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首要补气血](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915/15/20210915154009357.jpg)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89
折扣购买: 补虚首要补气血
ISBN: 9787571317560
吴中朝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CCTV《健康之路》、BTV《养生堂》等栏目特邀嘉宾 吴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及针灸临床工作,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髓,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功底深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吴教授长期为国内外学术团体、教学单位及广大民众进行以中医类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讲座与科普宣传,深受大众好评。
你知道什么是气血吗 气血是生命的能源。气血充足,生命才有活力,气血亏虚者就会经常生病。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所说的气与血 中医讲的“气”和平常大家所知道的“气”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一说“气”,立马想到的就是气体,比如无处不在的空气。而中医讲的“气”,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由肾精转化而来,又叫元气,具有激发和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二是水谷精微之气,又叫营气,和调于五脏;三是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这三者有机结合而生成人体之气,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气构成了生命,但生命形成后,仅仅凭借气的力量还不能够维持,必须依靠血液的循环和供养,人体才能正常运转。人体血液的生成有两种途径:一是先天之血,靠肾精转化为血;二是后天之血,靠脾胃化生为血,就是把从食物中吸收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营气,传入经脉中,经过心脉的气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 气与血的关系 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统血;血能化气,血能藏气,血能载气。血没有气的统帅和推动,就不能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没有血作为基础,就会变成身体内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身体消瘦、面色萎黄、皮肤干燥,所以气与血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气血是人体的后天之本 气血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靠气血的滋养,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气血畅通、充足与否,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健康长寿的关键。如果一个人长期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有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足,那么能供给脏腑的动力和能量也会不够,脏腑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超负荷运转,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损伤,因此可以说,气血掌握着人的生命。气血足,则身体强壮;气血虚,则百病丛生。 一、从气虚、血虚两个角度介绍了人们容易出现的气血问题证型分类以及保养方法,对应症状,精准调治。 二、根据男、女、老、少4类人群的体质特点,介绍了不同人群有关气血的常见问题及其保养方法,不同体质重点不同。 三、对于不同类型的气血问题,都有相应的饮食指导和穴位保健方法。 四、倡导顺时调养,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有不同的养护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