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新世纪普及版)](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5/20231113154301547.jpg)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史记(新世纪普及版)
ISBN: 9787509009512
五帝本纪第一 黄帝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 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太昊, 太昊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 、黄帝。因黄帝以前文字记载不 详,司马迁著《史记》时,对历史考证非常严谨,所 以,从黄帝开篇。 黄帝,是少典族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下 来就神异,几个月大就能说话, 幼年心智周遍、聪明伶俐,长大后敦厚勤勉,成年时 就见识广博.通晓天下大事。 轩辕时代,炎帝神农氏已经没落,各部落之间互 相侵伐,残害百姓,可是神农氏 却没有能力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操练军队、动用武 力,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部 落,使四方族长都来归顺。而蚩尤最为残暴,还没有 谁能去征讨他。 炎帝试图侵犯各部落,各部落纷纷归附轩辕。轩 辕推行德政,强化军队,顺应 四时五方的自然气象,播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和 规划四方土地,训练勇猛威武的 军旅,与炎帝在阪泉之野展开激战,经过几番战斗, 终于取得胜利。 蚩尤发动叛乱,不服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就 征调军队,与蚩尤在涿鹿之野 展开决战,擒获并杀死了蚩尤。各方部落都公推轩辕 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炎帝, 他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随即就去讨伐。 平定以后,就离开这个地方。 披荆斩棘,开山凿路,未曾过过一天安逸的日子。 向东来到大海之滨,先后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 西到达崆峒,登上了鸡头山;往 南到达长江,登上了熊山和湘山;向北驱逐了荤粥部 落,在釜山与西方族长验合符 瑞,在涿鹿山下的旷野建起了都城。迁移往来,没有 固定的住处,只是在营地四周 布置军队作为护卫的屏障。所设官职都用云瑞来命名 ,军队也叫做“云师”。设置 左右大监,负责监察各地族长。四方族长和睦相处, 因此对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禅, 比以往任何年代都多。黄帝又得到了宝鼎,用通灵蓍 草来推算历数,预测节气时 辰。推选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人来治理民众。 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则,预测阴阳 五行的变化,制定出养生送死的仪制礼则,研究国家 存亡的道理。遵循时令节气, 种植百谷草木,驯化鸟兽昆虫,其所关注的旁及日月 星辰的运行、水波土石金玉的 性能等各项事务,烦扰辛苦自己的心力耳目,有节制 地利用山林川泽的物产资源。 因为有“土德”的瑞兆出现,所以人们称他为“黄帝 ”。 黄帝以战争的手段,制止了各部落联盟之间长期 的混战,建立了国家制度的雏 形,使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变化 ,从野蛮时代,步人了初步文 明的时代,揭开了华夏文明历史的第一页,成为了中 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颛顼 颛顼帝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宁 静深沉而有智谋,疏旷通达而 明晓事理,养材育物以便充分开发利用土地,依照四 时季节办事以顺应自然规律, 凭借对鬼神的尽心敬事来制定礼仪法度,治理四时五 行逆顺来教化百姓,洁心诚意 进行祭祀。他为帝时,疆域北到幽陵,南到交阯,西 到流沙,东到蟠木。动物植物, 大神小神,凡是日月光芒能够照射的地方,没有不归 属于他的。 颛顼出生在若水之滨,他是在他的叔父少昊的岛 国里长大的,他很喜爱音乐。 