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
作者: 梅墨|责编:王昌凤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心理咨询师
ISBN: 9787229164126

作者简介

梅墨,自由撰稿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各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字,十年来与多家心理机构签约,致力于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工作。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多动症 九月的一个下午,一场叫“温莎”的强台风刚刚过去,风势虽说减弱了,路面仍湿淋淋的。树枝倒折垂地,积水漫过窨井盖,沿街的店铺招牌、广告牌、自行车东倒西歪。 岑晓稚早早从单位溜出来,急急地走在路上,她要去见一个人,办一件重要的事。本来她是想打车过去的,可台风过后一片荒凉,哪里打得到车?她只好边走边找车,不知不觉穿过了半个城市。 “问小宇有什么用,跟个闷罐子似的。还有韦凯峰这死鬼,他是天塌下来当被盖,我已经不想和他说什么……啊哟——”她说得激动,冷不防额头撞到了前面的电线杆。 这个九月注定是多事之秋,岑晓稚感到整个生活乱了套。 先是开学期始考小宇没考好,英语考砸使得他在班级的排名一下子滑到中游边缘。这个先不说,更严重的问题是,班主任来电话说小宇有反常行为,他在英语课上做出种种怪异动作,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批评教育都没用,一上课就发作,英语老师表示课没法上,汇报到教导处说这孩子有多动症。“韦世宇有多动症”的传言迅速在班级传开,家长群第一时间燃起战火。这些妈妈们一有风吹草动就来劲,有说多动症要找心理医生,有说多动症搞不好会成精神病,还有人扯到上学期轰动全校的案子——抑郁症女生企图自残,等等。 岑晓稚急火攻心,为怕起冲突,班主任叫她先退出了家长群。当天她班也没去上,急急赶到学校,在办公室,英语老师指着她的鼻子毫不客气地把小宇批了一通,进进出出的老师向她投来的眼神,更让她满脸燥热,无地自容。 从学校回到家天已全黑,她也没心情做饭,推开门,老公韦凯峰仍旧窝在书房看他的谍战剧,她二话不说过去就拔掉插座,关闭电脑,“噼噼啪啪“的激烈枪战声终于消失了。韦凯峰瞪她一眼,说:“你有病啊?”她说:“我被老师批斗到现在才回来,你还有心情追剧?我问你,小宇到底是不是你儿子?他都要被学校勒令退学啦!”他鼻子哼了声,说:“开玩笑,上课做做小动作就成多动症了?你们这帮女人,让我说你们什么好,病得不轻。”她不想和他多说,冲出书房砰地甩上门。 岑晓稚在路口停下来,抬手揉着被电线杆撞痛的额头。 手机响了,又有朋友来电话向她推荐一个口碑不错的心理医生,叫章达成,说这个人对治疗青少年心理毛病有一套。岑晓稚说知道,事实上,她今天顶风蹚水,穿越大半个城市要去见的人,正是章达成。 说起来,她与章达成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她在桐城中心区图书馆工作,这个叫章达成的心理专家,曾在她们图书馆开过一堂“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处理”讲座。那天来听讲座的市民挺多,妈妈们尤其多。她在讲座快结束时去现场巡视,远远听到这个姓章的专家说:“大量的青少年案例反映出,心理健康是一个孩子全面成长的基石。”她觉得有道理,记住了这句话。 班主任的意思,迫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的压力,让小宇先在家休息,并叫她尽快带他去医院做检查。 可她不想去也不能去。她怕万一小宇被确诊,这对于小宇,不,对于全家都是个极大的打击,班主任极有可能叫小宇病休,学校也许会采取劝退什么的措施,那小宇今后怎么办?