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全集(1基础教育卷)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锐意改革,开拓前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的这个题词是教育改革的 纲领性的指示。它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与未来的共产主义宏伟目标之间的 内在联系;极其精辟地指出办现代化的教育不能与 世隔绝,而要有面向世界的胆略和气魄,要学习、 借鉴,创新,腾飞。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是我们从事教 育改革的精神武器。它涉及的面既广且深。认真地 积极地贯彻这个指示,从教育结构、管理体制、课 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等等,必将发生越来 越深刻的变化。语文教学要进一步改革,当然也须 努力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仅就语文学科而言 ,以“三个面向”指示对照,教学大纲、教材体系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均有深入研究探讨的必 要。我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由于实践与认识的 局限,难以把方方面面想周到,说完备,只能就语 文教学实践者的角度,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的高低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教师质量的高低,同样,语文教学能不能体现“三 个面向”的精神,关键也在于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实 践的广大语文教师。在教育总体改革、语文教学总 体改革尚在孕育、探索之时,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 ,语文教师是坐等,还是积极进取,摸索改革的途 径和方法?显然,后者的态度是正确的,积极的。 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三个面向”的改革精神,以 下几个方面至为重要: 一、思想上松绑,从思考问题的习惯轨道上解 放出来 较长时期以来,我们教语文,总是看课堂里的 学生多,看学生的成绩多。如果说想得稍远一些, 那就是想到毕业考试,想到如何考入高一级的学校 。因此,对语文作技术性的处理多,育人考虑得既 少又肤浅。道理明摆着,教文是为了育人,育人是 大目标,教文是为育人服务的。不从分数、考试、 就文论文、题海战术等条条绳索中解放出来,育人 的观点就树立不起来,考虑问题也就必然总是在狭 隘的圈子里打转,以致形成许多做法上的回环往复 ,跳不出圈子,迈不开步子。 “三个面向”的指示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教育 我们看问题要动脑子,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看得远 一些,想得深一些。眼前的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出发 点,要调查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能力、内心世 界。但出发点毕竟不是目标,因此,教师在把握学 生实际的同时,脑子里一定要有清晰的“明日建设 者”的形象,以“明日建设者”的要求来指导和促 进对“今日的学生”的培养。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 要密切关心国内外大事,善于接受来自各方面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