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金蔷薇阅读花园
作者简介
岑伯宁,网名鼹鼠,生物学科班出身,长期从事媒体工作。曾任科普杂志《新知客》副主编,热衷探讨地球生物学,著有《决战超级病菌》《末日方舟救地球》等文。译者在文中加了必要的注解,令这部科幻小说的可读性更强。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法语: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译朱尔·凡尔纳,法国小说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主要作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等。
内容简介
飞驰的暗礁 1866年,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怪事:好些大船在海 上碰见了一个庞然大物,那是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 很像纺锤,时而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 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这个怪物的出现在全世界引起 了很大的骚动。 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希汽船公司的 “希金森总督”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碰见 了这个游动的巨大物体。船长以为那是一个没有人知 道的暗礁,正要测定它的位置,突然,这个神秘的物 体喷出两道水柱,水柱的高度足有150英尺。 三天后,西印度一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 巴尔·科隆”号,在相隔700海里的地方也遇到了这 个怪物。如果说这是一种奇特的动物的话,它的速度 可真够惊人的。 两个星期后,在距离上述地点2000海里的地方, 又有两艘船在大西洋海面上同时看到了这个大怪物。 根据两船同时观察得到的结果,这个庞然大物的长度 至少有106米,而已知最大的鲸鱼也只不过长56米而 已。 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全球。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拿 这件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英国、美国、德国 等比较严肃务实的国家,人们则对此极为关注。人们 很快分成两派,争论着“怪物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最后,有专业人士在报刊发表文章给出最终结论,宣 称所谓活着的“大怪物”并不存在。 在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这个热闹一时的话题似 乎被人淡忘了。但就在这个时候,新的事件又掀起了 波澜,并让这个热闹的科学话题变成了人们不得不正 视的危险事物——这个怪物变成了小岛、暗礁,但那 是会奔驰移动的、行动莫测的暗礁。 就在1867年3月5日夜间,蒙特利尔海运公司的一 艘船在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面撞上了一 座岩石,可是,任何地图也没有记载过这一带的海面 上有暗礁。后来人们到船坞里检查船底时,才发现一 部分龙骨折断了。 三个星期后的4月13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大名 鼎鼎的邱纳德公司的邮船“斯各脱亚”号上。当天大 海很平静,又是顺风,“斯各脱亚”号在西经15度12 分、北纬45度37分的海面上行驶着,机器运转完全正 常。下午4点17分,乘客们正在大厅里吃点心,突然 感觉到船身被什么东西轻轻碰撞了一下。 船长马上让潜水员下水检查,结果发现船底有一 个长两米的大洞。回到船坞后,工程师将“斯各脱亚 ”号架起来检查,这才发现在船身吃水线下2.5米的 地方,露出了一个很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缺口。铁皮 上的伤痕十分整齐,就是钻孔机也不能凿得这么准确 ,弄出这个裂口的利器一定不是普通的钢铁制的—— “斯各脱亚”号不是撞上了什么,而是被什么给撞上 了!那家伙以惊人的力量向前猛撞,在凿穿了4厘米 厚的铁皮以后,还能以一种很难做到的后退动作,使 自己脱身、逃走。 从这个时候起,所有原因不明的航海遇难事件都 找到了答案——人们把每年三千多艘船只失踪的原因 都算在了这个怪物身上。由于它的存在,五大洲间的 海上交通越来越危险了,大家都坚决要求不惜任何代 价清除掉海上这个可怕的“鲸鱼怪”。 这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刚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 的艰苦地区做完科学考察回来,在纽约停留。 身为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副教授,我对这个神 秘的海洋怪物非常感兴趣。当时的舆论分成了截然不 同的两派:一派说这是一个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 则说这是一艘动力十分强大的潜艇。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