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注评

酉阳杂俎注评
作者: 著 者:段成式 撰 许逸民 注评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酉阳杂俎注评
ISBN: 9787559634160

作者简介

段成式(约 803—863),字柯古,晚唐宰相段文昌之子,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早年随父亲四处游历,又博览官府藏书,知识广博。在诗歌方面,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但其最重要的著作还是《酉阳杂俎》。 许逸民,1941 年生,河北正定人。196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编审。著有《古籍整理释例》、《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合著)、《酉阳杂俎校笺》等。

内容简介

旁??   新罗国有第一贵族金哥①,其远祖名旁 ,有弟一人,甚有家财。其兄旁 因分居,乞衣食。国人有与其隙地一亩,乃求蚕谷种于弟,弟蒸而与之, 不知也。   至蚕时②,有一蚕生焉,日长寸馀,居旬③,大如牛,食数树叶不足。其弟知之,伺间杀其蚕。经日,四方百里内蚕,飞集其家。国人谓之巨蚕,意其蚕之王也。四邻共缫之④,不供⑤。   谷唯一茎植焉,其穗长尺馀,旁 常守之。忽为鸟所折,衔去。旁 逐之,上山五六里,鸟入一石罅⑥。日没径黑,旁 因止石侧。至夜半,月明,见群小儿赤衣共戏。一小儿云:“尔要何物?”一曰:“要酒。”小儿露一金锥子,击石,酒及樽悉具。一曰:“要食。”又击之,饼饵羹炙,罗于石上⑦。良久,饮食而散,以金锥插于石罅。旁 大喜,取其锥而还。所欲随击而办,因是富侔国力⑧,常以珠玑赡其弟⑨。   弟方始悔其前所欺蚕谷事,仍谓旁 :“试以蚕谷欺我,我或如兄得金锥也。”旁 知其愚,谕之不及,乃如其言。弟蚕之,止得一蚕,如常蚕。谷种之,复一茎植焉。将熟,亦为鸟所衔。其弟大悦,随之入山。至鸟入处,遇群鬼,怒曰:“是窃予金锥者!”乃执之,谓曰:“尔欲为我筑糠三版乎⑩?欲尔鼻长一丈乎?”其弟请筑糠三版。三日饥困不成,求哀于鬼,乃拔其鼻。鼻如象而归,国人怪而聚观之,惭恚而卒?。   其后,子孙戏击锥求狼粪,因雷震,锥失所在。(《支诺皋上》)   【注】   ① 新罗国:古朝鲜国,居朝鲜半岛南部,与高句丽、百济并立。最盛时曾统一半岛大部。后为王氏高丽所灭。 ② 蚕时:养蚕的月份。 ③ 居旬:相隔十来天。 ④ 缫:(sāo):抽丝。 ⑤ 供:供给。 ⑥ 罅(xià):裂缝。 ⑦ 罗:罗列。 ⑧ 侔(móu):相等。 ⑨ 珠玑:珠宝,珠玉。⑩ 筑糠三版:用砻糠建成三版土墙。古时筑墙以两版相夹,中填泥土夯实。 ?恚(huì):愤恨。   【评】 这是我国东邻朝鲜的一则古老传说,讲的是该国第一贵族金哥远祖的故事。金哥的远祖有旁 兄弟二人,分开过日子,兄穷而善,弟富而恶,结果穷而善者终得宝物(“金锥子”),变得心想事成,而富而恶者贪心不足,怙恶不悛,总与宝物无缘,甚至“惭恚而卒”。这里虽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但它所叙写的善与恶的主题,却早已突破了此处人与事的具体限制,升华为一种人类普遍性的认识。在古今中外的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都可以找到旁 兄弟的影子。这则故事的描写手法,总体来说是粗线条的,但其中也有两处细节写得既富于变化又蕴含哲理。前一处写旁逐鸟入山,所见是“群小儿赤衣共戏”,后一处写弟入山一如其兄,所见却是“群鬼”。