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2践行版做才是得到)
作者简介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生于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多年来,堪布不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了汉语,而且还将汉文典籍译成藏文,使*多的人不会因语言障碍,而错失珍贵的人类文化精髓。 从2010年起至今,堪布*邀在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港大以及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外高校演讲,并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等问题。一直以来,还和诸多海内外科学家一道对宏观、微观的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内容简介
佛陀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 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 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 很长久。 当今这个时代,生活上跟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 人们内心的痛苦、压力、烦躁,却比过去增加了几十倍、甚至几百 倍,真可谓“得”不偿“失”。 过去,不少人以为有钱就会带来快乐,但后来有了钱才发现, 快乐并没有如期而至,痛苦却是层出不穷。 美国盖洛普调查证明:按100分为满分的话,中国消费者在 1994年,幸福指数是69分;1997年*高,达到71分;十年后的 2004年,却降到了67分。 这说明了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刚开 始觉得很幸福,但没多久,幸福指数就*渐下挫。不说全世界,仅 仅是中国,据统计,每年就有28,7万人死于**,200万人**未遂, 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身亡。 实际上,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痛苦,不管你有钱有势,还是家境 贫寒,都注定要经历各种苦。但凡夫人以为生活本该充满快乐,并 对此寄予了厚望,一旦遇到违缘,就会难以面对、接*,甚至可能 万念俱灰,选择一条“不归路”。 美国史学教授达林,曾写过一本书叫《幸福的历史》。主题就 是:人类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 答案是什么呢?“如同神话里盛过基督宝血的神杯一样,** 幸福也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换句话说,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这种观点,可以说与佛教 中讲的“三界无安”不谋而合。 或许有人驳斥:“人生中并非全是痛苦,还是有一些快乐的。” 话虽不错,但实际上。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无常的,随时可能会 变成痛苦。所以,我们的快乐,就像一块蓝布上的小白点,只是偶 尔的点缀,却不是人生的底色。 还有人以为,快乐存在于感官之上,比如身体的接触、悦耳的 声音、漂亮的东西……确实,这些都可以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特 别肤浅,有时候通过药物也可以获得。 其实,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人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从内心 下手。 怎么下手呢? 关键要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对自我的执著。因此,一旦你试着 不再执著自我,将生活的重心转为利他,你会发现,原来压得你喘 不过气来的东西,譬如对名利的殚精竭虑、对感情的患得患失,不 知不觉中就不在了。 有个教授和一个学生在田间小道上散步,突然看到地上有双鞋, 估计是附近一个农夫的。学生对教授说:“我们把鞋藏起来,躲到树 丛后面,看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怎么样?” 教授摇摇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你可以通过帮助他给自己带来*多快乐。你在每只鞋里放上一枚硬 币,然后躲起来观察他的反应。”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躲进了旁边 的树丛。 没多久,一个农夫来到这里,把鞋往脚上套去。突然,他脱下 鞋弯下腰,从里面摸出了一枚硬币,脸上一下充满了惊讶和欣喜。 他又继续去摸另一只鞋,又发现了一枚硬币。这时,教授和学生看 见他激动地仰望着蓝天,大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话语中谈 到了生病无助的妻子、没有东西吃的孩子…… 学生被这个场景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充满了泪花。这时教 授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比恶作剧*有趣呢?” 学生说:“我感觉到了以前从不曾懂得的一句话——给予比接* *快乐!”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快乐,都是从利益他人中产生的,一切痛 苦,都是由只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这一点,并试着去慢慢 改变,其实得到幸福很快,并且很长久。 寂天菩萨说:“若想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就,让自他从 苦海中解脱,*为秘密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 常有人对我说:“堪布,请您给我传一个窍诀吧!” 其实,真正的窍诀就是修“自他相换”,把自己的快乐施给他 人,他人的痛苦由自己代*,这也是换位思考的一种*深层的修行。 那么,自他相换该如何修呢?要依靠呼气、吸气进行修持。 呼气时,观想自己的快乐、善根、健康、福报等变成白气,从 鼻孔呼出,融人众生的体内,令他们获得圆满的安乐; 吸气时,观想众生所有的痛苦、烦恼、魔障等变成黑气,从 鼻孔吸进来,融入自己的身体,由自己来代*这世间的一切不安 与痛苦。 这不仅是殊胜的大乘修法,也是消除痛苦*快速、*实用的 窍诀。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