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四大名著)(精)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精)
作者: (明)罗贯中|改编:陈平
出版社: 古吴轩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3.20
折扣购买: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精)
ISBN: 9787554611623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内容简介

第一回 桃园英雄三结义 导读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刘备有意拯 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于是留下了“桃园结义”的佳话。本章开篇就直入 主题,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时代背景,然后自然而然 引出具体的人和事。黄巾军彻底搅乱了社会秩序, 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出场,刘、关、张和曹操的出身 、性格都被简单地勾画出来,时局的发展也越来越 复杂多变,一幅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画面渐渐展开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刘邦 起义,建立汉朝,国家一统,人民安定,已历数百 年。到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官吏贪渎 ,豪强横行,竟弄得个天下纷扰、民不聊生。 当时,河北巨鹿一带有张氏兄弟三人,一名张 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没 有考上功名)秀才,一次进山采药,遇到个碧眼童 颜的老人。那老人手持藜杖,把张角叫到一个洞里 ,给了他三卷天书,并对他说道:“这书名叫《太 平要术》,我给你,你要代天帝教化世人,普救众 生。如果萌生野心,一定会有恶报。”张角接过书 ,拜谢了,探问老者的姓名。老人说:“我是南华 老仙。”说完,化阵清风而去。 张角得到天书,日夜研习,后来竟能呼风唤雨 ,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瘟疫流行, 张角便散施医药、符水,给人治病,自称“大贤良 师”,并且收有五百多个徒弟。这些徒弟云游四方 ,也都能画符念咒。后来徒众一天天多起来,张角 就设立三十六方,分别管理,大方有一万多人,小 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由一个将军统领。到处散布 流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 下大吉。”还叫徒众用白土将“甲子”两字写在家 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 ,家家都敬奉大贤良师张角。这张角便忘记了老仙 的告诫,与二弟商议,准备夺取汉家天下。一切准 备就绪,于是号召徒众起事,各地民众亦纷纷响应 。一时之间,队伍发展到四五十万,声势浩浩荡荡 ,官军望风而靡。汉灵帝得知,火速降诏,一面命 令各处官兵竭力守御,一面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 嵩(sōng)、朱俊(原文朱儁“儁”为“俊”的异 体字。)各引精兵,分三路征讨。 且说张角一军,进攻幽州。幽州太守刘焉见黄 巾军声势浩大,而幽州军力单薄,于是出榜招募义 兵。 榜文发到涿(zhuō)县。这涿县中有个英雄叫 刘备,字玄德,本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叫 刘雄,父亲是刘弘。刘备年幼时,父亲便去世了, 家中一贫如洗,靠卖草鞋、织草席为生。亏得叔父

“四大名著”精装版,内附名家彩色画作。 导读注释,亲子共读,典雅珍藏版 一流的教养,是教孩子从小热爱一流的文学经典 推荐您购买文通天下其他畅销书:

书籍目录

第—回  桃园英雄三结义 / 001

第二回  谋董卓曹操献刀 / 006

第三回  武勇三英战吕布 / 012
第四回  王允巧使连环计 / 019
第五回  吕布中计杀董卓 / 026
第六回  吕布白门楼殒命 / 032
第七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 042
第八回  身在曹营心在汉 / 051
第九回  怒斩颜良与文丑 / 058
第十回  关羽千里走单骑 / 065
第十一回 古城主臣重聚义 / 076
第十二回 徐庶走马荐诸葛 / 083
第十三回 刘关张三顾茅庐 / 089
第十四回  军师出山初用兵 / 099
第十五回  诸葛亮草船借箭 / 107
第十六回  定三分赤壁鏖兵 / 117
第十七回  刘玄德东吴招亲 / 129
第十八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 143
第十九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 151
第二十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 159
第二十一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 165
第二十二回 孔明巧施空城计 / 174
第二十三回 破曹兵姜维献书 / 185
第二十四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 190
第二十五回 孔明造木牛流马 / 198
第二十六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 209
第二十七回 令张虎降孙皓三分一统 / 220

试读内容

第—回

桃园英雄三结义

导读 > > >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于是留下了“桃园结义”的佳话。本章开篇就直入主题,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时代背景,然后自然而然引出具体的人和事。黄巾军彻底搅乱了社会秩序,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出场,刘、关、张和曹操的出身、性格都被简单地勾画出来,时局的发展也越来越复杂多变,一幅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画面渐渐展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刘邦起义,建立汉朝,国家一统,人民安定,已历数百年。到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廷腐败,官吏贪渎,豪强横行,竟弄得个天下纷扰、民不聊生。

