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还可以这样读

三国还可以这样读
作者: 小葛老师|绘画:锦绘
出版社: 中国画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70
折扣购买: 三国还可以这样读
ISBN: 9787514622997

作者简介

小葛老师:中文教育专业毕业,长期担任K12学段语文教师、班主任,参与语文教研工作多年。2019年,荣获黑龙江省“全省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出版图书有“世界上下五千年”系列、“亨利王子”系列、“陶小淘日记”系列等。

内容简介

第一节:洛阳市——帝国中心住着个糊涂皇帝 《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在汉朝,严格来说的话,是“东汉”。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省会西安市。两百多年后的公元9年,一个叫王莽的人曾暂推翻汉朝统治,建立了一个叫“新朝”政权。但不久之后,刘邦的九世孙刘秀起兵反抗王莽,获得成功,重新恢复了汉朝天下。刘秀当皇帝之后,并没有把都城定在西安,而是选择在洛阳定都。由于洛阳在西安以东,所以刘秀建立的这个汉朝就叫“东汉”,刘邦建立的汉朝自然就成为了“西汉”。 时间来到了公元169年,当时的皇帝是汉灵帝,名叫刘宏,他是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 这位汉灵帝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凡是你能想到的昏君行为,他一样不少都干过,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还特别贪财。为了赚钱,汉灵帝作出了一件大多数皇帝都不敢做的事儿——卖官。 汉灵帝发现世间爱做官、又有钱的人很多,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开始公开售卖官位——想当官吗?花钱就行!一时间,许多人挤破脑袋花钱买官,汉灵帝从中大赚一笔。 那些花钱买官的人,也不是白给皇帝送钱的“冤大头”,他们当官后,会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更多钱,最后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皇帝卖官能赚钱,官员买官也能赚钱,大家都很开心,可百姓却倒了大霉,遇上丰收年景,交了官粮、杂税后,还能勉强填饱肚子,一旦遇上灾害,便吃不饱饭。为了活命,灾民成群结队、四处乞讨。 169年,洛阳城发生了大地震,许多民房被震倒,百姓流离失所。不久之后,靠海的地方又发生了海啸,沿海居民的房子被大水冲塌。从首都到地方,处处都不太平,可皇帝却充耳不闻,每天和身边的太监们饮酒作乐。 汉灵帝和身边太监们的感情非常“深厚”,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荒唐的话:“张让是我爹,赵忠是我妈”,这张让和赵忠正是汉灵帝身边的太监。把太监视为爹妈,历史上也只有汉灵帝有这样的“心胸”了。 由于汉灵帝宠幸太监,因此当时太监们的地位非常高,尤其是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这十个大太监,在朝廷里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被称为“十常侍”。 汉灵帝的种种行为,既苦了百姓,也引起了许多大臣的不满,因此许多人都萌生了造反的念头。 真实的历史: 《后汉书》中评价汉灵帝说:“灵帝负乘,委体宦孽,徵亡备兆。”意思是汉灵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既没有才华、也没有道德,还重用太监、奸臣,国家灭亡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了。 第二节:邢台市——张家兄弟造反 汉朝有个地方叫“巨鹿郡”,属于“冀州”,在今天河北省邢台市一带。历史上很有名的“巨鹿之战”就发生在这儿。巨鹿郡的“治所”(相当于市中心)在今天的邢台市平乡县。另外,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山西省洪洞县等地,当时都归巨鹿郡管辖。 话说这邢台地面儿上有三兄弟,老大叫张角,老二叫张宝,老三叫张梁。张角是个秀才,在当地也属于比较少见的文化人,还会一些医术,救治了不少当地的百姓。当时,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许多百姓都快要活不下去。张角见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想要把走投无路的百姓都发动起来,推翻汉朝江山,自己当皇帝。 可是,怎么才能让别人听自己的话呢?张角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对人们说:“我上山采药时,曾遇到南华老仙,他给了我一本天书,叫《太平要术》。看完这本书,我就有了呼风唤雨的本事,现在我也算是个流落人间的神仙了,你们跟着我学仙术,将来大家一起当神仙。” 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都很低,特别容易被这些神神鬼鬼的言论所迷惑,所以在之后的十来年时间里,居然有好几十万人成为了张角的信徒。眼看着手下人越来越多,张角终于按捺不住了,公元184年,他带领信徒们揭竿而起,发动起义。