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南北大国文课:唐代文学篇
作者简介
"张一南 文化学者,目前任职于国家图书馆。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传统文化。曾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大学国文、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诗词创作等课程。已出版《年轻人的国文课》《张一南北大国文课》《张一南北大国文课:六朝文学篇》《跟红楼梦学诗词》《红楼人物》《晚唐齐梁诗风研究》等。 "
内容简介
"李白:最后的谪仙人(节选) 李白没有中过进士。他十五岁从四川出来,修仙访道,到中原来流浪。他在文明的中心到处干谒,凭着诗获得达官贵人的赏识,做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婿。后来许家靠不住了,他就真的流浪了。其间唐玄宗还给过他一个翰林院供奉的官职,这是他人生的顶点。 如果是真的翰林院供奉,那就跟进士出身的人是一个待遇,甚至还要荣耀一点。这也是科举制度还不太完善、科举跟察举并行的年代才会发生的事。大家不要觉得,李白不考科举,是那个时代的韩寒,在他那个年代,不走科举走察举还是可行的,他不是一个人。从察举出身,在唐代是一条比较正常的路,这反映了唐代的选官方式。在唐代没中进士,就跟老一代学者没拿博士学位一样,不是特别了不得的事,有其他很多东西可以代换。 李白做这个翰林供奉,据说是专门给宫里写歌词的,所以还能经常见着皇上。总之李白在长安过了一段很荣耀的生活。这段时间,他可真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真是觉得前景大好,一个文人,能拿这么多钱,而且眼看着加薪升职的机会还很大,甚至还有好多外快可拿。 不过得说,李白那时候,正赶上唐玄宗拿着翰林供奉这个职位一把一把地往外撒。那一朝的翰林供奉给的是比较滥的,好多文艺工作者有一技之长的都给了翰林供奉。 好景不长,很快李白就丢了这个职位,离开了长安。一般说他是得罪了权贵。其实这么大把撒下来的职位,最后都干不长。李白就继续在人间流浪,继续求仙访道。他是认真修仙的,他是有道箓的,也就是通过了道士的资格认证。到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加入了永王李璘的队伍。后来永王的势力被宣布为叛乱,他被流放到夜郎,就是贵州的铜仁。 老一代学者可能有属于他们的人生记忆,他们评价李白这个行为时会说文人太不懂政治了,站错了队。其实在那个时代,站永王璘不是一个荒谬的选择。直到唐玄宗为止,唐代还一次都没有实行过嫡长子继承,之前的嫡长子当太子一直都是一个虚幻的幌子,都是有军事实力或者其他任何神秘实力的皇子抢占了嫡长子的位置。唐肃宗,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子李亨,是唐代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是长子而立太子还继承了皇位的。也就是说,之前的人完全没有太子会继承皇位的这个经验。按照以前的惯例,像李璘这样掌握兵权的皇子,是非常有可能登上皇位的。李白选择李璘,只不过是按照之前的惯例,只不过他赶上了惯例第一次被改变的时代。 盛唐是旧制度向新制度转变的时代。科举制在取代察举制,皇权的更迭和行使也由之前的残酷竞争、强者为王,向遵循规则转变。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李白按照老一代的规则行事。他没有去考科举,而是仍然相信干谒察举;他没有站在代表规则的李亨一边,而是站在了按照以往经验会取得胜利的李璘一边。李白其实是代表了盛唐这个时代的惯性,他的人生选择,包括他的文学,都表现出对那个即将逝去的时代的留恋。那个逝去的时代,就是贵族政治的时代,也是宫体诗的时代,是浪漫主义的时代。我们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其实李白的浪漫,是根植于整个六朝的浪漫,整个贵族社会的浪漫。浪漫的意思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而是向往远方,向往高贵。 关于李白,我们得从两面去看。一方面他是复古的,可以说是唐代诗人复古的典范。另一方面我们也得看到,他继承齐梁是很多的,他的大多数作品还是齐梁元素,但他用他的绝世天才去驱遣齐梁,吸收了齐梁的影响,去除了齐梁的弊端。我们可以理解为,六朝文学准备了几百年,终于等到了李白这位天才。 说到李白,一个离不开的关键词就是“天才”,李白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天才诗人。但是我们怎么理解“天才”?不是打破规则就是天才,不是胡写乱写就是天才,陈子昂就不是天才。所谓天才,就是他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把他所继承的文学资源,都能给一个出人意料而又恰如其分的运用。所谓天才,体现在对规则的运用上。 李白的诗,最突出的是飘动的感觉。他的五古是飞动的,像同时代的王昌龄一样;他的七古是飞动的,是学鲍照;他的齐梁体,包括五律和杂体,也有飞动的感觉,因为他的才气太大,自我意识太强烈。他的偶像谢灵运也是自我意识强烈的人,但是谢灵运的诗没有写出这种飞动的感觉,还是一种锤炼的感觉,但李白的诗没有一点锤炼的感觉。李白的诗是四句一下出来的。有的人的诗是一句一句出来的,一句是一句,加上一句是两句。但是 李白的诗,给你四句一下子就出来的感觉。所以你在李白的诗里,是找不到诗眼的,看不出特别精心锤炼的一两个字。 我们先看李白的古体。