当时,河北巨鹿一带有张氏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没有考上功名)秀才,一次进山采药,遇到个碧眼童颜的老人。那老人手持藜杖,把张角叫到一个洞里,给了他三卷天书,并对他说道:“这书名叫《太平要术》,我给你,你要代天帝教化世人,普救众生。如果萌生野心,一定会有恶报。”张角接过书,拜谢了,探问老者的姓名。老人说:“我是南华老仙。”说完,化阵清风而去。

张角得到天书,日夜研习,后来竟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瘟疫流行,张角便散施医药、符水,给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并且收有五百多个徒弟。这些徒弟云游四方,也都能画符念咒。后来徒众一天天多起来,张角就设立三十六方,分别管理,大方有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方由一个将军统领。到处散布流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还叫徒众用白土将“甲子”两字写在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家家都敬奉大贤良师张角。这张角便忘记了老仙的告诫,与二弟商议,准备夺取汉家天下。一切准备就绪,于是号召徒众起事,各地民众亦纷纷响应。一时之间,队伍发展到四五十万,声势浩浩荡荡,官军望风而靡。汉灵帝得知,火速降诏,一面命令各处官兵竭力守御,一面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sōng)、朱俊(原文朱儁“儁”为“俊”的异体字。)各引精兵,分三路征讨。

且说张角一军,进攻幽州。幽州太守刘焉见黄巾军声势浩大,而幽州军力单薄,于是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发到涿(zhuō)县。这涿县中有个英雄叫刘备,字玄德,本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祖父叫刘雄,父亲是刘弘。刘备年幼时,父亲便去世了,家中一贫如洗,靠卖草鞋、织草席为生。亏得叔父刘元起常常接济。十五岁时,母亲叫他外出游学,拜当时的名士郑玄、卢植为师,结交了公孙瓒等朋友。

这招兵榜文发到涿县时,刘备已经二十八岁了。看着榜文,刘备大声叹息。突然背后传来打雷似的声音:“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叹什么气?”刘备一回头,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的大个子映入眼帘。此人名叫张飞。张飞字翼德,以卖酒杀猪为业,是涿郡的一个富户。刘备将自己的身世和为国家平定乱局的志向一说,张飞大喜,愿散财招募乡兵,与刘备同举大事。于是同到村中酒店商量。

两人正饮酒间,又见一个身长九尺、红脸长须、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的汉子进入店中。此人正是关云长。云长名羽,河东解良人,因杀死一个仗势欺人的恶霸,逃亡江湖。问讯之间,知道关羽也有志报国,正是志同道合,便一起来到张飞庄后的桃园,共议大事。此时园内桃花盛开。三人设酒祭天,焚香结拜,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报国安民。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三人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打造军器。刘备是双股剑,云长是一柄重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张飞则造丈八点钢矛。并且置备了铠甲。共聚得乡勇五百余人,来投刘焉。正值五万黄巾军来犯。玄德等三人,统兵五百,前去破敌。两军相对,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敌副将邓茂。云长则拍马舞刀,斩杀敌主将程远志。黄巾军纷纷投降,刘、关、张初战大捷。刘焉亲自迎接,犒赏军士。

次日,青州守将告急,刘焉派刘备前往救援。刘备领军前去,在离青州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刘备用计,叫关羽、张飞各领一千人马,分头埋伏在山左、山右,自己却领兵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发动攻击。不久,刘备假装不敌,领军慌慌张张后退。黄巾军不知是计,奋起追击,进入关、张的埋伏圈。此时伏兵一齐杀出,刘备又掉头杀回来,三路夹击,黄巾军溃败。刘备直追到青州城下,解了青州之围。

此时卢植与黄巾军主力正在广宗对峙。刘备听说,便带领部下五百兵去援助卢植。到了广宗,卢植见到刘备等三人,十分高兴,就让他们留在帐前听候调用。两军对峙,相持不下。此时张角的兄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俊对垒,形势紧迫。卢植便命令刘备引本部人马外加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共同剿捕。玄德领命,带领军马,连夜向颍川开拔。