他还那么小。所以,她绝不会贸然带孩子去医院,至少在带孩子去医院前,作为妈妈,她要先好好了解他的病情。当务之急,是找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医生——她想到了章达成。 章达成是心理专家,同时也是桐城心视野心理健康公司的负责人。她从馆里资料库找到他留下的一个电话号码打过去,很意外,接电话的不是他本人,对方说这是心视野公司对外心理援助热线,然后把电话转给章达成。 章达成听她讲述后简短说了几点:第一,病与症是两码事,症是说明有某种症状,病是病理性疾病,两者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第二,诊断需要科学的评估,不要凭主观猜想给孩子定性,更不要给他贴什么症之类的标签。第三,要全面了解孩子的近况,包括他最近的情绪表现。这些话岑晓稚听得似懂非懂,她想进一步和他谈谈,于是预约了当面咨询。 他与她约定的时间,就是今天下午四点。 前方是建筑工地,岑晓稚避开堆积的钢架铝管和板材,又蹚过一段积水的洼地来到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她停下脚步,能看到马路对面四五百米处一栋高高的写字楼,心视野公司就在这栋写字楼内。她看看手表,离约定时间还有十五分钟。这时,包里的手机响了。 “请问你是岑晓稚女士吗?” “是,我是。” “我是心视野公司的管理人员余婷。要向你说明一下,我们章主任刚接到通知,要去处理一桩危机干预,所以你预约的咨询要先取消了。” “你说什么?我已经快到你们公司了,这鬼天气打不到一辆车,我大老远地赶过来,你跟我说咨询取消?” “这也是没办法啊。要是你着急的话,我给你换其他咨询师。” “不,我就要找章主任。我和他通过电话,他了解我儿子的情况。你不知道,我是十万火急才找到他,不能说取消就取消。” “岑女士,心理危机干预就是临时发生紧急情况要随叫随到的,要不给你延迟吧?不过明后天章主任都有安排,要到周末。” “不行,我就要今天。你们是这样对待每个人的?我要向你们的上级部门投诉!” “岑女士,请你冷静一点。” “冷静?我要是冷静的话,还用得着来找你们吗?” 岑晓稚不等对方回答摁掉了电话。 绿灯亮起,三三两两的行人越过她往前走,她拿着手机打算把这个见鬼的心理援助热线拉黑,最终又停住了。她觉得不能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取消”,她要留着这个号码,她有一种预感,她与这个姓章的心理专家没完,他要还她一个解释,给她一个答复。 事隔多年,她与他之间发生的一切,证实了她当时的预感。 几天后岑晓稚接到一个电话,是回访电话,对方还是那个心视野公司的管理人员余婷,说因为上次临时取消她的预约,这次特意排出时间欢迎她重新预约,岑晓稚回了句“我不需要”就挂了电话。 那天“被取消”后,岑晓稚转而去了附近不远的市综合医院。 快下班的时间点,医院里人不多,她在心理科挂了号,当班的年轻医生低头在玩手机。她说起小宇的情况,没等说完,年轻医生就打断她说,你不带孩子过来和我说什么?先带孩子来检查,再看要不要矫正理疗或是服药治疗。她说万一我儿子不是多动症呢,我是他妈妈先来了解一下不对吗?他说了解和诊断是医生的事,你了解什么?他还说我这里不是心理咨询,每个病人都像你这样问这问那,我一天能看几个?就这样,岑晓稚在心理门诊待了不到五分钟,就被那个年轻医生打发了出来。 她徘徊在医院的走廊,不知道该怎么办。 走廊里已经没有人,墙上挂的大屏幕在放心理健康小知识,屏幕里专家的声音很响,他在讲抑郁症的形成和发病,她想会不会讲到多动症呢?她盯着专家在长椅上坐下来,眼睛一动不动。专家还没说完抑郁症,心理科的年轻医生出来了,他已经脱掉白大褂,穿着衬衫、牛仔裤,砰地关上门,昂首踏步朝走廊另一头走去。护工过来清扫地面,小护士哼着歌随手关掉大屏幕,“咔嚓”一声黑屏了,讲抑郁症的专家消失不见。 寂静的长廊空无一人,只有墙上的时钟在嘀嘀嗒嗒地走着。时间不对,她要回去做饭,饭后小宇还要去补习,她三步并两步急急忙忙跑下楼去。 