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简史](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19/03/20221119035437812.jpg)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简史
ISBN: 9787514225723
在青铜时代讲礼 铜器是人类最早学会制作的金属器皿。考虑到古人的 制造水平,并不存在“纯”铜器,基本上是铜合金。铜与 铅或锡的合金,或三者的熔合,便是青铜。中国是青铜器 的大家,留存下来的青铜器数量众多。 我们的先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能够生产简单的铜器部 件,现代考古发现了远古铜片,夏朝开始留传下来成规模 的完整青铜器。与后人看到的满身铜锈、暗淡无光的青铜 文物不同,刚刚出炉的青铜器熠熠生辉,闪耀着富贵的金 色光芒,深受先民的喜爱。在诱惑的光芒面前,先民在青 铜器生产这件事上一发不可收拾,奴隶主贵族们投入了巨 大的热情,工艺精进、图案繁复。商代晚期开始,中国的 青铜器产业开始成熟,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 延至周朝,青铜器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鲜明、最突出的器皿 。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史称“青铜时代”。 那是一个闪耀着青铜金光的时代,威严厚重。 即便青铜生产日益规模化、工匠技术提升,但青铜器 依然是奢侈品。铜料的开采冶炼、耗资巨大的工场,还有 供养庞大的工匠队伍—这在成套的青铜器生产上尤其如此 ,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实力成 为青铜器生产的赞助者。因此,青铜器自诞生开始就成了 一定层级贵族的专享物。这在东西方皆是如此。与西方青 铜器主要以欣赏与装饰用途不同,中国的青铜器却是实用 型的,而且刨除兵器外只用于两项用途:吃与喝。 因为青铜器只有相当等级的贵族才可能使用,它天然 成为身份地位的标识物。贵族聚会,天子或诸侯摆上与身 份相符的成套青铜器。无论是商议政务、歌舞聚会还是祭 祀,都少不了献牲与酒食。通俗说便是饮食。饮食之时, 如何排定座位,谁坐上首、谁坐左席;如何敬酒,谁先敬 酒,谁先受酒;如何用器,谁用什么样的青铜器,怎么来 摆放青铜器,呼唤一套标准的诞生。“礼”便诞生在了青 铜器使用之时。礼仪排定了人们的长幼尊卑,规范了人们 的言行。聚会上的尊卑与行为,外化到聚会之外,渗透进 其他场合,进而塑造了早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礼仪就是 规矩,就是制度,是统治中国五千年的“礼义廉耻”的首 要。 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的东汉《敕造孔庙礼器碑》称:“ 君于是造立礼器,乐之音符,钟磬瑟鼓,雷洗觞觚,爵鹿 柤梪,笾柉禁壶,修饰宅庙,更作二舆,朝车威熹。”阐 释了青铜器与“礼”的紧密关联。到青铜时代去回溯中华 礼仪之邦的源起,是一条靠谱的路径。 遗憾的是,见证礼仪之邦源起的青铜器,金属质软且 易腐蚀,很快在东周时期铁器出现后被钢铁制品所取代。 除了少数摆设依然使用青铜外,“青铜时代”走进了历史 的尘埃。因为铜的特质和年代久远的缘故,流传下来的三 代时期的青铜原器很少,成套的青铜器就更为珍稀了。《 周礼》记载,只有天子有权使用所有品类的成套青铜器。 周天子吸取商纣王酒池肉林导致天怒人怨,终致亡国的教 训,提倡贵族们要有节制。因此,周代青铜器增加了一个 “禁”的品类,寓意是禁止嗜酒贪杯误事。天子使用的青 铜器禁,可以摆放全品类的青铜酒器。但是,以后的考古 从来没有出土过酒禁,后人无法一睹风采,直到清末的 1901年。 1901年,原来周民族的核心聚居区、当时陕西凤翔府 宝鸡县三十里斗鸡台出土了一套西周酒器,其中有一件青 铜禁。这种之前只见于古书的器物,首次现身于世。时任 湖北巡抚端方,出身满清贵戚,是一时的政治明星,同时 是喜好文雅的金石专家。他得知铜禁出土,认定是稀世至 宝重现人间,迅速纳入收藏。它成了清朝重臣端方最为珍 视的藏品,端方召集同僚炫耀藏品(有照片为证),又在 其所著《陶斋吉金录》中,将这套青铜禁列为青铜器第一 。端方称该铜禁为“柉禁”,取孔庙《礼器碑》“笾柉禁 壶”之意。虽然有人提出商榷,但大家约定俗成,也就习 惯称之为“柉禁”了。端方兄弟死于辛亥革命,京城房产 又被人纵火烧毁,家道衰落。1924年难以为继的家族子弟 们变卖端方生前的收藏文物。其中,柉禁通过加拿大人福 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之手,进入了大都会博物 馆的藏品序列。 柉禁出土时缺乏记录,所以整套青铜器一共有几件, 众说纷纭。端方在《陶斋吉金录》中认为有13件,大都会 博物馆陈列的序列中有14件,比前者多了“妣己觯”。以 大都会博物馆的陈列为准,它包括禁一、觯四、卣二、盉 一、觚一、斝一、尊一、爵一、角一、勺一。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