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雄发撼山岳(人物通讯集)

心力雄发撼山岳(人物通讯集)
作者: 李永旺|责编:孙晓霞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心力雄发撼山岳(人物通讯集)
ISBN: 97875136576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胸有韬略谋胜局——记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副巡视员、一公司总经理 李兰勤 军人出身的李兰勤,虽然身居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副巡视员的高位,但他却把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定位于子公司总经理这个施工一线最前沿的阵地上,用军人雷厉风行的刚劲作风,凝聚企业向心力,催发战斗力,斩获一块块优质样板工程奖牌,驱动着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这艘“战舰”,在风起云涌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彰显建筑“王牌军”的实力及风范。 海底勇穿越 催化剑气 自从参与厦门翔安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开建,攻克深大风化槽这一海底隧道施工世界难题,实现国内海底隧道施工的“破冰之旅”后,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这支有着优良传统及硬朗战斗作风的英雄开山队伍,奠定了海底隧道施工的雄厚实力和基础,成为海底隧道攻坚克难不可或缺的一把“尖刀”。在茫茫大海的重压之下,面对各种海底穿越难以预测的风险,作为公司“掌门人”的李兰勤没有退缩。 国内最长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开建后,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组织精兵强将充实施工第一线,理顺各种作业程序,并把创新理念,延伸到各个作业区域,使海底爆破推进速度再到安全质量,都处于一个安全可控范围,并一举创造了单口独面月掘进228.4米这一全国海底隧道施工记录,并凭着在总长7.8千米胶州湾海底隧道作业中创造的出色战绩,以及优良团队硬朗战斗作风为重点工程建造增添的光彩,一举捧回了“鲁班奖”“詹天佑奖”这两个标志着国内项目施工最高荣誉的特别奖杯。 作为港珠澳大桥项目之一的拱北隧道,虽然长度仅255米,但这一点在隧道家族中不起眼的“微距”却是核心项目之一,因为要从拱北口岸和澳门关闸口岸中间地带穿过,且隧道边墙距两岸海关大楼最近仅40厘米,只能采用顶管冷冻再开挖的施工工艺,完成255米设计为缓和曲线、圆曲线,通达伶仃洋人工岛的隧道,并且在将水域地段海水挤走,用冷冻来强化隧道周边泥沙体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冻土层的冷冻变化指数,避免出现冻结强度过大,导致将地面建筑顶塌、变形;冻得偏软造成支撑体不稳出现意外,科技攻坚难度非常大。 深知啃下这一块“硬骨头”,对于企业固化海底隧道施工优势,做强企业专业施工品牌意义非凡的李兰勤,用大气魄、大手笔投入巨资,一次性购买数台价格昂贵的泥水平衡机、顶管冷冻机,按照设计方案作业程序,将分成“马蹄形”布局、上下通行的36根大型管径高精度顶穿,再按照红外温控指数装填上冷冻材料后,对隧道实施曲线管幕智能开挖,使这一冻土帷幕厚度达2~2.6米的特殊设计隧道,于2017年3月30日顺利贯通。 相对于公路海底隧道施工,国内首次从海底穿越的青岛地铁1号线海域段作业,除头顶汪洋大海这一共同的无边压力之外,隧洞本身设计几何尺寸,以及穿越地段地质属性不同,为中铁十八局集团一公司科技攻坚的档案库里,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锤子下去便要砸出个火星子的李兰勤,项目建设开工令下达后,将从胶州湾团岛楔人海底的1号线2标,用两个90度拐点分割555米竖井,以11.47%的纵坡,快速挺进到海底80余米处的正线里程,又针对陆域、海域段单洞双轨、分列单洞通行的不同洞型进行排兵布阵,分头向隧道两头发起攻击,给2017年“五一”节日,献上一份开挖1010米的豪华厚礼。 李兰勤身上进发出来的摧城拔寨攻坚剑气,将所带领的团队,锻铸成了一枪扎下去即变成一个窟窿的英雄战斗集体,牢牢掌握着海底隧道攻坚出击的主动权。 厦门海沧海底隧道,是厦门又一条从海底入岛的通道,拉开兴建序幕后,这名历经各项难点工程千锤百炼,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坐拥企业具有国内所有海底隧道施工经验、技术而高枕无忧,而是带着相关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奔赴现场调研,不断优化和制定海底作业施工方案,打牢工程创优基础,直至相关资源最佳优选配置,使开工之后项目建造的“沸点”一下子涨到最高值。(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