晚上,岑晓稚在网上查看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可那些冗繁的专业名词让她头涨。她叹口气合上电脑,去给小宇热牛奶。 她端着牛奶在门前站住,小宇弓着背趴在桌上做题,灯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个佝偻的小老头,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想到那个心理热线电话,章达成在电话里对她说:“要看到问题产生的压力源在哪里,孩子的内心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导致他的行为外化,这些都需要评估。孩子出状况,带出的往往是家庭问题。” 家庭问题,这话她听懂了。 他又说:“你们夫妻关系怎么样?孩子开学前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你们是不是有吵架?这些都不能忽视。” 他的声音平和自然,在岑晓稚听来,平和下面分明藏着锐利的小尾巴,这人是不是会读心术?面对他一连串的提问,她无言以对。 确实,在小宇开学前,她和韦凯峰之间发生了一桩事,一桩结婚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事件。难道这件事影响到了小宇?她的心揪紧了,不敢往下想。 星期六傍晚,韦凯峰从公司加班回来,进门仍在打电话,估计又是哪个难缠的客户,一直打到他对着电话再三保证就差点头哈腰了才挂断。韦凯峰扔下手机,一米八的个子嘭地倒在沙发上,四仰八叉,摆出一副葛优躺的样子。 小宇从房间溜出来,手里拿着一只苹果凑到他跟前。“爸,我给你做个试验。”他把苹果递到韦凯峰鼻子底下,“你闻闻香不香?” 韦凯峰看看他说:“搞什么鬼,你的作业做完啦?今天表现怎么样?” “哎呀,别说话,听我的指导,”小宇爬过来合上他的眼睛,像模像样地说,“现在不许动,躺好。就这样,对,做三次深呼吸。嗯,嗯,你想象苹果就在你鼻子下面,是不是很香?嗯,嗯,你接着想象我切开了苹果,再闻闻,是不是更香?” 韦凯峰吸了吸鼻子。 “嗯,你现在嘴巴里有没有唾液?你再想象张开嘴咬了一口,再咬一口,是不是酸酸甜甜……” 韦凯峰闭着眼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喉结滑动,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欧耶!”小宇扔下苹果跳起来,叫喊着,“妈妈,你快来看,来看啊,老爸被我催眠啦,哈哈哈!” “小宇,你在干什么?”岑晓稚正在阳台忙着,两手沾着肥皂泡。 “我把老爸催眠啦,妈——”小宇跑过去对岑晓稚说,“昨天学校来了个心理专家给我们上减压课,还示范催眠。” “我把老爸催眠啦,妈——”小宇跑过去对岑晓稚说,“昨天学校来了个心理专家给我们上减压课,还示范催眠。哇噻,太牛了,小胖说我流口水了,我看他们个个东倒西歪,连我们老师也快睡着啦。” “什么专家,哪里来的?”岑晓稚把洗干净的球鞋提起来。 “心理专家叫章达成,章叔叔。妈,他太神了,我说我有多动症,叔叔说他小时候也有,聪明的孩子都有,你帮我预约吧,我要找叔叔聊天。” “章达成……”岑晓稚的手停了停,随即踮起脚,抬起手,把湿嗒嗒的球鞋夹到高高的架子上。 二、心理专家 早晨,章达成是被外面一阵激烈的吵架声给吵醒的。 他打开门一看,对门的健健妈脸上贴着黑面膜,手提明晃晃的水果刀,转动眼珠,嘴里叫着:“我现在就上去砸你家的钢琴,我叫你弹!弹弹弹,白天弹,晚上弹,弹得我神经衰弱,快成神经病嘞!” 楼上动静也不小,一阵脚步声响,蕾蕾妈蓬着头,穿着睡衣,提着湿嗒嗒的拖把冲下来,嘴里嚷嚷着:“我才不怕你嘞!我家蕾蕾这几天强化集训,明天就要去省城参加决赛,你敢来捣乱,我,我今天和你拼啦!” 看到提刀冲上来的健健妈,蕾蕾妈傻眼了,她“啊哟”一声大叫:“要死嘞,要杀人啦,快来人哪!” 两人一转头看到了章达成,章达成暗叫一声:“完了。” 果然,两个女邻居扔掉各自的战斗工具扑上来,章主任长、章主任短,一通叫嚷。