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案例选(3 2018)/案例系列/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丛书
作者简介
魏礼群,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国家计委党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参加或主持过党中央、国务院大量重要文件和领导重要讲话的起草工作;主持了许多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一大批有重要价值的科研、咨政成果。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新进展 (代序) 魏礼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取得重大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大力度推进社会治理新实践,多方面开拓社会治理新境界。 一、五年来社会治理的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政治远见卓识,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宝库中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其中,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近五年来中国社会治理领域最为重要的创新性进展与创新性成果。我们初步学习和研究认为,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突出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人民中心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根本政治立场。社会治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服务和治理。社会治理要以人为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习近平同志的“人民中心论”,其核心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一切接受人民检验。这样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重大科学论断的继承和发展。 (二)民生为本论 以民生为本,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本质体现。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要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习近平同志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这是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重大思想观点。 (三)公平正义论 促进公平正义,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一是强调健全社会公平保障制度。要实现规则公平,规则面前一视同仁;实现机会公平,机会面前人人相同;实现权利公平,公民基本权利一律平等。二是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要避免两极分化,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让所有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三是强调建立共建共享社会。共享社会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强调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四)法德共治论 法治和德治并举,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重要支柱。他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新进展 (代序) 魏礼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取得重大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大力度推进社会治理新实践,多方面开拓社会治理新境界。 一、五年来社会治理的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政治远见卓识,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宝库中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其中,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系列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近五年来中国社会治理领域最为重要的创新性进展与创新性成果。我们初步学习和研究认为,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突出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人民中心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根本政治立场。社会治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服务和治理。社会治理要以人为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习近平同志的“人民中心论”,其核心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一切接受人民检验。这样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重大科学论断的继承和发展。 (二)民生为本论 以民生为本,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本质体现。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要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问题,不断打牢和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习近平同志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这是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重大思想观点。 (三)公平正义论 促进公平正义,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一是强调健全社会公平保障制度。要实现规则公平,规则面前一视同仁;实现机会公平,机会面前人人相同;实现权利公平,公民基本权利一律平等。二是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要避免两极分化,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让所有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三是强调建立共建共享社会。共享社会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强调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四)法德共治论 法治和德治并举,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重要支柱。他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保障、服务和促进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是全社会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五)体制创新论 创新体制机制,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显著标志。他深刻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一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保证社会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智能化。 (六)不忘本来论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他深刻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魂魄,我们必须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习近平同志特别注重家庭建设,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聚最为深厚雄浑的力量。 (七)群众工作论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基本要义。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他强调:“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治理中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 (八)基层重心论 注重基层建设,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突出风格。他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高度重视,表明习近平同志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九)总体安全论 树立总体安全观,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重大创新。他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保障、服务和促进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是全社会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五)体制创新论 创新体制机制,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显著标志。他深刻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一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二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保证社会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智能化。 (六)不忘本来论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他深刻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魂魄,我们必须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习近平同志特别注重家庭建设,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聚最为深厚雄浑的力量。 (七)群众工作论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基本要义。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他强调:“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治理中加强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 (八)基层重心论 注重基层建设,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突出风格。他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高度重视,表明习近平同志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九)总体安全论 树立总体安全观,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重大创新。他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既要重视“国家发展”,又要重视“国家安全”。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十)党的领导论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灵魂。一是社会治理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权。二是以党风政风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净化党风政风,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党领导社会治理的能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这就需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发展。 通过以上梳理和阐述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严谨的逻辑,不仅是对我们党过去成功经验的坚持和继承,而且是对当今社会实践的凝练和升华,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引领和创新。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既要重视“国家发展”,又要重视“国家安全”。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十)党的领导论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的灵魂。一是社会治理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权。二是以党风政风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净化党风政风,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党领导社会治理的能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这就需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发展。 通过以上梳理和阐述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严谨的逻辑,不仅是对我们党过去成功经验的坚持和继承,而且是对当今社会实践的凝练和升华,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引领和创新。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是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