由于张角手下的军队全都带着黄头巾,所以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被成为“黄巾起义”。 张角发动起义后,自称“天公将军”,封二弟张宝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为“人公将军”,三人带着四五十万黄巾军席卷了当时的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就是今天的山东潍坊市、兖州市,北京市,江苏徐州市、扬州市,河北衡水市、湖北荆州市、安徽亳州市一带。 在人数众多的黄巾军面前,各地的朝廷军队不堪一击,许多城池被攻破。汉灵帝得知了黄巾军叛乱的消息后,赶紧命令中郎将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各引精兵,去讨伐农民起义军。 真实的历史: 朝廷派去讨伐黄巾军的卢植和黄埔嵩,与《三国演义》的主人公刘备,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卢植是涿郡人,与刘备是老乡。刘备的母亲曾经让刘备去求学,当时刘备的老师正是卢植。公孙瓒也曾经拜卢植为师,所以公孙瓒和刘备其实是同学。 第三节:涿州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黄巾军刚刚开始造反的时候,声势非常大,人数非常多,所以朝廷管他们叫“蚁贼”,意思就是像蚂蚁一样,到处都是。一个地方的黄巾军聚在一起之后,要么去进攻城市,要么就去攻打地主、豪强的堡垒,抢钱、抢粮食。当时,“幽州”有一股很强大的黄巾军,他们张罗着要去攻打幽州城! 幽州正是今天的北京一带,幽州刺史刘焉听说叛军要来攻城,赶紧发布征兵榜文,想从民间征集猛士对抗黄巾军,征兵榜文很快发到了涿郡。涿郡属于幽州,下面管着七个县,治所在涿县,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此地在北京西南方向,离北京70公里。 真实的历史: 《三国演义》中说刘焉是幽州刺史,恐怕是作者罗贯中搞错了。因为历史上的刘焉当过冀州刺史、益州刺史,却根本没有当过幽州刺史。当时的幽州刺史叫“刘虞”,或许是罗贯中把这两个人搞混了。但既然《三国演义》说幽州刺史是刘焉,咱们书中也只能搬用它的说法。 涿州城里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刘备。刘备和当时的皇帝其实是一家人,都是汉朝开国皇帝刘备的后代,只不过由于刘备的祖上越混越差,所以虽然他身上虽然也流淌着皇室的血脉,但却无权无势,以编草鞋、卖草鞋为生,属于小商小贩。 这天,刘备在大街上看到了幽州刺史发的征兵榜文,心中想到天下大乱、生灵涂炭,难免有些伤感,便长叹了一口气。此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个粗豪的声音说道:“一个大男人,不给国家出力,却在这里长吁短叹的,像什么样子。” 刘备心里头顿时有点儿生气,心想:“我叹气关你什么事儿?”他想要回头呵斥那人几句,但是当他回过头看到那个人时,顿时冷静下来,因为对方长了一张明显惹不起的脸,书上说这个人的相貌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又是豹子又是虎的,这谁见了不得吓一哆嗦? 冷静来下的刘备弱弱的问:“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那人道:“我叫张飞,是个屠夫,还开了一间酒店,家里头财产不少,专门喜欢结交天下豪杰。” 刘备心想:“我要说自己的是个卖草鞋的,肯定算不上‘豪杰’”,于是,他把自己的八辈祖宗抬了出来,说道:“我是汉室宗亲,因为看到天下大乱,有志于保国安民,但能力有限,不能施展抱负,所以才叹气。” 张飞是个爽快人,对刘备说:“咱们也别参军了,我家很有钱,拿出来招募一些士兵,直接去打黄巾军好了。” 竟然有人主动“投资”,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刘备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他和张飞二人来到一家酒馆儿,商量征兵的事儿。此时,一个红脸儿、长胡子的大汉走了进来,对酒保说:“赶紧给我上酒菜,吃完了我要去投军。” 由于这个红脸儿大汉长得实在太过威风,所以引起了刘备和张飞的注意,他两邀请此人一起喝酒。经过一番攀谈,才知道这大汉叫关羽,河东解良人,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人,在老家杀了一个当地的恶霸,之后一路逃难到涿州。 听说关羽要去当兵,刘备便说:“你也别去当兵了,我和张飞打算组织一支军队,建功立业,你和我们一起‘创业’吧!”关羽欣然同意。 要说刘备的运气也实在太好,在大街上叹口气,便结识了三国时期可以排到前五的猛将张飞,在酒馆里喝顿酒,便遇到了“武圣”关羽。刘、关、张三人相识之后,结义金兰,大哥刘备、二哥关羽、三弟张飞。他们三人在涿州招募了300多乡勇,组建起了自己的军队。 有的小朋友可能要问了,刘备是个小商贩、张飞是个屠夫、关羽是个“逃犯”,他们都不是军官,怎么能自己组建军队呢?原来,在东汉时候,许多地方豪强是可以拥有“私人军队”的。黄巾军起义之后,朝廷更是鼓励各地的地主豪强组建军队,与黄巾军作战。 本书将三国地名与现代地名“互译”(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让孩子“走进”三国故事的现代发生地。或许,那些著名的三国故事,就发生在你生活过、去过、了解过的地方哦! 经典改编,让半文半白的三国原著充满现代感,小朋友读起来更轻松,更有趣。 基于地理知识的战役解读,让小朋友更深刻的了解三国战争“为什么打?”“在哪打?”“怎么打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