、肛裂等炎症或分泌物刺激所致。 3.诊断及治疗根据病变形态的多形性、弥漫性、分布对称、渗出发痒、 病变界限不清、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等特点,即可诊断。急性湿疹瘙痒尤为剧 烈,细菌感染可扩展及会阴、阴囊、臀部皮肤。慢性湿疹局部皮肤增厚,苔 癣样变,瘙痒剧烈,易于复发。本病应与肛门瘙痒症、接触性皮炎和肛周神 经性皮炎相鉴别。 肛周急性湿疹治疗以局部止痒为先,切断瘙痒、搔抓、再瘙痒这一恶性 循环。湿热敷或湿冷敷有效而快捷;必要时外用炉甘石洗剂、定期定量内服 激素、抗炎药、抗生素、维生素或镇静剂等。慢性湿疹若皮肤肥厚损害者, 应施以较高浓度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搽剂包封治疗。肛周湿疹易复 发,需医患长期合作治疗。 (八)肛门皮癣 1.定义及危害本病是由霉菌感染引发的肛周浅部真菌性皮肤病,有传染 性。也见于他处表皮、毛发、指甲、趾甲等部位。危害类似于湿疹,奇痒难 忍,影响身心健康,易继发感染。 2.成因及分类本病主要根源是血热,而血热可因七情内伤、气机壅滞、 郁久化火,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血引起;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 物,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复受风热毒邪而致。分为风湿热型、 血虚风燥型、脾虚湿盛型和肝郁化火型。西医分股癣和花斑癣(汗斑)。 、 3.诊断及治疗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位于外生殖器和肛门附近者 称股癣。损害表现为环形、多环形、同心圆形红斑,边缘清,略高皮面,病 灶中心常自愈,边缘及四周可见针尖大小丘疹、水疱或结痂、鳞屑等。常伴 明显瘙痒。花斑癣皮肤损害为黄豆大圆形或更大斑片,边缘清,呈灰褐、淡 褐或深褐色,附糠皮样细小鳞屑。两者多发于夏季,冬季自愈。本病应与玫 瑰糠疹、环形红斑、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相区别。如有怀疑可作直接镜检 或真菌培养。 治疗首先注意控制饮食:忌酒、忌海鲜、忌辛辣;多食富含维生素类食 品,如新鲜果蔬等;消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过劳。药物有内治法和外治法 。内服抗组胺和镇静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安其敏、苯海拉明、异丙 嗪、地西泮(安定)等,以安定止痒;或静脉用药,如普鲁卡因注射液、10 %葡萄糖酸钙等。外用抗癣药膏。中医治疗:风湿热型治宜清热祛湿、疏风 止痒,常选用消风散或疏风清热饮加减;血虚风燥型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 痒,常选用四物消风饮或止痒合剂加减;脾虚湿盛型治宜健脾除湿,常选用 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化火型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养血,方用泻肝安神丸或 丹栀逍遥散加减,或用斩痒汤。 P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