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通感(修订版)
作者简介
索久林 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副主席、摄影理论委员会主任,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顾问。曾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兼摄影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 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文学、摄影创作及艺术理论研究工作,发表或出版多种文学、摄影作品专集、理论专著。摄影作品集《走进摄影艺术通感》《梦幻冰雪》,理论专著《摄影艺术通感》先后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等出版。多种关于摄影艺术通感的文章和作品,在国内众多媒体发表。曾获中国摄协“德艺双馨优秀会员”、成立50 年“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杰出贡献奖、中国艺术摄影金路奖。理论研究成果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理论推优荣誉。摄影作品多次入展美国、英国、南非、日本、俄罗斯、奥地利等国际摄影艺术活动,并获奖。被聘为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国家艺术基金等多种国家展赛评委。
内容简介
第六章 摄影艺术通感多种形态和创作要求 摄影艺术通感在各种摄影作品可以展示同样的靓丽,却又有不一样的形态;每一种形态都有不同的介入方式,都会让寻美的摄影家醉卧花丛。 在庐山,谈到摄影艺术通感,有的朋友提到唐代诗人钱玥写庐山的诗《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意思是摄影艺术通感有点“云雾缭绕”,叫人看不清楚,愁于深人。这不禁使我想起苏轼写庐山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摄影艺术通感的形态丰富多彩,堪比庐山,甚至叫人有点“眼花缭乱”“咫尺生愁”。但我们在更高的视点上去看它,就可以看清它的本来面目。这就要分清它的形态,规范它的类别。各学科对通感的形态都有不同的描述,我们可以从摄影这种平面艺术的角度对它进行必要的分类,以便了解它在光影艺术上特有的形态和创作要求 目前,理论界对通感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 第一种,根据感官的沟通方式来划分,把不同感官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作了罗列:听觉与视觉沟通、听觉与味觉沟通、听觉与嗅觉沟通、视觉与触觉沟通、视觉与嗅觉沟通,等等。这种划分,让我们了解了各种感官在通感中的作用,它们之间构成的通感形态和各不相同的表达效果。 第二种,根据通感运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来划分,把通感划分为:直接相似联想通感、间接相似联想通感、相关联想通感、主观移情式联想通感。这种分法,有助于人们研究运用通感过程中的心理运行状态,调整、发挥、完善心理机制,在通感运用中更充实、有效地发挥心理机制的作用。 第三种,按照通感的成因和形态来划分,把通感划分为: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三种方式。这种划分,让我们可以看到通感形成的因素、存在的状态,有助于我们对通感的破译和理解,进而创造通感形成的条件,更好地营造、运用通感。 第四种,根据通感和其他辞格的关系来划分。这显然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划分的,他们把通感分为比喻型、比拟型、移就型、拈连型等。这种分法,有助于我们对通感构成中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而更准确、形象、生动地创造通感的语言形式。 第五种,根据通感在一定语义区域内覆盖的面积和形式来划分。这是我个人对摄影艺术通感特点的一点理解。这种分法可以分局部与整体通感、单一与连续通感、单项与多项通感、具象和抽象通感。这里讲一定区域覆盖的“面积和形式”,显然是与视觉密切相关的一种分类方式。 对于摄影人来说,前四种艺术通感的分类,可以作一些初步了解,重点把握第五种与摄影这种视觉艺术密切相关的通感分类方式,以便在摄影创作中准确认识、充分理解、有效地运用艺术通感。 第一节局部通感和整体通感 不管摄影艺术作品取得如何神奇多变的艺术效果,其形态一定是二维的。这种二维的画面是所有摄影技法、摄影艺术手段的载体——尽管我们可以创造出三维效果,可以让它产生多感官的艺术刺激。就对空间的占有而言,摄影艺术通感,只能分布在不同画幅的二维画面之中,这就涉及对画面的覆盖“面积”问题。 其实,各种文艺形式,对于艺术通感的运用,都存在一个“面积”覆盖问题。音乐艺术通感的面积存在于时间的长度之中;文学作品通感面积存在于情节和结构布局之中;美术、摄影等视觉艺术通感的面积存在于画面分布之中。由于光影艺术的特殊规律,摄影艺术通感的面积,也与其他文艺形式有所不同。从画面布局看,通感要素共同表现统一的通感效果的为整体通感;通感要素存在于摄影作品画面的某个部分的,产生部分通感效果的为局部通感。 一、局部通感的特点和要求 局部通感形式,在摄影作品画面的某个部分,或者成为主体,或者成为陪衬,承担相应的艺术职能。 文学作品中,这种局部通感运用的较多。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述说了主人公被贬,迁行至长沙途中,在黄鹤楼上听笛声产生的离愁别绪和被贬的失落感。笛声如“落梅花”,这是听觉挪移到视觉的通感手法。《落梅花》是一首古代的曲子,但作者借其语意,用其表达生活中的梅花——为此特别强调了时间“五月”:梅花乃严寒中开放。五月有梅开放,那一定是寒冷的气候。作者借以表达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如此“落花”之通感,升华了全诗,将诗中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摄影作品《秋山雾浴》(见下页图),也是局部通感的摄影作品。作品整体意义在于表现秋山与晨雾的关系:在晨雾的笼罩中,秋山更为美丽、壮观、含蓄。但几条山脊构成乐感的节奏,使作品活了起来,充满灵动。局部的听觉效果,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摄影的局部通感,在表现上有如下这些特殊的要求: 1. 合理确定局部通感的取舍,使其对作品起到丰富、升华作用 局部通感构成的作品要素,必须是有意义的主体或陪体。如果画面中的通感部分不能成为主体或有用的陪体,必须忍痛割爱,将其删去。这是因为,摄影作品画面上的通感部分,多是最生动和最“抢眼”的部分,它们“无为”地存在,会产生“争夺眼球”的不良效果。 2. 局部通感作为主体时,要力求使通感效果突出 摄影创作中,人们习惯运用大结像、虚化背景、强化色彩等方式突出主体。但当通感要素作为主体时,突出的不是主体的物体本身,而是其通感效果。《光之曲》(见下页图)是表现阿里山之晨的作品。主体是光与山的部分——但主要是表现光与山构成的节奏韵律。为突出这种节奏韵律,山舍弃了许多,光也舍弃了一部分,重点突出了节奏韵律的通感部分。这样,将一支特殊的神奇的光之歌,宏大地唱响起来。 如何欣赏名家名作,如何规避拍摄时的千篇一律,如何通过摄影技术创作出摄影艺术佳作,又如何获得观众、读者,甚至评委、编辑的认可,一直是摄影爱好者甚至摄影师苦苦思索的问题。本书从“摄影艺术通感”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了“摄影艺术通感”提高视觉审美认知力和摄影表达力的这一有效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