那里一年四季花木烂漫,溪水潺潺,百鸟鸣啭,大自 然中到处都有美妙的音乐,使他 的性情受到了良好的陶冶。他还跟叔父学会了弹琴鼓 瑟。在他离开叔父的岛国之 后,他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音乐,成为了一个很有才 华的音乐家。 颛顼登上帝位后,热爱人民,广施仁政,他高尚 的道德正与天意相符。国家到 处呈现出一派清明祥和的景象,微风缓缓吹来,或大 或小,或多或少,或紧或慢,发 出悦耳的声音,时而如丝管嘤嘤,时而如钟鼓锵锵。 他被这美妙的声音陶醉了,高 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命令臣子飞龙效仿风的声音,创 作了一首题目叫《承云》的乐 曲,献给曾祖黄帝,受到了黄帝的称赞。他还叫飞龙 铸了一口声音洪亮的大钟,那 悠扬的钟声可以传到千里之外。 尧 尧是继炎帝、黄帝之后又一个最有威望的部落首 领。尧勤于政事,认认真真 地治理着国家。尧住的是茅草屋,刮大风的时候,屋 里嗖嗖地漏风;下雨的时候, 屋里就淅淅沥沥地漏雨。尧吃的也很简单,糙米饭、 野菜汤是他的主要食物。尧 穿的也很俭朴,衣服不到破烂不堪绝不肯换,冬天的 时候,只披一张鹿皮来抵御 严寒。 尧日理万机,勤勤恳恳地为人们办事。人们看见 他如此辛劳、俭朴,都纷纷劝 他,“尧啊,您是我们的首领,穿的、住的、吃的都 应该是最好的。您这个样子,让我 们心疼啊!” 尧却回答道,“天下那么大,我不知道还有没有 人在挨饿挨冻。我之所以这样, 是想让天下人都能够吃得饱穿得暧。天下只要有一个 人忍饥挨饿,就是我的 尢能!” 从此,人们更加拥戴他、敬仰他,相信他。尧虽 然是至高无上的首领,但尧办事 并不独断,他经常召开部落会议,大小事宜都要征求 大家的意见,同大家商量,最后 综合大家的看法行动。尧非常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他建立了很有效率的行政机 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萌芽。他手下的名臣很多,管 民政的舜,管军政的契,管农业 的弃,管教育的夔,管司法的皋陶以及很多有能力又 负责任的人。 在尧老了的时候,尧按惯例召开了部落会议,商 议确立自己的继承人,人们都 舍不得让尧退位,但又不忍让尧一辈子操劳。大家通 过商量一致推举尧的儿子丹 朱继承首领的位置。 尧并不放心丹朱继位,但又不好违背大家的意见 。于是,尧开始教育丹朱怎样 来治理国家。可是,丹朱和尧大不一样,成天游手好 闲,东游西逛,尽管尧想尽办法 试图使儿子走上正道,但最终无法改变丹朱的本性。 等到尧退位的时候,他没有把首领之位传给儿子 丹朱,而是让位给了德才兼备 的舜,这就是所谓“尧舜禅让”。 舜 相传舜的父亲名叫瞽叟,是个瞎子。舜的母亲很 早就去世了,后来瞽叟又娶了 个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狂傲骄纵。 舜的父亲是个老糊涂虫,只宠爱后妻和后妻为他 生的子女。后母把舜看成眼 中钉,容不下舜。弟弟象是个粗野傲慢、自私自利的 家伙。只有小妹妹多少还有点 善良之心,舜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不但得不到温暖 ,还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心 肠狠毒的后母,总想找机会杀死舜。舜在家中实在待 不下去了,只好一个人搬到了 历山脚下,盖一间草屋,开垦一片荒地,一个人过起 了日子。 尽管父亲打骂他,狠毒的后母也想害死他,弟弟 也总是欺负他,可是他却有一 片真诚的孝心,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弟妹。他 独身一人在历山耕种田地,每 遇荒年,他总是暗中拿些粮食去接济他的父母。舜是 个品德高尚、富于谦让的人, 他在历山耕作没有多久,在他德行的感化下,那些过 去争夺地界的农民,就都能够 和睦相处了。后来舜又到雷泽去打鱼,那些为争夺渔 场而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也都 能和睦相处了。舜走到哪里,他崇高德行都能感化他 周围的人,大家都愿意跟他住 在一块儿。大家都喜欢他,围绕着他住了七年。过了 一年,他住的地方便成了村 庄;到了第三年,那里就成了一个小镇。 当时,尧的年纪已大,正在天下寻找贤人,准备 把帝位禅让给舜;各地的族长们 也都推荐舜,说他既孝顺又有才干,可以做继承人。 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 皇和女英嫁给舜做妻子,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了他。 舜做了国君以后,心里时刻关 心百姓的疾苦,国家治理得非常好。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