就在刘、关、张三人向颍川进军的时候,皇甫嵩、朱俊用计,趁夜色放火烧了黄巾军的营寨。敌兵惊慌失措,马来不及装上马鞍,人来不及穿上铠甲,四散逃走。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张梁、张宝带领败残军士匆匆逃跑,却又被突然出现的曹操拦住,大杀一阵。张梁、张宝死战得脱,投奔张角而去。

这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父亲本姓夏侯,因为做了中堂侍曹腾的养子,所以改姓曹。曹操自小有权谋,多机变,年二十,举孝廉,做了洛阳北部尉,执法很严,而且不避豪贵,远近闻名。后来又做了顿丘令,因为张角起事,被授予骑都尉,带着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曹操获胜后,见过皇甫嵩、朱俊,随即引兵追袭张梁、张宝去了。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到颍川,张梁、张宝已经败散。玄德见过皇甫嵩、朱俊,又引兵返回广宗。到得半路,见卢植遭陷害,被押往京师问罪,董卓代替卢植做了领军将领。刘备等只得引军回涿郡。没两天,却见董卓被张角杀得大败而逃。刘备等杀散敌军,救了董卓。董卓却因刘备等身无官职,对他们轻忽无礼。张飞气得要把董卓杀了,被刘备劝住,方才作罢。

于是三人连夜引军,投奔朱俊。刘备被封为先锋,征讨张宝。

第二回

谋董卓曹操献刀

导读 > > >

本章主要写了曹操借刀、献刀、路遇陈宫、错杀伯奢一家等事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还有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塑造出曹操文韬武略、胸有大志的形象。他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作者赋予曹操的不是单一的性格,而是鲜明独特、复杂多变且反差巨大的性格特征,这就使得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话说董卓征讨黄巾军大败,朝廷理应降罪,但他得到了十常侍的庇护,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被任命为统率二十万军兵的西凉刺史。这董卓是个奸贼,常想篡夺皇位。宫内董太后与何太后争权,相互倾轧。朝中十常侍专权。国舅何进想诛杀十常侍,采纳袁绍的意见,秘密传令外镇军兵进京。董卓得到何进的密令,觉得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于是打出诛除宦官的旗号,领兵向京师进发。

消息传到宦官张让等的耳中,知道这都是何进的主意,于是决定先下手,在宫中埋伏了刀斧手,以何太后的名义,传何进进宫。陈琳、袁绍、曹操都认为这是阴谋,劝何进小心,何进不听。到得宫中,宫门尽闭,伏兵齐出,何进被砍作两段。张让将何进的人头从宫墙上掷出。袁绍等知道大势不好,带领精兵攻进宫中。张让等抵敌不住,劫持何太后、太子和陈留王逃走,被卢植发现,救出了太后。袁绍命令军士将宫中大小宦官尽数斩杀,许多无辜的人也被误作宦官杀死。曹操一面救灭宫中大火,请何太后暂且处理朝廷大事,一面派兵追袭张让等,寻觅少帝。

且说张让、段珪(guī)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来到北邙(máng)山。后面追赶的人马已经逼近。张让见大势已去,投河自尽。段珪也被追兵杀死。少帝和陈留王躲在草丛中,到了四更时分,大雾漫漫,露水浓浓,两人腹中饥饿,在草莽之中相抱而泣。直到天要亮时,终于被附近农庄的庄主发现,接回庄中。后来,追赶张让的军士在农庄找到少帝,迎回京师。半路遇上董卓,就一起进京。

回到宫中,见了何太后,三人抱头痛哭。此时宫中已是一片狼藉,传国玉玺也不见了。却说那董卓屯兵城外,又想方设法,招诱了何进的部下,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朝中大臣,谁人不怕?为了控制朝廷,他准备废除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

一日,董卓大摆酒席,宴请百官。百官齐集,董卓带剑入席,提出了废立主张。诸官不敢出声,唯有荆州刺史丁原厉声反对。董卓正要拔剑斩杀丁原,却见丁原身后一人,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此人正是吕布。董卓的谋士李儒慌忙出来打圆场。众人也力劝丁原离去,一场杀戮方才得免。席上卢植等大臣也反对废立之事,董卓只好暂时作罢。百官散去。

