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
作者简介
邓家彦早年留学*本,是同盟会*早的会员。民国时期曾任***长,长期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1949年去台后担任过“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一枝庐诗钞》《民族语原》《学锲录》等书。 锺伯毅(1880~1962) 锺伯毅曾出席首届国会,出任过湖南省财政厅长,也曾以湖南省**何键私人代表的身份驻庐山与***联络。著有《新王道论》《槐村诗*》等书。
内容简介
十、南北对峙局面之形成 民国六年六月十二*黎元洪因督*团及张勋之逼 迫,宣布解散国会,南方各省即群起反对,两院议员 纷纷南下。及至复辟变起,黎元洪复任段祺瑞为内阁 **。七月四*段祺瑞誓师于马厂,仅旬*即驱除张 勋,收复京师,黎元洪声明去职,以副总统冯国璋代 理大总统。惟段祺瑞等北洋**无意恢复国会,研究 系人士且推波助澜,竞谓民国已随复辟而灭亡,今共 和再造,应另订新法,成立新国会。于是北方乃有“ 安福国会”之出现,与徐世昌之出任总统。南方则孙 中山率海*抵广州,举护法旗帜,号召部分议员组非 常国会,复得西南实力之支持,乃有护法***之成 立。南北对峙分裂之局面从此开始,盖民国以还虽有 洪宪与复辟等纷扰,全国大体尚属统一,护法*兴, 两个**,两个法统对峙也。兹再分别详述如下: (一)北方**始则于民国六年十一月仿民元办 法召集临时参议院,篡改国会组织法,继则由段系之 安福俱乐部*纵国会选举(按:该俱乐部设于北京安 福胡同,故名),翌年八月新国会开幕,世有“安福 国会”之称。九月冯国璋代理大总统任期届满,图令 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按:徐之当选总统实为北洋* 人直[冯国璋]皖[段祺瑞]两系争持不下之妥协结 果。徐虽为文人,于北洋派系中资历则*老,城府亦 *深),此一时期段系人物如徐树铮、王揖唐等活跃 已极。北方**既以徐世昌为政治上之元首,组安福 国会为法统,段系则隐握势力,以武力统一全国为基 本政策。而其达成统一目标之两大法宝则一*财力, 于是有“西原借款”之举(民国六年七月间);一* *事,故于北洋*队之外复藉宣布对德参战之名(民 国六年八月)成立“参战*”(民国六年十二月), 由段祺瑞督办参战事务,其后以欧战停止,复改“参 战*”为“边防*”(民国八年七月),此为当时北 方政局之大概轮廓,史籍言之甚详,可不必辞费。惟 有两点甚有趣者,或常为人所忽视。北方**向*借 款系与*本寺内内阁私人驻华代表西原龟三交涉谈判 者,当年寺内内阁在华投资为数甚钜,约在一亿四五 千万*元左右,其中大部分为西原所经手,然竞甚少 正式契约,乃至未尝正式签字,故*本方面无从向我 追究。可谓*人弄巧成拙之一例。至于参战*则由徐 树铮经办,虽属参而不战,用兵对内者,但其后改称 边防*,用之规复库伦(民国八年十一月),扬国威 于外蒙,其功实不可抹煞也。苟边防*如勿因直皖战 争(民国九年七月)而撤回,满蒙问题必可改观。故 就**立场言,导致边防*撤回之责任,实可供史家 之研究也。 (二)自民国六年六月国会二次解散后,南方则 两广首告独立,川湘黔滇相继响应,福建与陕西亦有 部分拥护,而南下之旧国会议员亦络绎由沪抵粤,响 应孙中山之护法号召,惟以未足法定人数,于九月一 *开“**会议”,制定护法***组织大纲,选举 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副元帅。其实孙 中山除得**国会支持外,仅拥有由彼率领南下之海 *而已,陆、唐对孙貌合神离,故***副元帅之职 衔亦始终未愿屈就,以后孙氏且与**国会中之政学 会一派,发生龃龉。而广东之地方实力又握于旧桂系 **之手,与孙氏之间亦不融洽。至翌年(民七)五 月**国会为扩大护法***之基础,乃修订组织大 纲,改选唐绍仪、唐继尧、孙文、伍廷芳、林保怿、 陆荣廷、岑春煊七人为总裁,组政务会议。采合议制 ,而以岑春煊领**总裁之名义。孙中山愤而去沪, 但未拒任总裁之职,盖无实力可以反对也。此时政学 会甚活跃。总裁制之制订与岑之来粤,政学会均出力 不少,余亦赴广州,参加**国会。 南北对峙期间下列诸事件较为重大,可予留意: 一*参加巴黎和会。民国八年二月,我国对外为 表示勉强统一,提高**地位起见,派遣全权代表陆 徵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五人,参加 巴黎和会,其中王正廷即为护法***所派。由此可 见南方**之地位与*阀割据不同,而确为南北对峙 之形势。 一*关余问题。以往无论有何变故,**、国外 均奉北京**为正统,各地商税均归北京中央统筹支 配。各地*阀虽间有强行截留关税,但属非法行为。 民国八年六月,护法***经向北京外交团交涉,取 得北方**之同意,以百分之十三的关税余款,交与 南方**使用。根据协定,此项关余,由伍廷芳以* **总裁兼外交、***长之身分支领。此点虽是小 节,而于南北对峙局面有实际上之影响。P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