前之“群小儿”就是后之“群鬼”,行文上的变化也许正要说明善者与恶者眼中的世界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在心理上显然有光明与阴暗、高尚与卑劣之分。这是作者的缜密用笔所给予我们的第一点启示,还有第二点启示是,一旦认定“群小儿”即“群鬼”,那么两兄弟的贫富、生死,乃至巨蚕、嘉谷之类种种奇异之事,这一切不都出于鬼神的安排了吗?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外壳之下,内里所宣扬的不过是鬼神主宰一切的天命思想。“群鬼”让其弟“筑糠三版”(版撤糠散,如何能筑墙),固然是对人间恶者的惩罚,而如故事结尾所说,即令是金锥的继承者,对鬼神稍有亵渎,同样会被剥夺一切,这对善者不也是一种警世通言吗? 智 通   临湍西北有寺①,寺僧智通,常持《法华经》入禅②。每晏坐,必求寒林净境,殆非人所至。经数年,忽夜有人环其院呼“智通”,至晓,声方息。历三夜,声侵户。智通不耐,应曰:“汝呼我何事?可入来言也。”   有物长六尺馀,皂衣青面,张目巨吻,见僧,初亦合手③。智通熟视良久,谓曰:“尔寒乎?就是向火④。”物亦就坐,智通但念经。至五更,物为火所醉,因闭目开口,据炉而鼾。智通睹之,乃以香匙举灰火,置其口中。物大呼起走,至阃,若蹶声⑤。   其寺背山,智通及明,视其蹶处,得木皮一片。登山寻之,数里,见大青桐,树稍已童矣⑥,其下凹根若新缺然。僧以木皮附之,合无 隙。其半,有薪者创成一蹬,深六寸馀,盖魅之口,灰火满其中,火犹荧荧⑦。智通以焚之,其怪自绝。(《支诺皋上》)   【注】   ① 湍:原作“濑”,今据《太平广记》卷四一五《僧智通》条引《酉阳杂俎》改。 ②《法华经》:《妙法莲华经》的略称。入禅:入定,僧人闭目静坐,使心定于一处。 ③合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④ 就:靠近。 ⑤ 阃(kǔn):门槛。蹶(jué):跌倒。 ⑥ 童:秃。 ⑦ 荧荧:微弱的光。   【评】 古人认为“物老成精”,千百年的古树往往具有某种神灵,或者砍之流血,或者化形作祟,这在唐前志怪小说中屡见不鲜。这里所写的是枯死的青桐树幻化而出,向僧人智通挑战。智通“常持《法华经》入禅”,法力广大,所以见怪不怪。智通逼视良久,原本以为可以吓退树魅,谁知树魅竟敢近前向火;于是智通将计就计,趁其不备,用火烧之。树魅遁逃,智通犹穷追不舍,直至将青桐枯树连根焚毁。这则故事写树魅“张目巨吻”,面目狰狞,恐怕是因为化形功力不足,道行不深,因而无法进犯高僧。这里面显然蕴含着神化佛教,鼓吹持经的意思。但是,若剥去神佛的外壳,我们从中看到的智通分明是一个不怕邪恶,勇于抗争,善于制敌,除恶务尽的智勇者的形象。 ◎ 包罗万象的志怪故事集,中国人自己的《一千零一夜》 世界上最早的中国“灰姑娘”叶限、堪比阿拉丁神灯的神奇金锥、姻缘前世注定的善良野叉、成“精”的桃李石榴……中国人自己的民间故事集,一份待开掘的民间志怪宝藏! ◎ 广博生动的大唐风俗画卷,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书中内容涉及唐代民间婚丧嫁娶、宗教、服饰、饮食、外交、医药……折射唐人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感受古人别样的生活与文化世界,读之既可怡情,又可增长知识。 ◎ 精选篇章,详尽注评,轻松领略志怪小说精华 《酉阳杂俎注评》由著名古籍研究者许逸民从全本书中精选精彩篇章而成,辅之以详尽的注释和独到评论,或探寻资料来源、或引申讲解,带你轻松领略大唐志怪小说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