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贤二问道系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贤二问道系列
作者: 学诚法师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贤二问道系列
ISBN: 9787201133669

作者简介

学诚法师,1966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于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和尚修学。1988年于四川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座下求*三坛大戒。1991年于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莆田广化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学诚法师还担任全国政协**、中国**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副**、北京市政协**、北京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内容简介

一切苦从妄想生 问:为何我现在做什么都不顺,什么事儿都事与愿违呢?身边的人也不给力,难道是老天爷在跟我开玩笑吗? 学诚法师:只是想要做的事情的因缘不具足而已。就像一棵树,时节因缘不到就不会开花,这很正常,可是我们会因为愿望落空,就给这个境界贴一个“不顺利”的标签,然后自己生闷气、痛苦、怀疑人生。一切苦从妄想生,少一点对结果的想象,多一点对自己身心的管理。 定义自己的人生,而不要被命运定义 问:为何我总觉得命运凄苦呢? 学诚法师:命运苦也好、乐也好,顺也好、逆也好,都是已经存在的状况了,如何去过好它才是*重要的。*可悲的不是命运凄苦,而是我们沉溺于此,执着于“命苦”的标签而捆缚了自己。 我们要去定义自己的人生,而不要被命运定义。 你要把“坎坷”变成财富还是伤口 问:我经历了很多坎坷,该如何平复过去的心灵创伤,不再胡思乱想,改善我的神经衰弱呢? 学诚法师:你从坎坷中体会到了什么对生命有价值的东西呢?如果得到了成长,那它就变成财富;如果一直哀怨,那它就仅仅是一个不断被揭开的伤疤。 老想着“我真命苦”,就会真的命苦 问:我*近心情很浮躁,脾气也控制不住。妈妈生病了,我要自己挣钱凑学费,还要照顾妈妈,以及包揽家里所有的家务活。每天都很烦,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浮躁、暴躁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排斥眼前的因缘,没有安住当下。内心一直在串习“我真命苦”“为什么要我做这些事情”等负面情绪,只会越来越深地陷入烦恼泥潭。要转一个心态去面对,接纳现状,全心成长。 怎么样才能快速成功呢 问:为何别人找对方法做事很快就成功了,而自己却怎么也找不对方法呢?即使找到了方法,却也要经历若干年才能成功,有时候还出岔子。运气也**不好,小小年纪竟然开始信命运这回事。我怎么样才能快速找到自己做事做人的方法,进而可以得到成功的青睐呢?怎么样才能得到好运呢?请您开导,谢谢! 学诚法师:一颗种子怎样才可以“快速”长大、结果呢?你看到别人很容易摘到果子,那是因为他在很早之前就种下了种子,辛勤浇灌。不要羡慕他人的果,自己好好在因上努力,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多一点耐心,也多一点信心。 人的理想不应该是“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问:我觉得时间走得太快了,我还没想好自己要什么,理想是什么。我总是想得很多,心里很乱。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人的理想不应该是“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是“我想创造什么价值”。有了理想,就要去实践,不然理想就会变成妄想。妄想多了,行动跟不上,人就会被压垮。反过来,哪怕为理想迈出小小一步,人都会感到充实和自信。 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一个好习惯 问:我有时难以调伏自心,明知生气不对却还是抑制不住。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够调伏自心,并且消除生气后产生的过患? 学诚法师:每个人都会有脾气,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若想让事情顺利进展,若想让自己得到周围人的喜欢,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坏脾气。“生气”是一种思维习惯,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一个好习惯。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练习去看一个人的优点和付出,增长自己的感激之心, 慢慢就能屏蔽生气的心。 “跟着自己的心走”很容易出问题 问:有时我总会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虽然结果对自己未必有利,但却是自己想做的。遇事该跟着自己的心走吗,应如何抉择? 学诚法师:跟着业果走,跟着智慧走。