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竹贤传(我的父亲和他经历的年代)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1三阳镇上的的中医 世家 1921年5月19日,农历四 月十二,父亲出生于江苏省 海门县三阳镇的一个中医家 庭。 邱家的祖籍在无锡惠山 镇。清末咸丰同治年间 (1853一1864),太平天国起 义军占领南京,清廷调集大 军镇压,战争连年不断。富 庶的长江下游遭受了一场亘 古未有的灾难,人口锐减, 田庐荒弃,“数千里野无耕 种,村无炊烟”。我的高祖 随着躲避战乱的人流,逃到 长江下游的江北。 长江北岸,是由沙泥沉 积而成的陆地。北宋天圣元 年(1023),始称通州。民国 后,为与河北的通州区分, 改为南通。历史上长江的入 海口多次发生江水主泓的北 倾南移,形成大大小小的沙 洲。南通人世代“与江海争 壤于波澜茹吐之间”。 清初的一次江流泛涨, 在长江北岸冲积成一片新的 陆地,绵亘百余里,便是现 在的海门。乾隆四十年 (1775)海门厅同知徐文灿主 持在西天筑堤两千余丈,围 水滩成千顷沃壤,因此有“ 长堤十里亘如虹,却退潮头 百万雄”的美誉。海门东濒 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隔 水相望,渐成一个水土肥沃 、物产富饶的地方。 元明间的每次战乱,都 有大批江南居民移居江北, 并保留了许多江南文化的风 土人情。高祖邱廷锡随逃难 的人流来到海门的那一年, 刚满八岁。年幼的他,开始 在海门三阳镇一个豆腐店当 学徒。因为聪明勤奋,后来 得以自立,开了一家自己的 店铺,字号叫“邱隆茂”,寓 意生意兴隆发达。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