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动物(精)/当代外国文学丛书
作者简介
作者 莫妮卡·马龙(Monika Maron),德国**作家,1941年生于柏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飞灰》《女叛徒》《寂静巷六号》《忧伤动物》《唉,幸福》《阴阳之间》《乌鸦慕宁或者心乱如麻》等,作品被译成十余种语言出版,曾获克莱斯特奖、荷尔德林奖、德意志**奖、莱辛奖等文学和时事大奖。 译者 刘宏(Holly Liu),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分获学士、硕士学位。20世纪90年代赴美留学,获得德州理工大学德语文学硕士学位和范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致力于研究二战后东西德文学和德国统一后原东德作家的写作技巧和文学发展方向。现执教于美国的阿尔玛学院,为世界语言文化系德国文学文化研究正教授,并于2011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
内容简介
年轻时,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相信自己会英年早 逝。因为我身体中孕育着那么多含苞待放的青春,所以, 我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会有个壮烈而凄美的结局。我执着 地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慢慢地衰老而终。而现在呢,都一百 岁了,我却依然活着。也许我不过才几十岁,也许我真真 确确是个百岁老人了,很难说。除了我存款的那家银行, 不会还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每个月我都去次银行,取一点 点钱。虽然我生活**节俭,但是我每次都害怕柜台里的 工作人员对我说,我账户里已经无钱可取。我虽小有积蓄 ,却不能想象我以此过活了这么多年,那些钱还仍然取之 不尽。也许我从谁那里得到了一笔退休金吧。也许我真的 只有九十岁或者*年轻也说不定。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已经 漠不关心,所以也不清楚今昔何年。只有家里没有食物了 ,我才会出门采购。有时我会去集市,那是我*喜欢买东 西的地方,只有在那儿,跻身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才 *不显眼。我从米没有遇到过熟人。不过,我自己也不确 定我到底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或许他们早就全部过世了, 只有我还活着。我**惊讶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腿脚居然 足够利索。尽管我每次总是买上两三个星期的食品,数量 可观,分量也不轻,但是我把它们拎回家似乎也没有花费 太大的力气:为此,我有时对自己的年龄心存疑虑,觉得 自己可能把在家中度过的时光计算错了。 我的公寓里没有一面镜子,所以我也就无法根据皱纹 的多少来确定自己的年龄。那时,可能是五十、四十或者 是六十年前吧,我记得很清楚是个秋天,当我决定不再为 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插曲时,我打碎了所有的镜子。当然 ,如果不是几十年前我蓄意毁掉了自己的视力,我也许可 以在早晚***衣时检查自己皮肤的状况。 正是因为我*后一位**的缘故,我才过着与世隔* 的生活。他离我而去的时候,把眼镜遗忘在我家了。多年 来,为了把握住这**可以亲近他的机会,我戴着那副眼 镜,让自己健康的视力与他的近视合为一种共生的模糊。 有**,我在用*肉煮面汤的时候,把眼镜摔到了厨房的 石板地上。镜片碎了,我倒不觉得有多大的遗憾,冈为我 的双目早已失去了与生俱来的敏锐和犀利。从那以后,眼 镜就躺存我*头的小桌上。偶尔我还是会戴上眼镜,体验 一下我的**戴着它时的感*,尽管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我的**。我记得当年他来到 我家的样子,有点儿迟疑,掂量着步子,就像跳高运动员 在助跑时小心地不错过*佳起跳点那样。我仍然可以嗅到 他的气息,仿佛他刚刚离开这个房间似的。当夜幕降临我 变得疲倦时,我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双臂在拥抱着我。只是 他的名字和他离开我的原凶,我却不记得了。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是个秋*,他走了就再也没有回 来。很有可能,他已经撒手人寰了。有时候,我自以为记 得是三十、五十或者四十年前,电话铃响了,有个声音, 估计是他太太的,对我说,我的**死了。通话时,她先 报了自己的也就是他的姓。从那以后,我就忘掉了他的名 字。不过,也有可能这些都只是我的想象而已。我长时间 呆坐在这里,卡十撰出不同的故事来解释为什么在那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