李白是在唐代复古的诗风里进行创作的,而且是唐代复古诗风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唐代的复古运动,从王绩萌芽,到陈子昂、宋之问开枝散叶,经历了二张,到李白终于开花结果了。准确地说,李白还是花,杜甫那代人才是果。到元和诗人,我觉得有点熟过了。李白的五古,可以说是“唐古”的典范。我们要找一个标准的六朝五古,是阮籍的《咏怀》,那么我们找一个标准的“唐古”,首先肯定是李白的《古风》。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李白的《古风》明确宣布是拟古的,而且他学的就是阮籍,学得也很像。他的五古走的不是疏阔的路子,而是阮籍的独语的路子。他的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就像阮籍的《咏怀》一样,比较难读。陈子昂也是学阮籍,但是李白想得深,所以陈子昂可以一眼望到底,李白是望不到底的。这个李白的形象,跟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傻乎乎只会撒酒疯的李白形象是不一样的。李白的《古风》可阐释性很强,就像阮籍的《咏怀》一样,这是李白的真髓所在。 不过,虽然李白的思想是很深邃的,但他始终是一个诗人,不是思想家,他没有抛弃晋宋齐梁“声色大开”的传统,没有放弃对形象的迷恋,没有抛弃诗歌形象思维的本色,他的思想是一定要寄托于形象的。 《古风》的第一首,是这组诗的开宗明义,也是李白诗歌复古的宣言。一开始他说“大雅久不作”,否定六朝,这是唐代复古运动共同的声调,是唐古存在的前提。 什么叫古诗,从句法上说,就是不用齐梁句法,用汉魏句法,用散文化的语言,基本不用对仗,偶尔有排比。对仗的好处在于写景,在于创造形象;不对仗的话,就好在天然。 《古风》里面有很多的游仙场景,这个传统从阮籍《咏怀》就开始了,陈子昂也有,李白写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并借鉴了郭璞的游仙诗。李白是一个道教徒,他的诗里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幻想。他游仙的视角,好像是已经登上仙界,在俯瞰人间,却又对人间充满了悲悯,不忍离去。 李白写游仙的五古经常表现出一种童心,也就是老庄说的赤子之心。比如《古朗月行》,开头几句很像儿童的视角。“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然后顺着抬头看,“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好像儿歌一样。 又比如《月下独酌》,这也是我小时候我妈教我念的,因为觉得很好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本来就没有别人,只有一丛花,一壶酒。然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算上月亮,算上影子,算上我,一共仨人。不说只有我一个人,说算上月亮算上影子一共仨人,这就更显得人少,显得孤独。然后就这么点东西,还往下减。“月既不解饮”,少了一个喝酒的;“影徒随我身”,影子也不会喝酒,而且影子只是我的附庸,这就又少了一个喝酒的。所以还是一个人,但是这就比单说一个人显得更孤独,把孤独写得更有表现力。就好像小孩子数数一样,一个一个加上去,再一个一个减下来,很有耐心的样子,就显得很有童心。 即使这样,我还是姑且和这个不会喝酒的月亮、影子做伴吧。“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使劲地唱歌跳舞,月亮和影子总会是有一点反应的。但是可惜,醒的时候,月亮和影子可以陪着我,醉了以后就要各自分散了。月亮会落下去,月亮落了我的影子也看不见了,当然,就是月亮不落影子还在,你醉了也不会跟月亮和影子这么嗨了。所以,还是不要执着于“同交欢”了吧,还是相忘于江湖,做无情之游。在云汉之上,在理想的天国,我和我的影子还有月亮,我们的灵魂会在那里相遇,再也分不出彼此。在这里其实有很通透的道家对生命的思考。 " "★ 走进更真实、更精彩的《长安三万里》诗人群像画卷,看唐诗如何崛起成一座巅峰,诗人如何成为这段历史的主角 盛世预演的初唐四杰温润而清冷的王维、最后的谪仙人李白、仁慈宽厚的诗圣杜甫、浪漫与现实交界的高适岑参、儒士代表韩愈、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少年诗鬼李贺…… 张一南:“能作诗的人,永远是人间可遇不可求的瑰宝,诗人所在的群体,代表了人类文明的某种美与正义。” ★ 一部深入诗学肌理的文学史,跟随行家从内部看唐诗的精彩 “举头望明月”的最初版本是“举头看山月”?李白原来很爱抄前人的诗?杜甫的“沉郁顿挫”到底体现在哪里?李贺的鬼诗体现的不是老气而是少年气?…… ★《长安古意》《春江花月夜》《蜀道难》《秋兴八首》……名篇佳作逐句解析,领略唐诗的独特之处 ★ 以唐诗为主线,穿插骈散文、曲子词、唐传奇,梳理三百余年唐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 金句叠出,胜义纷呈,带你体验真实而鲜活的唐代文人世界 写盛唐:盛唐真是太短了,没有人能在盛唐里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 写李白:我们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其实李白的浪漫,是根植于整个六朝的浪漫,整个贵族社会的浪漫。浪漫的意思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而是向往远方,向往高贵。 写杜甫:杜甫早年在艺术上已经成熟,追求力量,这包含着少年人对力量的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