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风神永忆渠(回忆中的丰子恺和他的时代)](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18/14/20211018140019995.jpg)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7.70
折扣购买: 潇洒风神永忆渠(回忆中的丰子恺和他的时代)
ISBN: 9787108070395
本书缘起于克勒门文化沙龙“一钩新月分外明——海 上‘丰’采丰子恺”的纪念活动,丰子恺先生的后人和友人 后人及研究者们济济一堂,共同回忆丰子恺先生及其文学艺 术方面的成就。与此同时,披露了很多丰子恺先生的老照片 和手迹。此书便是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丰子恺先生后人及 师友学生的其他回忆文章,编成的回忆性质的集子。内含丰 子恺外孙宋雪君先生、孙子丰羽先生,郑振铎先生的孙子郑 源先生,冯玉祥将军的孙女冯丹龙老师,友人潘文彦先生、 谢春彦先生,以及著名的漫画家、上海美协主席郑辛遥老师 ,音乐家陈钢老师等人对丰子恺先生艺术及生活的追忆及研 讨。除了展现丰子恺先生的生平成就和生活轶事,更展现了 其与人交往中显现的人格魅力,让读者接触到一个活泼泼的 丰子恺先生。此外,通过其同时代人的写的回忆文章与为其 书作的序跋,并配以“背后的故事”和丰先生自己的文章加 以深入记述,从侧面描绘出他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文人交 往及其风格气度。书中根据文字内容插入许多珍贵的老照片 和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手稿以飨读者。 丰子恺先生与上海可谓有不解之缘。他从浙江第一师 范学校毕业后便来到上海,组织发起了“中华美育会”,创 办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并担任教学工作。后又与友人匡互 生、朱光潜等共同创办立达学园。新中国成立后,丰先生在 上海定居直到去世。本书中述及的日月楼即其在上海最后的 居所。可以说,他生命近一半的时光都是在上海度过的,他 在喧嚣的都市中发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展现出一个别样的 上海。因而此书放在传播海派文化的“克勒门文丛”中倒也 相得益彰。 本书虽题为“回忆中的丰子恺和他的时代”,但丰先 生的真正可贵之处倒在于能超然于时代。在他的同时代文人 深涉政治而变得愈发激进时,他却选择以崇拜儿童之心来回 应周遭混乱的现实世界。因为“成人世界有不可超越的大自 然的定理,有不可破犯的人为的规律,而在孩子的世界里没 有这些羁网”(《儿童的大人化》),孩子能“撤去世间事 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从孩子得 到的启示》)固然这部分得自其佛教世界观,但观其儿童漫 画,也应是出自其个人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了。这在本书第 一部分其女丰一吟等孩子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儿童未经世俗 染污,尚保有天真,有最健全的心,而毫无社会中的虚伪矜 忿之态。故其言:“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 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 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谈自己的画》 )正因了这童真之心,丰先生才能不唯上、不媚俗,保持精 神的独立。与那些深陷名利罗网中的大人先生们不同,只有 跳脱了私欲的羁绊,以及知识分子的偏见,其目光所及才能 照见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感动于劳动人民源于生活本身毫不 造作的真挚情感。从本书中述及的他与两个三轮车夫的故事 ,就可看出其漫画在劳动人民中的影响力。真可称得上是“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了。此时这童心已超出一己之私 而具大人相,有了孟子“求放心”和儒家“复性”的意味。 在这一点上,作为新儒家的马一浮可谓“心有戚戚焉”: 然艺之独绝者往往超出情识之表,乃与婴儿为近。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