要警惕“跟着自己的心走”,因为我们心里装着的,*大部分是烦恼。 为什么内心会不定期地出现疲倦、虚弱之感 问:为什么内心会不定期地出现疲倦、虚弱之感?当处于这样的状态时,觉得家庭、工作、人际交往都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无力应对。所以很想逃离却又无处可逃。请问,这种状态该如何应对? 学诚法师:这是人心力起伏,心力低落的时候,很小的事都变成了重担。修行就如同给心充电,手机每天都要充电,心也是一样。 再远的路也不过“一步”而已 问:知易行难的时候该怎么办,感恩! 学诚法师:告诉自己,“其实,我只需要走一步,就是当下这一步。”再远的路,也不过“一步”而已。 别人在背后说人是非怎么办 问:对于别人的“闲言碎语”,背后说人是非,您怎么看? 学诚法师:装聋作哑,风平浪静。对方恶口,只有自己去领纳了,才会真正伤害到自己。譬如一个人用你听不懂的语言辱骂你,即使听到也只是“某种声音”而已,不会引发嗔火。他人的烦恼我们不去领纳,就伤害不了自己。不要把别人的话与自己结合起来想,多注重自己的念头,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赞叹、夸奖而不骄傲;有人诋毁、讥讽而不嗔恨,这些境界就过去了,否则就是把外在的垃圾搬到自己心里。 如果有愿力,*苦就有意义 问:我总觉得活着就是*苦,很累很累的时候真不想再这么继续下去,我很怕自己某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即便人死去,只是另外一个轮回,谁知道呢!但是目前的当下,真是让人难以忍*! 学诚法师:如果有愿力,*苦就有意义,苦就不再是苦,而是生命的庄严。真正要做的,不是去忍耐苦、 对抗苦,而是转变内心的知见。 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 问:请问如何理解人与人相克之说? 学诚法师:佛法中没有“相克”的说法,人与人之间若非善缘即是恶缘,无论是哪种因缘,今生我们都应该以善相待:善缘令它增长,恶缘令它消除,乃至*进一步,都转化为一起修行的法缘。环境应该“依正不二”——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能拥有什么样的环境;福地福人居,而不是倒过来。 事来则应,事去不留 问:我*近工作上承担的事务太多,内心意识到周期性崩溃又快到了。好希望这次能不崩溃,不知怎么办。求助! 学诚法师:事来则应,事去不留;手中事多,心上事少。做事的时候专注眼前一件事,不要想着做过的事,也不要想着还没有做的事。 真正的心安是不求他人肯定 问:我这半年来在公司做事主动积极,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能做的都做了,可感觉自己的身体能量下降了。而且别的同事也不会记得我的付出,老板也看不见。 学诚法师: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包袱;有执着就越来越累。要记住:真正的心安,是不求他人肯定。 没有一次成长不是在痛苦中完成的 问:工作中自己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平时挨个骂很正常。以为活得够二了,可偶尔碰到某个点上,还是很委屈,**就被领导数落了两句,之前都没有过,伤心。 学诚法师:*大部分人的成长都是在痛苦中完成的;如果一切顺心如意,我们就会被这温柔的陷阱麻痹。不要害怕境界,要怕自己没有法。 即使大多数人都赞美你,讨厌你的人依然会讨厌你 问:在工作中,被一个不是我的主管的领导经常刁难和阻挡仕途的发展,很痛苦,很压抑,很难平复心境。请开示。 学诚法师:如果他说得有理,那就努力去改善自己;如果他说得无理,大家都会看得分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有人毁谤时,信任你的人依然会信任你;反过来说,即使大多数人都赞美你,讨厌你的人依然会讨厌你。他人的好恶不足以作为我们生命的准绳,而决定自己苦乐的根本在于心中在意的事情。 不是只有你过得这么难 问:您好!我上次考试没过,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新接手了两个班,可是同年级的同事都带一个班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该如何做?请开示。 学诚法师:重点是内心的委屈、挫败、羞惭等负面情绪,工作量是次要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不如意的事占大多数,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各种问题,不是只有你过得这么难。既然已经呈现了这个局面,就要去接*,不要去抗拒、与别人攀比等等,这些杂乱妄想只会让内心*沉重,对事情的解决和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只要去想一件事“我怎么能把现在做好”,这*重要。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伤害自己的人 问: 如果自己被别人伤害、凌辱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是否还要以慈悲待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样的人? 学诚法师:慈悲,慈是希望众生得到快乐,悲是希望去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众生也包括自己。