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信(埃勒里·奎因侦探小说)

红信(埃勒里·奎因侦探小说)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译者:于婉青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5.60
折扣购买: 红信(埃勒里·奎因侦探小说)
ISBN: 9787513309448

作者简介

埃勒里·奎因,美国推理小说的同义词,黄金时代三大家之一,推理王朝的建立者。 埃勒里·奎因是一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这对表兄弟在美国纽约出生。表哥是出生于一九○五年一月十一*的曼弗德·里波夫斯基,表弟是出生于同年十月二十*的丹尼尔·纳森。成年之后,表哥改名为曼弗雷德·班宁顿·李,表弟改名为弗雷德里克·丹奈。 李和丹奈虽是兄弟,性格却截然不同。李内向沉稳,是个智慧型的学者;丹奈则张扬热情,拥有发泄不完的能量。两个人碰到一起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争吵,而且一吵就是几十年。李说过:“基本上,我们对于推理小说的看法**不同。”丹奈则说:“我们对任何事的看法根本上都不相同。”就是这样一对冤家,却成为了推理小说创作领域的**搭档。

内容简介

在朋友们心目中,德克·劳伦斯和玛撒·劳伦斯 一直是纽约*幸福的夫妇中的一对,直到他们婚后第 四个年头。 这对爱情鸟总是被人描述为“优雅、有趣的年轻 人”。起初,这种描述令外人颇为不解,因为这两个 人都三十多岁了,并不处在生物学意义上的青春年华 。而且,玛撒比德克还大两岁。但随着人们逐渐熟悉 他们,这种描述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德克属于那类阴 沉沉的波西米亚阁楼般浪漫风格的角色,玛撒则像一 只栖息在窗台上的鸽子,圆润而优雅。关于他们俩有 趣而优雅的描述从未遭到任何质疑。德克是作家,对 于不是作家的人来说——劳伦斯夫妇的大部分朋友都 不是作家——作家是罕见而有趣的奇人,属于另一个 世界,犹如电影明星和刽子手。此外,玛撒是个** 的朋友——也就是说,她对圈子里其他女人不构成任 何威胁。 尽管如此,那些认为劳伦斯夫妇既有趣又优雅的 人,如果回想一下过去发生的事,就会吃惊地发现, 事实其实远非如此。有好几次,特别是在他们婚后第 三年,德克表现得一点儿都不优雅——他无缘无故地 在公开场合大发雷霆,或是狂饮苏格兰威士忌。即使 是作家,在公共场所吵闹或喝得烂醉如泥也是惹人厌 烦的。还有几次,玛撒这只鸽子**沉闷无趣,这通 常发生在德克表现恶劣的时候。不过没有人把这些小 插曲当回事,就像没有人能看出那些大画布上的色块 之间的联系一样。这些插曲仅仅令大家认为劳伦斯夫 妇也不过和别人一样,让人们心目中无比**的形象 逐渐退色。 埃勒里从妮基·波特那里逐渐了解了劳伦斯夫妇 。他参加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会议时遇到了德克。那 时,德克正在推出他那些内容隐晦、不太畅销的侦探 小说。直到德克娶了玛撒·戈登之后,他和德克才变 得热络起来。玛撒和妮基在堪萨斯就认识了,玛撒搬 到纽约定居之后,两个姑娘又见面了。这次重逢让她 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玛撒·戈登搬到纽约不是为了撞大运,而是为了 定居。她母亲生她时死于难产,而她父亲,一个肉联 厂主,死在战时。当时玛撒正随着美国劳*联合组织 在太平洋上巡回演出——她在奥柏林音乐学院上学时 就热衷于戏剧演出。战争爆发时,她是一个小剧场演 出团体的成员。戈登先生留给她很大一笔钱。 埃勒里发现玛撒是个聪慧敏感的女孩子,不仅未 被钱财*坏,反而因此感到孤独。 **晚上,在奎因寓所中,出于一时情绪低落, 玛撒厌恶地说:“每当人们说我有多么美丽动人时, 我就很无语。而且他们都这么说。” 埃勒里说:“你太多心了,你本来就是个十足的 美女。” “是吗,埃勒里?你知道我有多老了吗?” 