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书橱
作者简介
秦文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首位入围世界儿童文学奖——“林格伦纪念奖”的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创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小香咕系列”、《会跳舞的向日葵》等四十多部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其中,“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系列累计发行三百余万册。 秦文君的探索精神和对儿童天性的深刻体察与细致关爱,使她的许多作品成为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曾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多部作品已出版日文、英文、德文、韩文、荷兰文版等。
内容简介
为了亲爱的书橱 秦文君 为了眼前的这本《亲爱的书橱》,我迟疑过,辛劳过,后来就全情投入 了,甚至带着书稿漂洋过海,为了赶稿还病倒过一次。不过这些如今都已经 尘埃落定,所幸的是,我完成了。此刻我最想为《亲爱的书橱》写一篇优美 的读书谈——这本书的所有表达,只为让更多的孩子以及陪伴孩子阅读的父 母和老师在阅读中得到乐趣和力量,在生活中看到鲜花和阳光。 想说阅读的必要,未及落笔,脑海里蹦出“方舟”二字,不由记起以前 曾写过一篇《人生的方舟》,那文章谈不上精美,却舒展得体,透露出个人 气息。我想在小读者眼里,能从中找到作者身影的文章是亲切的,可靠的。 我找出这篇文章来重读,发现它居然与《亲爱的书橱》是绝配。 事情变得很蹊跷:居然是先完成一个序,过了若干年,这序几乎被忘却 了,冥冥之中又为它配备了一本书。这看来是何等本末倒置,其实并不尽然 :儿童阅读是一件值得不停推广的事,我乐于把本该创作长篇小说的时间腾 出来,劳心费神地编写《亲爱的书橱》。 “方舟”这个词汇出自圣经故事,仿佛与读书的话题相隔甚远,但两者 能紧紧地“盘结”于一处。《圣经》里提及的“诺亚方舟”,说的是上帝见 到人世间的邪恶,决计毁掉一切,他让忠贞的诺亚造方舟,为的是赦免他及 他的全家。诺亚精心打造方舟,周围的人都笑话他,说他妄图在陆地上行舟 。不久天降汹涌、暴烈的洪水,倾盆大雨连下40个昼夜,把整个世界都深深 淹没,所有方舟外的人都死去,只有方舟上的人才等到了陆地重新露出的一 天。他们走下方舟,在阳光拂面的地方开创新的一切。 我在序中提及“方舟”,又把阅读比拟为“人生的方舟”,并没有想掺 进那种生死攸关的意味,而是意指另一种人生途中的狭路逢生:即不论人生 出现多少危难痛苦,甚至险象环生,一旦具备了从阅读中汲取到的精神养料 ,便使入站高一步,从容对待,不被生活的河流所淹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 的“不死”。 阅读很珍贵的一点就是提供一个宽泛的视野,使人看到世界的浩瀚,人 世的博大,人性的复杂、优美,生命的价值,它让人胸中装有了一种宽大的 情怀,有了超越自身的见识。这种胸臆,使人不论处于何时何地,都可能获 得精神上的慰藉,不沦落、不屈服,与不理想的一切保持距离,格格不入, 永不妥协。 阅读格外可贵的还有它能催人思考。在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许多人满 足于对物质的追求,他们向往做物质上的富人,却忽略了如何不做精神上的 穷人。他们追求物质,人云亦云,贪心短视,疲于奔命,那副失去思考的样 子是很难看的,充满俗气。而书籍能催人思考,探究人与人生、自我与他人 、宇宙与自然,尤其是读大师们的著作,犹如一次次地与伟大的人物作精神 上的会晤。读者会欣喜地发现,思考是一桩多么不凡而又有意义的事,清醒 于世,富有思想的光芒,这样的人生,何等优美、风光。 社会发展越快,阅读就愈发重要,它给予人理智与才能,让人明确追求 的方向,一分钟也不迷失。从某种角度说,阅读真是方舟,使驾驭它的人离 开平庸的泥淖,跨越国界、种族的隔离,抵达阳光拂面的新的精神彼岸。 我还想延伸说一说,阅读,对于孩子而言特别重要。阅读是学会安静的 最好途径,静能生慧,在喧闹的世界里,孩子多么需要发现自我,找到定力 呵。 我曾多次去学校调查学生的阅读现状,坦率说,情形不可乐观,基本上 是两极分化:有些学生文史哲著作都读了不少,而有的却压根儿没读过什么 课外书,且后者占了多数,那些孩子沉湎于视听和眼花缭乱的电视娱乐节目 、花样百出的三维动画、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孰不知,这些看上去引人 入胜的“好东西”却容易“杀人”,迷在其中会使人习惯于某种被动思维的 格局,甚至意志消沉、委靡不振;而阅读却是一种主动思维,使人进取,保 持朝气,以及获得内心的安详、天性的优美。 至于读什么书,其实也是个关键,这两类书可以说是必读的:科学的书 和文学的书。前者能提供一种现实而准确的对外部世界的判断;而后者,则 是无所不在的认识论,天上人间,心灵世界,人情世故,人性天伦,生活底 蕴……优秀的文学书,胜似百科全书,它的光华与气度能照亮人的良知。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