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饮食养生智慧大全集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智慧大全集
作者: 常学辉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智慧大全集
ISBN: 97875308778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打开《内经》,领悟饮食养生的精要 治未病,《内经》养生保健的总原则 《内经·素问》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并不是说中医 不接受治疗已经发生的各种疾病,而是强调不应已发 生了疾病才去关注健康,更重要的是把 “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 发生时,能提前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以杜 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春季万物萌生, 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 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 月葱、二月韭”的饮食方案,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 。夏季天气炎热,发生中暑的可能性相 对就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 于日”的养生方案,使中暑的发生率减少。 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 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 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病的发生率降到 最低限度。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 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 人每生病一次,就会给身体造成一次伤害,而这 一伤害在愈后看似已经消失,但实际上 它或多或少都会给身体带来阴阳失和等看不见的虚损 。就好比一辆汽车,每修理一次,它的 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总体性能都会不知不觉地下 降,不管怎样修理,换上好的零件,这 种配合永远都比不上原装的。聪明的爱车人,会加强 车的保养,不让汽车出问题。人体也是 一样,与其等有病后再治,不如在没病时就进行身体 保养。 所以,《内经》强调要从“治未病”的角度来保 健身体,要注重日常饮食调养。注意饮食有节, 膳食结构的平衡,才能达到健康长寿,无病度百年的 愿望。 食物有阴阳,看它温热还是寒凉 《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 纲纪”,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分阴阳的, 食物当然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区分食物阴阳须遵循 以下四个原则: (1)辨味道。具有苦、辛味的生姜、紫苏、韭菜 、大蒜、葱类、猪肝等属阳,咸味的鱼 类、蛤类、海藻类则偏属阴性。 (2)看形状。根和茎叶相比属阳,茎叶属阴。因 此,牛蒡、洋葱、人参、藕、红薯、芋 头、土豆等根菜属阳。在根菜当中,牛蒡的阴性较强 ,藕和芋类的阴性也比较强。 另外,萝卜虽是根菜,但由于含水分较多,其性 属阴;白菜、菠菜、卷心菜等叶菜和含 水分较多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果菜与根菜相比, 皆属阴。不过,卷心菜由于靠近根部, 水分较少,在叶菜当中,却偏于阳性。 (3)看生长环境。生产于温暖的地区及塑料大棚 中的食物属阴,这些场所以外的地方生 产的食物属阳。因此,像土豆、大豆等生长在寒冷地 方的食品属于阳性,而香蕉、西瓜、甘 蔗等生长在温暖地方的食物属于阴性。海洋中的海产 品属于阳性,而陆地上产的肉类食品及 普通的植物食品属于阴性。 (4)看季节。食物的盛产期在冬季还是在夏季决 定了其阴阳属性。比如盛产于夏季的西 瓜、西红柿、茄子等食物与盛产于冬季的胡萝卜和藕 相比较,当然应属阴性。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没有纯阴之体,也没有纯 阳之体。任何物质总有阴阳两个方面, 但阴阳不可能绝对相等,总有差异,而且阴阳之间是 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在区分食物的阴 阳属性时,要全方位、多方面地考虑食物生长的地带 与气候、生长方式与速度、外形大小、 颜色、气味、口感、体温、主要化学成分,以及烹饪 所需时间的长短等诸多因素,最后才能 给食物进行阴阳定性。 那么,了解了食物的阴阳属性对我们的日常膳食 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 步了解自己的体质,因为人的体质也是分阴阳的,我 们摄取的食物应该与体质相契合,达到 阴阳调和的目的,这样才能在获得食物中充足阴阳的 同时,保持平和,改善体质,获得健康。 看体质挑选食物也要遵循几个原则: (1)阴阳互补原则。一般来说,体质属于阳性的 人,应该多吃阴性食物;而体质为阴性 的人,则必须多摄取阳性食物,这样才能使身体达到 阴阳和谐的状态。 (2)变化原则。饮食应该随着季节、性别、年龄 、工作特性、机体的个别差异而不断变 化。比如,如果你居住在热带气候区,那么在炎热的 夏季,要尽可能进食阴性食物;而与此 相反,北方居民则需要多摄人一些阳性食物。随着年 龄的增长,当在机体内冷的能量开始积 聚的时候,就应该转向阳性饮食。 (3)当地原则。尽量选择你所处的气候带生长的 食品,因为在不同地带生活的人所适合 的消化酶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我们人体内的消化 酶比较适合消化生长于当地气候和土壤 的食物。而其他的一些酶可能没有或者其数量比较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到了别的地方会 水土不服的原因。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中药有四气五味和归经之说,《内经》认为,食 物同中药一样,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 性味与归经。食物的性味指的就是食物的“寒、热、 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 五味。“四气五味”,归经则是指不同的食物对五脏 六腑产生不同的滋养和治疗作用。了解食 物的四性、五味对合理膳食具有重要意义。 1.食物的“四性” 寒凉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消炎、解 毒等作用,适用于夏季发热、汗多口渴 或平时体质偏热的人,以及急性热病、发炎、热毒疮 疡等。例如,西瓜能清热祛暑,除烦解 渴,有“天生白虎汤”之美称;绿豆能清热解毒,患 疮疡热毒者宜多选用之;其他如梨、甘 蔗、莲藕等,都有清热、生津、解渴的作用。 温热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温振阳气、驱散寒邪、 驱虫、止痛、抗菌等作用,适用于秋冬 寒凉季节肢凉、怕冷,或体质偏寒的人,以及虫积、 脘腹冷痛等病症。例如,生姜、葱白二 味煎汤服之,能发散风寒,可治疗风寒感冒;大蒜有 强烈的杀菌作用,对肺结核、肠结核、 急慢陛肠炎、痢疾等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韭菜炒猪 肾能治肾虚腰疼;当归生姜羊肉汤能补 血调经。 平性的食物,大多能健脾、和胃,有调补作用, 常用于脾胃不和、体力衰弱者。例如,黄豆、 花生仁均饱含油脂,煮食能润肠通便,为慢性便秘者 的最佳食补方法。 上述平性的食物,无偏盛之弊,应用很少禁忌。 但寒凉与温热两种性质的食物,因其作 用恰好相反,正常人亦不宜过多偏食。如舌红、口干 的阴虚内热之人,忌温热性的食物;舌 淡苔白、肢凉怕冷的阳气虚而偏寒的人,就应忌寒凉 性的食物。 食物的温热寒凉属性也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灵活运用,才能维持人体内部的阴阳 平衡,维持生命的健康运转。因人而异来进行食补尤 为重要,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食补方式 也不一样。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因为经常晒太阳, 体内容易有热气,需要多进食寒凉食物 以滋阴降火;而办公室一族因为有空调等设备调节室 内气候,温度适宜,极少出汗,经常食 用寒凉食物就可能伤身。 2.食物的“五味” 《素问》有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 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 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 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 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 坚,咸冥。”由此可见,五味各有所属, 吃对了就能滋养五脏,改善身体状况。下面,我们为 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酸苦甘辛咸这五类食 物各有什么特点。 酸味的食物,具有收敛、固涩、安蛔等作用。例 如,碧桃干(桃或山桃未成熟的果实) 能收敛止汗,可以治疗自汗、盗汗;石榴皮能涩肠止 泻,可以治疗慢性泄泻;酸醋、乌梅有 安蛔之功,可治疗胆管蛔虫症等。 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等作用。例如,莲 子心能清心泻火、安神,可治心火旺引起 的失眠、烦躁之症;茶叶味苦,能清心提神、消食止 泻、解渴、利尿、轻身明目,为饮料中之佳品。 甘味的食物,具有调养滋补、缓解痉挛等作用。 例如,大枣能补血、养心神,配合甘草、 小麦为甘麦大枣汤,可治疗悲伤欲哭、脏躁之症;蜂 蜜、饴糖均为滋补之品,前者尤擅润肺、 润肠,后者尤擅解痉挛,临症宜分别选用。 辛味的食物,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等作用。 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芫荽能 诱发麻疹;胡椒能祛寒止痛;茴香能理气、治疝痛; 橘皮能化痰、和胃;金橘能疏肝解郁等。 咸味的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 例如,海蜇能软坚化痰;海带、海藻 能消瘿散结气,常用对治甲状腺肿大有良好功效。早 晨喝一碗淡盐汤,对治疗习惯性便秘有 润降之功。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