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家的足迹/国际安徒生奖作家精选集

冒险家的足迹/国际安徒生奖作家精选集
作者: (美)司·奥台尔|译者:傅定邦//徐朴
出版社: 辽宁少儿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冒险家的足迹/国际安徒生奖作家精选集
ISBN: 9787531562610

作者简介

司·奥台尔,1903年5月23*生于美国洛杉矶,曾在西方学院、威斯康星大学、斯坦福大学和罗马大学求学,早年曾做摄影师,曾在《洛杉矶*报》做过书评编辑,曾在美国空*服役,后成为专业作家。1924-1957年期间,他发表过《秃鹰山》等许多小说和《现代摄影代表作分析》等著作,但并不怎么引人注意。自从1960年发表**部儿童文学作品《蓝色的海豚岛》以后,他名声大振,短短几年中这部作品竟接连七次获奖,其中有纽伯瑞奖和**安徒生奖。以后又陆续发表如下作品: 《冒险家的足迹》1966年 《黑珍珠》1967年 《黑色的独木舟》1968年 《旅行到杰里乔》1969年 《月下歌声》1970年 《托泼埃尔——庞培的宝藏》1972年 《北极星巡游》1973年 《火孩》1974年 《戴伊不敢猎的秃鹰》1975年 《齐娅》1976年 其中《冒险家的足迹》《黑珍珠》《月下歌声》均获纽伯瑞荣誉奖。1972年丹麦授予司·奥台尔**安徒生奖,对他在儿童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作了*高评价。司·奥台尔是英国**作家***·司各特的后裔,但他的名声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内容简介

四 晚上波浪渐渐变小。我们两人一组轮流舀水,轮 流睡觉,尽量不让长艇积水。拂晓时大海平静下来。 借助晨曦我们检查了一下风暴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地图和绘图工具。离开 “山·皮罗”号时,我把这些东西精心包扎以后放在 两袋面粉中间。面粉已经被海水打湿,不过那卷东西 还是好端端的,没有任何损坏,使我感到无限宽慰。 我们发现,我们的剑和**都已经开始生锈。门 多沙的一件斗篷和我们带去准备同印第安人交换东西 的一袋小饰物都被风吹走了。不过我们*严重的损失 还是刚起风时就给吹走的船橹和船帆。 “越吹越远了,”门多沙看看我放在腿上的绘图 工具说,“估计有多远,绘图员?” “中午以前还很难确定,”我说,“到了中午我 将根据太阳的位置进行测量。” “你不妨大约估计一下。” “我估计有十里格。” “离海岸有多远?” “也许有五里格吧。” “五里格的话,我们应该看得见海岸。” “在我们现在这个高度上是看不见海岸的,除非 岸上有山脉,”我向他解释,“现在已经证明地球是 圆的,所以每半里格以外的东西比地平线要低五瓦拉 斯。” 他没听完我说的话。“我们朝海岸方向驶去。” 他命令大家缝制一张船帆。 我们把两条毯子缝在一起凑合成一张船帆,不过 它还是起了兜风的作用,借助这张船帆和剩下的一支 橹,我们开始朝东驶去。 中午,门多沙把羊皮篓递过来让我们喝了一点点 水。这是我们那天头一次喝到水,可是喉咙很快又干 了,因为我们头上的阳光**炽烈,像暴雨一样倾泻 在我们身上。阳光照在海面上反射出干道万道银光, 刺痛着我们的眼睛,灼伤着我们的皮肤。 傍晚我们看到了躺在地平线上的陆地。 几乎与此同时,坐在船橹旁边的我,发现我们的 船没有留下尾波,却在向正北偏东方向侧移。好像整 个大海都在从陆地那儿涌来! “我记得乌罗阿的海图上提到过这个海域有一股 强大的海流,”我告诉门多沙说,“这股强大的海流 是由高低往往相差二十多英尺的两股海潮形成的。我 们一定是碰到了这股强大的海流。还有海图上警告 我们,不能逆潮行船,只能顺潮行船,摆脱这股海 流。” 门多沙看了看不到半里格开外的海岸,面部显得 **严肃,我看出来他决心要靠上岸去。他腾地站起 来,重新调整了船帆,使它兜*多的风,并喊茹尼加 帮我摇橹。 “拉呀,西班牙的子孙!”他大声说。 我们使劲儿拉,拉得眼珠差点儿从眼眶里凸出 来,但沉重的长艇并没有改变方向。门多沙把我推到 一边,代替我摇橹。尽管长艇迎着这股强大的潮水挺 进,却还是离开海岸愈来愈远。 潮水的势头一直到午夜都没有减弱。后来,却又 像松手放掉一只鸟一样,它一下子释放了我们。 这时,我利用北极星找出了它在海上的仰角位 置,从而确定了我们的南北位置。总有**这方面的 能人会想出一个正确可靠的方法来测定东西之间的距 离。我听说目前葡萄牙已经有一位航海者宣称自己发 明了那种方法,要是这会儿他在我们身边就好了! “我们又退回来了,”我告诉门多沙,“差不多 还是回到了我中午定下来的位置上。” “这里离海岸究竟多远呢?”他问道。 “我不知道。” “作为一个绘图员,难道你连左右都分不清楚了 吗?” 我想向他解释为什么距离很难估计,可是他又转 过身去升起了船帆,我们又向东前进了。 我们太累了,摇不动橹,所以我们吃了几片饼 干,喝了一点点水。除了门多沙上尉外,我们全都躺 下来睡觉。他把装水的羊皮囊夹在两膝之间坐在舵柄 旁边,羊皮囊里的水只剩下一半了。 太阳好像越来越毒,我们不划船时就在行李中间 腾出一些地方来,以便躺在“行李洞”里纳凉。中午 以前我们都没有喝水,到了中午才一人喝了一口。 我们旁边低矮的黄色峭壁连绵不断,凶猛的拍岸 浪不断冲击着峭壁。整整一下午我们都在寻找适合登 陆的地方,却一直没有找到。 夜幕降临了,我们慢慢朝北驶去。直到早晨我们 看到的也仍然是黄色的峭壁。这时海上笼罩着雾霭, 不过阳光很快穿过迷雾,死死地缠住了我们。 我们筋疲力尽,实在划不动了,于是就躺在行李 堆里,轮到掌舵才出来。 我们经过一个栖满海鸟的小岛,长艇驶过时,它 们纹丝不动,光在炎炎烈*下张大了红嘴喘气。 …… P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