真正的关键,不是要不要慈悲,是自己有没有慈悲的心和能力,所以重点要放在成长自己、强大自己上。明晰了宗旨,就不会随外境而转。一直把伤害记在心里,就是一直在伤害自己;放下对他人的怨恨,也就是放下了刺向自心的利刃。其实归根到底,原谅与宽容不是对他人慈悲,是对自己慈悲。 对于爱情总是没有安全感,该怎么办 问:对于爱情,我总是害怕失去,没有安全感,该怎么办才好? 学诚法师:安全感只是一个感觉,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安全”。很有安全感的人,也逃不开生活中的种种无常。菩萨教我们去修无常,是让我们去除对虚妄假象的执着,而不是变得*加患得患失,焦虑重重。不要想去抓住什么,珍惜和善待每一个当下就好。 越是想得到爱和鼓励的人,表面上可能越强势 问:我从小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比较缺少家庭的温暖和陪伴,*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但我很少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相应的回应,反而总是被说这不好那不好。我知道这是他们想与我亲近,想找到话题而采取的方式,但被否定还是让我十分痛苦**念很难控制,总忍不住发火,事后却悔恨难过。是我表现不够好吗?我该怎么办?求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越是想得到爱和鼓励的人,表面上可能越强势,想要借外在来掩盖内心的怯弱和苦,或者用自己的冷漠和不在乎来保护自己。我们希望快乐,可是由于烦恼的存在,往往采取了错误的方法,走了相反的路。其实,把内心放松一些,不要那样急着证明自己,就能从点滴中感*到家人的爱。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 问:总觉得自己智慧不足,孩子总能挑起我的怒火,让我很焦躁。望指点! 学诚法师:静心反省。实际上,面对孩子,家长自身的烦恼、缺点和不足,是暴露得*完整的时候。因为对其他人起烦恼、发脾气,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可能性*大;而孩子弱小无知,对他起烦恼的成本*低。听起来很残酷,但确实如此。所以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面对孩子就犹如面对真实的自己。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解和对抗 问:我是为母者,我该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解和对抗? 学诚法师:家长很容易以自己的经验和**给孩子下结论、下命令,忽视或轻视孩子的想法;急于给孩子一个答案、一个结果,忽视他学习、成长的过程,剥夺了他探索、感悟的机会,这些是造成孩子排斥的主要原因。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对人对己都不要着急,给成长留出时间和空间。 因为无常,一切皆有变好的可能 问:我今年生意亏损,感情完蛋……一切都鬼使神差地变了模样,觉得活得很失败。人前尽量平静,可是内心实在压抑,甚至想一了百了,从头来过。请指点迷津。 学诚法师:世事无常,兵家有胜败,商家有盈亏,夫妇有离合,万事万物本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这不是自己的“失败”,不必在执着的痛苦之上再加一层自责与懊恼。反过来说,因为无常,一切也皆有变好的可能,人生永远是有希望的。放下内心种种的忧愁和自卑,好好面对每一个当下。未来不是看过去,而是看现在。 地里不种庄稼,就会长满杂* 问:我*近总是胡思乱想,把看到的东西往自己身上安,比如小说、电视剧、新闻里看到的,可这些东西又跟自己没关系。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地里不种庄稼,就会长满杂*;心里不装入正见,就会堆满妄想。*何况现在信息发达,人每天不知不觉都要接触许多染污的东西。必须学习好的道理,时时打扫内心。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精彩开示 本书作者学诚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强科研实力寺庙”北京龙泉寺方丈。其博客点阅量突破千万;微博开通16个语种,读者涵盖**3/4的**和地区。曾*邀至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国多地演讲。 ★这是一本专门对治家家都有的“八万四千种”烦恼的生活佛法开示录 如果说,学诚法师的“人生精进”系列:《好好说话》《好好听话》《好好做事》,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学会做人、做事,精进人生;而“贤二问道”系列,则专门针对芸芸众生在生活中遭遇的各种貌似“过不去的坎”——八万四千种烦恼,予了300个醍醐灌顶的开示,从而让人生不白白*苦,把曾经和正在遭*的苦难*快转变成幸福的资粮。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果你觉得一直活得不顺,活得空洞,看不清楚未来;如果你听说过很多道理,可是仍旧过不好当下;如果你在与人沟通、感情交往、与父母相处、亲子关系中出现问题……总之,生活中你只要有那些貌似过不去的时候,请仔细阅读这本生活智慧开示录,烦恼会很快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