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40年

小岗村40年
作者: 贾鸿彬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小岗村40年
ISBN: 97875594101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当时的情况下,给包干到户上“户口”—— 寻求其政治上的合法化,那是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 的。1980年1月3日至11日安徽省委召开的全省农业 会议可以说是一次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大会。就 是从这次会议开始,陈庭元将吴庭美倾注心血写出 的《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 生产队包干到户的调查》交给了万里。万里在会议 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是中国农村改革中一篇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讲话。它的核心是代表省委明确 指出:“包干到户是一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应允许 同时并存。”它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和 发自心底的呼唤。万里的讲话一出,立即受到全省 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也给凤阳的包干到户注 人了前进的动力。 1980年1月24日清晨,瑞雪初霁,北风还在凛冽 地呼啸,天气干冷。万里不畏严寒,在地委书记王 郁昭等陪同下来到小岗生产队视察,陈庭元和县革 委会主任吉诏宏、板桥区委书记林兴甫、梨园公社 书记张明楼等一同前往。万里一进村就问前来欢迎 的群众说:“你们小岗现在是怎么干的?” “我们是单干的。”群众中有人高声回答。 万里说:“哎哟,这个名字不好听,还是‘包 干到户,责任到人’好。”他踏着泥泞挨门挨户地 走访。当他来到人口多、劳力差的关友江家,见到 竟贮存着数千斤粮食,由衷地赞道:“呵!这回讨饭 庄不再饿肚子了!”万里又走进了严宏昌家。严宏昌 向万里诉苦道:“有人说我们小岗‘包干到户,是 ‘拉历史车轮倒转’‘挖社会主义墙脚’。”万里 显然被激怒了,神情庄重地回答:“谁这样说,我 就问问他:如果他有更好的办法能使农民富裕,就 照他的干。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谁要说你‘拉倒 车“挖墙脚’,不准你们干,这个官司交给我给你 打好了。”万里一连看了十几户,最后来到严俊昌 家。这时全村的人汇聚到这里来了,连步履蹒跚的 老太太也一步一步地赶来了。严俊昌把一箩刚炒熟 的花生端上,招待万里一行。万里客气地摇摇头说 :“不吃,不吃!,,‘‘不要钱!”严俊昌幽默地 说。在场的人都笑了。 一位老太太说话了:“万书记,以前想给吃的 也没有,现在多了,也不在乎了。”严宏昌的爱人 段永霞走进来,她用当年结婚时所戴过的墨绿色方 头巾,装满了花生,塞给了万里。万里说:“好吧 ,我把你们的‘大包干’成果带回去给常委们尝一 尝!”后来在省委常委会上,万里果真把绿色方头巾 解开,把花生倒出来,请常委们吃花生。 在听取小岗1年来取得的成绩汇报后,万里说: “你们这样干,形势自然就会大好。我就想这样干 ,就怕没有人敢干。地委能批准你们干3年,我也能 批准你们干5年吧。” 板桥区委书记林兴甫问:“周围群众都吵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