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山药粥(精)

苏东坡的山药粥(精)
作者: 徐佳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苏东坡的山药粥(精)
ISBN: 9787570204519

作者简介

徐佳,男,1985年出生,籍贯山东, 2006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文专业,现就职于中央机关。先后在《十月》《学习时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刊物发表文章近百万字,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开《国宝故事》《停云漫谈》等2个专栏,在《十月》发表长篇历史散文《松江之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2018年1月出版长篇人物传记小说《烟柳倾尘:柳如是》(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得百道网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松江之鲈 乾隆十四年(1749年)七月初四日,太监胡世 杰传旨:“着新来画画人徐璋回去罢!钦此。” 在紫禁城清冷的月光下,一名辫发花白的老者 跪在地上叩谢天恩,随即快速收拾了简单的行囊, 匆匆走出宫门。出门的一刹那,他深深呼吸了一口 清冷的空气,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第二天清晨,他沿着大运河买舟南下,忽然闻 到了故乡河流的味道。 此人便是徐璋,《胜朝松江邦彦图》的作者, 在这幅图卷里,隐藏着故乡松江有明一代百余位乡 贤的灵魂。 一鲈鱼——从曹操到朱元璋 松江,本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当它在地面流淌 的时候,从太湖出发,流经吴地的苏州、上海等地 ,汇入黄浦江奔流到海。而当其在古籍之中流淌, 却常化身为一条鱼的模样。 它流经《后汉书》的时候,出现在曹操的一场 宴会上。 那一天高朋满座,曹操志得意满,举起酒樽, 对酒当歌,忽然他叹了一口气:“今日高会,珍羞 略备,所少东吴之松江鲈鱼耳。”这时,只听到座 中一人哈哈大笑。众人视之,乃是庐江人左慈,字 元放。左慈笑着说:“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 ,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曹操拊掌 大笑,会者皆惊。曹操又说:“一鱼不周坐席,可 更得乎?”慈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 三尺余,生鲜可爱。 唐章怀太子李贤在注释这一段文字的时候,面 对这种“长三尺余,生鲜可爱”的松江鲈鱼,咽了 一下口水,写道“松江在今苏州东南,首受太湖, 《神仙传》云:松江出好鲈鱼,味异他处”。这个 深宫早逝的青年,一生未能踏足江南,唇齿之间恐 怕未曾尝过此鱼味道。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略微加了几笔,写活 奸雄本色:操曰“吾池中原有此鱼”,慈曰:“大 王何相欺也?天下鲈鱼只两鳃,惟有松江鲈鱼有四 鳃,此可辨也。”众官视之,果是四鳃也。 这种鱼据说只产于松江之上,“四鳃,巨口细 鳞,肉白如雪,烹之不腥”(《广博物志》)。 有人为之放弃名爵。西晋时,吴人张翰游宦洛 阳,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长叹 一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 乎?”遂命驾而归。江边一碗鲈鱼汤,便足以让他 抛下富贵荣华。(《晋书·张翰传》) 这条鱼,甚至可以让人放弃修行。清初周亮工 《印人传》记载:“张大风,上元人,因自称上元 老人。予既载其行谊入《读画录》矣,复录其一二 逸事于此。大风学道、学佛三十年,不茹荤血。客 有烹松江鲈鱼者,因大噱曰:此吾家季鹰所思,安 1.著名文化散文大家王充闾先生、夏坚勇先生隆重推荐,《十月》杂志社季亚娅编辑、著名评论家、南开大学曹霞副教授强力推荐。 2.徐佳是一位80后历史文化学者,他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开有历史文化类专栏,撰写了一批文笔俱佳、质量上乘的历史文化散文,其文风质朴明快,对历史掌故与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