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全3册)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节 自从有了火 我国有很多关于火的记载,这些记载都将钻木取火 归功于燧人氏。比如,《路史》中说:远古时期有个叫 燧明国的国家,那里的居民不了解四季更替、昼夜交替 的现象。在这个国家中,有一种名为燧木的树,形状弯 曲,占地足足有一万顷。后来,一位“游日月之外”的 圣人来到燧明国,在燧木下休息。这时,有只像乌鸦一 样的鸟啄击燧木,火花四溅,圣人于是得到启发,利用 小树枝摩擦燧木,成功地制造出了火。人们为了纪念他 ,便称其为“燧人”。 燧人氏为什么要发明钻木取火呢?《韩非子》中说 :远古时代的百姓吃生的果蔬和蚌、蛤肉,因此伤害脾 胃,经常生病。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百姓们终于吃 上了熟食,于是,人们就让他当天下的王,叫他燧人氏 。《古史考》中,还有燧人氏“教人熟食,铸金作刃” 的记载。 在我国的三皇五帝体系中,燧人氏正是三皇之首, 被尊称为“燧皇”。燧人氏的出现,结束了先民茹毛饮 血的历史,人类的饮食习惯从此开始与野兽区分开来。 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 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 一种自然力……” 燧人氏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00万年,然而,人类真 正学会人工取火的历史并没有这样悠久。 如果说,关于元谋人与蓝田人的用火记载还不够明 确,那么,距今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的用火遗迹 就是确定无疑的,这也是世界上至今被证明的人类最早 用火的遗迹。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迹中发现了几层燃 烧后的灰烬,其中最厚的地方高达6米,如果不是有火 焰长时间燃烧,根本不可能产生这么厚的灰烬。在灰烬 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很多燃烧过的石块、木炭、动 物骨头和朴树籽。这足以说明,北京人已经有了保存和 管理火的能力。 从考古发现来看,当时的人们保存火种主要采取篝 火的形式,通过不断往火堆中添加燃料,以保证火焰不 会熄灭,在不使用时就盖上灰土。 人类学会人工取火的具体时间确实很难考证。不过 ,人类最先学会的应该是击石取火。进入旧石器时代之 后,人类就学会了打制石器,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人 们发现石块相击会迸发出火星,用火星可以引燃草木。 后来,人们在加工木头时又发现,摩擦木头可以使接触 面温度升高,甚至出现烟火。有了这些经验,再加上长 期探索,人类终于逐渐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人工取火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标 志着人类正式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一方面,熟食 取代了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威胁的生食,另一方面,人 类获取食物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火还可以 用来吓退野兽、烧荒、冶炼金属、烧制陶器等。 民以食为天,掌握了用火的技巧后,人类的餐桌开 始丰富起来。一开始,人们只是把食物直接扔进火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