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中国玫瑰

阿富汗的中国玫瑰
作者: 朴锦兰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阿富汗的中国玫瑰
ISBN: 9787548447863

作者简介

朴锦兰,女性,出生于哈尔滨朝鲜族,小学和中学在哈尔滨就读。1983年参军,曾多次获沈阳军区军用手枪射击冠军,两次荣立三等功。退役后到黑龙江省外贸公司工作。“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阴差阳错地到阿富汗打拼,做了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安徽建工集团驻阿富汗首席代表,在阿富汗工作4年。其间为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复建和中国援建阿富汗相关工程,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她的一些境遇与阅历,堪称惊险。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爸爸妈妈 朝鲜民族,或许是融入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最晚的少 数民族之一吧!由于10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对朝鲜半岛的殖 民统治,致使朝鲜半岛上的许多平民百姓或逃避奴役,或 规避战火,大量举家迁徙到中国的东北地区。新中国成立 之后,这些来自朝鲜半岛上的平民百姓中的许多家庭自愿 选择留居中国。 我妈妈和爸爸是1965年在哈尔滨市结婚的。爸爸的老 家在朝鲜平安北道一个叫米粮朴的地方。爷爷和奶奶早年 从朝鲜半岛到了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1937年,爸爸就 出生在齐齐哈尔市下辖的讷河县(现讷河市)。 爸爸从小喜欢各种户外运动,在速度滑冰方面尤其具 有天赋——他参加黑龙江省中学生速度滑冰比赛曾获得过 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国中学生速度滑冰比赛中获得过第 六名。 高中毕业时,学校要保送他到哈尔滨体育学院学习。 可他觉得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也很好,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 参加高考以期多一些选择。最后爸爸考取了东北农学院(现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专业。 妈妈的老家在韩国的忠清南道论山市,妈妈曾说老家 有祖传的山林、土地等等家产,可以想见当时姥爷的家境 应该是相当殷实的。 1945年的7月,年幼的妈妈跟着姥姥和姥爷到中国东 北探亲旅行,旅行期间赶上了“东北光复”,就是1945年8 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的日子。日本宣布投降后,中朝边境 以及海上航道就全部关闭了,妈妈一家无法再回到朝鲜半 岛了,只能滞留在了中国东北。后来妈妈一家到黑龙江省 的五常县(现五常市)居住,那里是黑龙江省盛产优质稻米 的地方。那时的东北三省凡是能种植稻米的地方,差不多 就会有朝鲜人居住。 妈妈七岁时就在当地上小学了,后来又到100多千米以 外的哈尔滨上了中学。那时的哈尔滨聚集了许多有国回不 去的朝鲜人,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吃饭、聊天,交流对 时局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感受,以解苦苦的思乡之愁。 一次聚会时,妈妈认识了爸爸,自然而然地,他们就 由相识、相知到相爱了。爸爸比妈妈大五岁,年轻的时候 相当帅气,有着健壮的体魄和聪明的头脑,又是风华正茂 的大学生,以妈妈那倔强的性格肯定会穷追不舍的。 1964年爸爸大学毕业了,他被分配到当时的黑龙江省 外贸公司从事对外粮油贸易工作。爸爸大学毕业后的第二 年他们结婚了。因为爸爸妈妈都有很体面的工作,所以那 时我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我和妹妹小红基本没有吃过什 么苦。 我小时候在哈尔滨市动力区(现香坊区)的一所朝鲜族 小学读书,后来又在第160中学、第52中学读完了初中、高 中的课程。 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一次中午放学回家,路遇一位 朝鲜族老太太孤零零地坐在路边喃喃自语地说着什么。也 许同是朝鲜族的关系,我上去与她攀谈了几句。当得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