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彩图注音版)
作者简介
曾琴,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五年,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写作,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内容简介
山海经 南山经(节选) 山 招摇山 南山经之首,曰 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 ,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 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 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 ,食之善走。丽 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古“鹊”字。 华:古“花”字。 榖:即楮树,关中地区谓之构树。 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狌狌:即猩猩。 :同“麂”。 瘕疾:指腹内结块的病。 南方山系之首叫鹊山,鹊山山系的座山叫做招摇山。招摇山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中多生长着桂树,并且有许多金属矿和玉石。有一种野草,它的样子像韭菜,但开着青色的花,名字叫祝馀,吃了这种草就不会饥饿。有一种树,它的形状像构树,但它的枝干是黑色的,它的果实颜色明丽,像花朵一样光彩照人,名字叫做迷榖。人佩带着迷榖,在林中行走,就不会迷路。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大猕猴,却长着白耳朵,有时伏在地上爬行,有时又可以直立行走,名字叫狌狌,人吃了它的肉就会变得像它一样善于行走。丽水就发源于此,河水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育沛,佩带它可以治疗腹中结块的病。 国学,是指体现我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体系,也是指承载这个思想体系的一系列儒家经典。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与古代圣贤所创造的国学经典的广为流传密不可分。这些国学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永恒的价值。 国学具有“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巨大教育功能,这些国学经典读物既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道德伦理等,又非常切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可诵可读,朗朗上口,易读易记许多教育专家根据儿童教育的生理特点,大力推荐中小学生学习国学蒙学经典,他们认为*好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蒙学教育,并且推荐采用《三字经》等传统蒙学经典作为启蒙教材。 为此,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读本》,为了方便小读者阅读,本套丛书标注汉语拼音,并有注释、译文、经典故事,配精美插图。另外,我们还精心设置了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原文的“阅读拓展”,其内容举一反三,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设问题引发思考,多角度谈感悟,引导小读者在生活中践行本课的国学精神,达成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