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笔记(精)

科学史笔记(精)
作者: 吴国盛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科学史笔记(精)
ISBN: 9787218137490

作者简介

吴国盛, 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八届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学。主要学术著作有《由史入思》《什么是科学》《希腊空间概念》《技术哲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另有《科学的历程》《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科学走向传播》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有极为发达的天文学,但是我们天文学的动机、目标、方法跟希腊天文学完全不一样。我们的天文学某种意义上来说,首先是关于天体现象详尽的记录。我们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因此天上的现象都被认为值得记录下来,可以供我们人间的事务做参考。特别是皇帝更加重视天文学:皇帝是天子,理当知道天上的事情。上古时期最早的几个皇帝,他们在史书上记载的伟大成就,竟然不是他们的军国大事,而是他们造设了天文台。这在今天的人看来实在很难想象。可问题是,中国的天文台和西方的天文台不是一个意思,中国人看天实际就是看人,天人合一。所以通天者就有权力成为人间之主,所以中国天文学就特别受到皇帝的重视,所以始终没有中断,积攒了极为丰富的天文记录。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天文学首先是天空博物学,林林总总全部记下来。记下来干嘛?破解。所以我又称之为星象解码学。某个行星穿越某个星座是有含义的,那个含义如果破解出来就可以帮助皇帝统治社会,提供警示从而调节人间的事务。皇帝需要天文学,老百姓也需要天文学,因为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要看由天文学家整理出来的当天天象的表现,以此来判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说今天我们早起,可以看一下老皇历,看看今天适宜做什么,不适宜做什么,比如今天宜听讲座,忌迟到早退,就按照这个做。所以,中国的天文学就扮演了日常生活伦理学的作用。一言而蔽之,它是天空博物学、星象解码学、政治占星术、日常伦理学……总而言之,它的功能、目标、方法统统都是为了服务于人间的事务。非常清楚,它并不是单纯看天本身。天没有本身,天和人之间是交融的,互通的,这是中国天文学的特点。 希腊天文学很不一样,希腊天文学是根源于希腊人对天空特殊的理解。大家知道从柏拉图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一向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它模仿纯粹的理念世界,而纯粹的理念世界不在现实当中,不为感官所认识,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打开我们智慧之眼,朝向那个纯粹理念世界,这是希腊人的最高追求。但是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之中难道没有比较好的、比较纯粹和美妙的吗?有的,那就在天上。大家知道希腊的世界是天地判然二分的世界,这个天地判然二分直到近代科学才打破。近代科学打碎了天地之间的分野,把天地融为一体。地球就是行星3号,地球也是天体,所以天地的界限被消除。但是希腊时期天地完全不一样,天上被认为很纯粹、很纯洁、很永恒的,当然不是绝对永恒,毕竟它还是感官能够感受的地方,能够看得见。但是希腊人认为天空很干净,天上没有什么运动,唯一的运动是所有星体每天绕地球一圈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天上最高贵的运动就是匀速圆周运动;而地面上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差一点。现代科学倒过来,现代科学认为直线运动是高级的,圆周运动是受迫的,是有引力拉着它。希腊人认为匀速圆周运动才是最天然的 运动,不需要理由。 …… 我们看到希腊的天文学默认了一种天体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那种具有自己性的逻辑,而中国的天文学不具有这样的要求。中国天文学不是也预测吗,我们也预测日全食,因为日全食皇帝很重视,万一有日全食,我们就要举行礼仪来拯救太阳,太阳被天狗吃了那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因此皇家天文学家也预测。但是千万要记住,中国天文学家向来对预测这个事儿半信半疑。为什么?如果预测不准怎么办?比如唐代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帮天文学家预测今天下午有一场日全食,皇帝很紧张,赶紧举行仪式,结果发现那天下午日全食没了,按我们今天话说,应该是预测错了,天文学家应该检讨。可是没有,天文学家特高兴,赶紧向皇帝奏表,恭喜皇上您德性伟大,感动上天,不日食了。这个我们觉得是开玩笑,但是当时所有人都相信这个,皇帝自己真的觉得自己很伟大,上天宽恕他了,本来要警告他,现在不警告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中国文化里缺乏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自然界的概念。所以我说,自然的概念是科学精神的直接产物。自然是被希腊人发明的、发现的。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自己如此、自行其是的这么一个领域,自己按照自己的逻辑运作,用今天的话讲叫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自然的领域就是科学的领域,所以把科学称为自然科学基本上属于同义反复。中国古代没有自然概念。有人会说,老子不是讲道法自然吗,那不是有自然概念了?这是一个广泛的误解。老子讲的那个自然不是一个词,它是一个词组,意思是自己如此。道法自然不是道去效法一个比它高的自然,而是效法它自己,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没有更高的东西,道就是效法自己就可以了。中国没有自然概念,因为中国的天地人三才之间是相感相通的:人间的伟人如果足够伟大的话可以改变天象。这样想的话就很清楚了,中国怎么可能出现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呢?所以我们看到,自然的发明其实是希腊理性科学的必然产物。如果追究起来,自然、科学、理性、真理都是一个意思。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科学精神的起源究竟在哪里?汇总我今天所讲的意思,我们看到了它讲自己,讲内在,讲真理,其实归根到底讲的是两个字:自由。自由才是希腊科学根本的精神。自由自己如此,自己决定自己,所以希腊的科学不是一个通常想象的外部的手段,而恰恰是希腊自由人性理想的涵养者,所以学习科学就是成为学习做自由的人。今天我们讲科学精神的起源,我想是有这样一个动机,就是要发现在今天占据人类文明支配地位的科学技术有这方面的由来,如果不看到这方面的由来,那么我们对科学理解就会失之偏颇,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就不容易做到位。如果我们从事科学更多只是顾及它的效果,而不能做到为科学而科学这样的精神,那我们的科学研究不可能走得很远,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原创性。 从畅销书《科学的历程》《什么是科学》到《科学史笔记》 有情怀的科学史,科学精神的独到阐释: 什么是科学史 科学精神的起源 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 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 科学精神的起源究竟在哪里?归根到底是两个字:自由。自由才是希腊科学根本的精神。希腊的科学恰恰是希腊自由人性理想的涵养者。学习科学就是成为学习做自由的人。 ——吴国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