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上)
作者简介
叶开,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著有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被评论界称为“上海的王朔,中国的拉伯雷”。 因出版作品《对抗语文》,将公众对语文教育长期积累的负面印象激发出来,引发大众热议。如今,他编写本书旨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现行语文教育,其写作姿态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现象。
内容简介
时间与季节是人类对世界最感迷惑,也最感兴趣 的现象,也是中国经典诗歌 中经常咏诵的题目。如《诗经·豳风·七月》:“七 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 二之日栗烈。” 《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教授对这旬诗的白话翻 译很有意思:“七月‘火’星偏 西方,九月女工缝衣裳。十一月北风呼呼吹,十二月 寒气刺骨凉。” 唐代最辉煌的诗篇之一、被称为“孤篇横绝”全 唐的张若虚长诗《春江花月夜》, 也是一首与永恒、时间有关的诗歌:“江畔何人初见 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更是谈到了时间相对论的 深奥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 这种疑问,并不是苏轼特有的,比他早i000年, 屈原的《天问》里就有: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目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楚辞》比较难懂,我这里引用一个现成翻译: 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怎样十二等分? 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 太阳是从呖谷出来。止宿则在蒙汜之地。 打从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 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竞能死了又再重生? 在名篇《前赤壁赋》里,苏轼对时间的奥秘、对 生命的无常也有自己的思考:“客 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 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羡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可以看作是对时间永 恒流逝而无法逆反的思考,“盈 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则是对能量守恒的一种思 考。从时间和能量两个大问题 出发,苏轼引出了“变”与“不变”的两个重要问题 。他认为,从万物变化的角度 看,人生与宇宙天地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 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我 们的人生和“游览赤壁”的这次愉快活动,都可以说 是永恒的。 用现代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说苏轼是在思考“运 动”与“静止”这两个基本概念。 类似的感慨、畅想,在古代诗文中不计其数,对 于天气、气候、时间的敏感, 是古代文明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整个宇宙中,时间是最为神秘的事物。几千年 来,哲学家对着茫茫天穹沉思; 几百年来,科学家穷尽一切技术手段试图捕捉。但时 间仍然在那里,摸不着,看不 见,说不清,道不明。时间流过我们的身体、我们的 记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 来,而一切都将属于时间。 古代的哲人常常用河流来比喻时间,并且从河流 中,看到了时间不可逆的特 性——“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 子看到河流的不间断运动,大 发感慨,把可见的河流和不可见的时间,联系起来。 这是一种最本质的物与物之间 的比喻,用可见的比喻不可见的,是常用的诗歌技法 。这种比喻中,两种事物有一 个比较容易把握的共性,例如,河流与时间都是不停 地流动的,一刻都不会停息。 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属性——都不可逆向流动 。这就让圣哲与诗人,都不由 得感慨人生,对生命、对世界,都不断地作深入思考 。 观察天象,感知季节,是人类从狩猎时代走向农 耕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行为。 在狩猎时代,人们对季节的变化不那么敏感,他们既 可以在烈日炎炎下捕猎,也可 以在千里冰封的世界中追逐。考古界认为北美原住民 的祖先,是冰河时期从西伯利 亚追逐猎物而穿过干涸白令海峡的蒙古种系猎人。狩 猎时期,人们住在山洞里,甚 至露宿,没有建立房屋,没有形成城镇,他们带着自 己的部落亲属,在茫茫草原上 狩猎,在郁郁苍苍的森林里采摘果子,艰辛生存,走 到哪里算哪里,并没有现在人 的“家乡”观念,也不会得“思乡病”。经过上万年 的生存、繁殖、散居、蔓延, 从西伯利亚渡过白令海峡、从北美阿拉斯加沿着海岸 南下的亚洲猎手,遍布了北美 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广袤世界。 人类的这种繁殖和迁徙,是狩猎时代、也是后来 游牧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 到了农耕文明时代,想让农作物得到必要的收成 ,就必须顺应季节的变化:春种、 秋收。这促使部落智者开始观测天象,研究季节,制 订历法,指导农耕。中国农历 就是这样诞生的;这部伟大的历法是中国历代智慧的 结晶,几经修订,成为中国农 业文明的核心文化。二十四节气成为农业耕种、感知 时间与年代变化的超级密码。 而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字,也是从观测天象 、占卜命运的人类活动中产 生的。 中国历代诗歌中,咏叹时间与季节的不计其数。 现代诗歌虽然打破了经典诗歌中格律、押韵等的 限制,但在题材上,与传统诗 歌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对时间、对季节变化,现代 诗歌同样十分关注。 本编开始,仍然用很传统的方式,先选择一些写 到时间的现代诗歌,来进入我 们的现代诗歌之旅。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