妮基冷静地接过话:“别费心让一根木头在这儿 猜了,我知道他猜不出来的,玛撒。” 埃勒里说:“我早就说过,玛撒,你约会时应当 带着妮基,她对男人的判断力很神奇。” 玛撒说:“管他呢,谁想结婚呀?我要成为一个 百老汇明星,当不成,不如去死。” 这两点玛撒都没说对,她没能成为百老汇明星, 她也没死,而且活着遇到了德克·劳伦斯。 此时,玛撒已经掌握了一种技巧。她低调地生活 ,往来的熟人都是中产阶级。德克·劳伦斯向她求婚 时,她正在一个舞台监督的办公室工作,周薪六十美 元。直到他们在东区三十街一座无电梯公寓的第三层 成家过起了*子,德克才知道自己的新娘是个百万富 翁。 埃勒里对于劳伦斯夫妇的了解,就像他对妮基其 他朋友的了解一样,但他对这对夫妇的将来**捉摸 不透。他推测,问题不在于德克微薄的版税收入和玛 撒丰厚的股息支票,而在于德克心理上的落差。他的 行为仿佛是艾米莉·勃朗特笔下创作出的人物——激 烈、阴郁、有点儿粗野,有时很古怪。 但是,正是德克性格中的特别之处吸引了玛撒。 在这个身材小巧、白肤金发的妻子看来,她那高大黝 黑阴沉的丈夫是个无名天才,是个伟大的悲剧性人物 。其实他们正是因为截然不同才互相吸引的。德克总 是沉迷于自己的各种问题,常常煞有介事地空想;而 在玛撒结实小巧的身躯里,压根儿就没长这种以自我 为中心的骨头。他提出要求,她给予满足。他生气, 她开导。他大发雷霆,她细语抚慰。他生疑,她解释 。显然,他需要一双崇拜他的耳朵,需要一个安放脑 袋的胸脯,还需要一双母亲般柔软的手臂。而玛撒完 全满足了这种需求,并且对自己能提供耳朵、胸脯和 手臂感到很幸福。 对婚姻来说,这种基础应当很坚实了,但事实似 乎并非如此。在他们婚后第三年的年末,变化已经非 常明显,他们好像连待在同一个地方都觉得难*了。 玛撒通常是个**主动的**者。但埃勒里已经 注意到——在有聚会的那些晚上,他和妮基与劳伦斯 夫妇一起参加的城里聚会,也许是场晚宴,也许是交 流闲谈的社交活动——玛撒的表现简直是对德克行为 的条件反射,**取决于德克的坏脾气什么时候发作 。德克有个特点,每当打算生闷气或大发雷霆时,嘴 角就会轻微地向上扯,像是微微一笑,但后果总是令 人不快。每当此时,无论玛撒正在做什么或说什么, 都会立刻停下来,跳起来说:“我想要一碗加林迪调 味酱的蔬菜沙拉”,或是任何当时灵光一闪进入她脑 海的东西——埃勒里的直觉认为。这时德克就会从坏 情绪中摆脱出来,起身说他们要走了,还拉着别人一 起走,无论怎样,就是要离开那个地方。 然而,偶尔会有这样的时候,当德克的嘴角扯出 泄密的表情时,玛撒恰好背对着他。这样一来,他要 么对微不足道的琐事大发雷霆,要么就像骆驼一样喝 酒。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玛撒就会立刻发作窦性头痛 ,必须马上回家。 婚后第四年,他们之间的问题已经极为严重。夫 妇两人同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机会越来越少。德克醉 酒已成常态。 就在这一年,玛撒找到了自己在戏剧舞台上的位 置,她自费买下一个剧本进行制作,举办了一些德克 没有参加的聚会。有时候,德克会出现在排练场,或 是在餐馆与玛撒搭讪,然后吵闹一番。玛撒全身心投 入戏剧制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对以前的熟人视 若无睹,连对妮基也是如此。这出剧失败之后,玛撒 伸出她小小的触角,寻找另一个剧本。这对夫妇家中 发生的事——他们在贝克曼大厦拥有一套舒适的公寓 ——邻居们都一清二楚。他们家从早到晚都在吵架, 传出摔东西的声音,响亮的哭声和*为响亮的咆哮。 他们的婚姻已濒临崩溃,但似乎没有人知道原因 所在。 妮基像他们的其他朋友一样迷惑不解。 埃勒里问起此事时,她说:“我一点儿都不明白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可是妮基,你是她*好的朋友啊。” 妮基不高兴地说:“就连你*好的朋友也不会和 你说,当然啦,说这都是德克的错。如果他能不再假 装自己是埃德加·爱伦·坡的话。” 接着,在一个初春的美好夜晚,埃勒里和妮基终 于明白劳伦斯夫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