次日,丁原领兵,直逼董卓,两军相对,吕布纵马挺戟,飞马直取董卓。董卓兵大败,退三十多里,扎下营寨,与谋士商议。部下李肃,本与吕布同乡,知道吕布好色贪婪,于是自告奋勇,要劝吕布拱手来降。董卓十分高兴,让他带着黄金、明珠、玉带、赤兔马,到吕布营中劝降。吕布果然被说动,杀了义父丁原,投靠董卓。于是,董卓再无忌惮,终于逼走袁绍,将少帝废去,立陈留王为帝。然而袁家四世公卿,实力不小,为了笼络袁氏家族势力,董卓只得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陈留王登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少帝与何太后等先是被董卓幽禁在永安宫,后来又被残忍杀害。自此以后,董卓每夜入宫,jianyin宫女,又纵容军士杀戮人民,抢夺财物妇女,残暴无比。

朝中有个忠臣,名叫王允,对董卓的行为十分气恨,总想除掉董卓。一日,王允以做寿为名,将一班旧臣聚集在府中。宴饮之时,王允谈及国事,痛哭流涕。众官亦大哭不止。席上有个人不但不哭,反而拍掌大笑,说:“满朝文武大臣,就是从夜里哭到天亮,再从天明哭到深夜,能够哭死董卓吗?”这人正是骁骑校尉曹操。王允见他不哭反笑,大怒道:“你祖辈也是拿的朝廷俸禄,现在你不想替国家出力,反而在一旁大笑,真是岂有此理!”曹操道:“我不是笑别的,而是笑诸位没个办法杀董卓。我曹操虽然没本事,却愿意斩董卓的脑袋,悬挂在都城的大门上。”王允一听,离开座位问道:“孟德有什么好办法?”曹操说:“近来我屈身为董卓办事,实际是想寻找机会诛杀他。现今董卓已经很是信任我,我时常能接近他。听说司徒有一把七星宝刀,希望能借给我,让我进相府刺杀董卓,如此我就是死也没有余恨了!”王允感动万分,说道:“孟德如果真有这个打算,那是天下的大幸啊!”于是亲自斟酒,递给曹操。曹操将酒洒在地上,立下誓言。王允随即将宝刀交给曹操。曹操藏了宝刀,喝完酒,就起身辞别众官离去。

第二天,曹操怀揣宝刀,来到相府,正值董卓在小阁中休息,吕布也在一旁侍立。董卓想笼络曹操,要送曹操一匹好马,让吕布去牵马。曹操心想:“这老贼当死。”就要拔刀刺他,又怕董卓力气大,没敢轻动。董卓人胖块头大,不耐烦久坐,就面朝里躺下。曹操大喜,心想:“真是老天也不容这老贼!”于是拔出宝刀,正要下手,不料董卓仰面看衣镜,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过身来,大声喝道:“曹操,要干什么?”而此时吕布也已经牵马到阁外。曹操急中生智,顺势跪在地上说:“我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就将刀举过头顶,递给董卓。董卓接过刀细看,见这刀一尺多长,刀柄上镶嵌着七种珠宝,极其锋利,果然是口宝刀。于是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来吧。”曹操将刀鞘也解下来交给吕布,然后跟董卓一同出阁看马,借口试马,出了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心生疑惑,提醒董卓。董卓回过神来,也觉得曹操的神情有异,差狱卒四人去叫曹操。曹操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董卓无奈,只得命人写了文书,送往各地官府,画了曹操的肖像,四处捉拿。

且说曹操逃出京城,要奔谯郡,途中经过中牟县,被守关军士捉住。县令正是陈宫。陈宫听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深深地为他的忠义所感动,弃了官职,跟随他逃走。

两个人走了三天,来到一个叫成皋的地方。这时天色渐晚,恰好不远处是曹操的朋友吕伯奢的家,两个人就到吕家投宿。吕伯奢一见故人,十分高兴,吩咐厨下杀猪,自己外出沽酒。这曹操生性多疑,吕伯奢外出,后院又磨刀霍霍,就悄悄走到后面偷看,听见下人正商量着:“捆起来杀怎么样?”他以为吕伯奢要害他,于是先下手为强,与陈宫将吕家男女八口,不分老幼,一概杀死。又寻到厨房,看见地上捆着一头猪,这才知道误杀了好人。两个人急急忙忙离开吕庄。途中碰见吕伯奢沽酒买菜回来。曹操怕吕伯奢回家,见家人被杀,报官追捕,又挥剑砍伯奢于驴下。陈宫大惊,责备曹操不义,曹操却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陈宫对曹操大为失望,但此时已经是“马入夹道难回头”,只得离开曹操,独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