好容易安抚好她们,章达成出门去车库,2号车库主人和占道停车的3号车主又在吵架,一个嗓门奇大,一个怒目圆睁,炮仗马上要点燃。他忙掏出手机给物业管理处打电话。 他的凌志车稳稳地开出车库,两条泰迪犬蹿到车前,遛狗的老太太喘着气说:“宝宝、贝贝,跟章主任打招呼哇!哎呀,就是不听话,奶奶不疼你们啦。” 有个背书包的小男孩举着牛奶盒跑过,后面的妈妈追着喊:“记住,听老师的话,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讲话,放学不许乱跑!” 小区中央,退休大妈们在跳健身操,音响开得很大很大。车开出大门,汇入早高峰密集的车流主道,前方路口有两车刮擦,车流停止不动。顿时一溜排长龙的车主开始按喇叭,声音此起彼伏,像拉响了一级警报。 这是一个庞杂的有声世界。从早上睁开眼起,不管你愿不愿意,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冲击耳膜。章达成对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力,当然,他更擅长倾听人的心声——他是一名职业心理师。 泊好车他走进写字楼,按电梯上楼到公司,穿过接待大厅走进办公室,翻开余婷递来的工作计划表:讲课、咨询、会议、个案督导、网络课程……又是安排满满的一周。他合上计划表,挂上蓝色工作牌,整了整西装,理了把头发,大步走向咨询室。OK,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上午的第一个来访者是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戴一副近视眼镜,小脑袋过早露出发际线,前额头发有一点点稀疏。妈妈说自从这学期调到尖子班,孩子天天早起晚睡,双休日也不得空,他的脱发在每次考试前很明显,桌子下、枕头上都有头发,带他去医院看,医生配了药,同时建议孩子做心理疏导。 这又是一例低龄孩童心理问题躯体化的个案。 下午两点是内部案例探讨学习。教学室内,几个见习咨询师拿着笔记本坐成一排,章达成接过余婷递来的资料示意她点开大屏幕。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身材平瘦、衣着朴素的三十多岁的女性,脸部打了马赛克,她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膝盖并拢,不自觉地在晃动。 一年多前,她感到喉咙吞咽困难,去了多家医院检查,做B超十多次,都显示没有病理性疾病。可她不信,坚决说自己的喉咙里长了瘤,她为此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体重减轻,精神差,并影响到了日常工作,有一个消化科专家建议她看心理医生,她就来了。 这是一例因配偶有外遇而引发的严重心理问题。 今天,我们在迎来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心理疗愈时代的到来。 欧文?D.亚隆在其影响过无数人的《当尼采哭泣》中写道,一个新的自我,必须建筑在他旧时生命的灰烬之上。《心理咨询师》是作者潜心收集10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经艺术加工而成的致敬大师之作。 不同于《当尼采哭泣》以心理名医与哲学大师为主线,《心理咨询师》写的是一群从事或致力于心理工作的普通人,他们对工作的热忱与探索,生活中的种种烦忧,他们的喜乐悲欢、情感纠葛、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痛,以及在自助助人工作中和求助者共同成长,从反省到思悟、从创伤到痊愈的过程。他们和任何人一样有缺陷,不完美,如果说有所不同,那便是在心理工作中升起对生命的思考与叩问,对人性的探寻与升华。 书中那些案例,都让你看到自己的原型,你不在场外,你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