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古人的衣饰文化

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古人的衣饰文化
作者: 编者:李楠|责编:戴小璇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1.00
折扣购买: 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古人的衣饰文化
ISBN: 9787520537162

作者简介

李楠,男,199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数年来一直从事图书编辑、策划及创作工作。至今为止,参与策划、编辑、创作的大型系列图书有:《中国历史百科》《世界历史百科》《中国书法百科》《中国收藏百科》《中华藏书百部》《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等数十部,另有独立专著《红楼梦诗词全鉴》《生意人的八种能力》《孝经全鉴》《中国梦系列》等各类文史、经管、社科、励志及学生课外读物等上百册。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生衣服尽随身:古代衣饰史话 在我国历史上,从传说的五帝时代起,经夏、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直到清朝末期,共约5000年。由于这一历史时期相当长久,经历许多朝代,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所不同,所以人们的衣饰也在逐步地发展变化。 衣饰除具有御寒、护体、遮羞等实用功能外,还有明显的装饰作用和鲜明的等级标志作用,同时,服饰也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地域色彩。 衣饰的面貌是社会历史风貌最直观最现实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衣饰的历史也是一部生动的文明发展史。 与子同裳共麻葛:先秦衣饰 先秦时期的中国衣饰,是随着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 中国的衣饰历史可追溯至五帝时代,大约在夏商时期衣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1.远古衣饰 到目前为止,远古时期的衣服和鞋子的实物尚未发现。不过,考古发掘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第一手材料。 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各地区、各民族的人衣着和鞋靴的款式各不相同。比如,甘肃辛店出土的放牧纹彩陶盆,上面清楚地表现出当时当地人们的衣服为上下装相连的样式;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陶少女塑像左足上有短靿的靴子。这些形象都反映了与中原地区风格迥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形象。 至于华夏文化区域内,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天人合一”观念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随着阶级社会的确立,“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中国传统服装,特别是华夏贵族服装逐渐向着愈加严格的制度化方向演进。 2.夏商衣饰 夏、商时期,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冠服”制度开始初步建立起来。从天子以下,至百姓乃至奴隶,冠服各有等差。这一时期的衣着也无存世实物,只能根据考古发现来判断。 考古工作者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众多遗址中均曾发现过骨笄,说明这一时期华夏人束发已经成为一种必要装饰。 这一时期墓葬的贫富分化极为明显。一般小型墓葬中除骨笄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品随葬;而贵族的大、中型墓葬通常随葬大量精美配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从这一点可以推想,夏代贵族和平民乃至奴隶的衣饰一定有着较大的差别。 而商代衣饰,从出土的各种玉、石人像判断,可分如下几类:一为奴隶;二为小奴隶主或亲信奴隶;三为贵族。 据安阳殷墟出土的高巾帽右衽交领窄袖衣玉人像,可知商代小奴隶主或亲信奴隶的装束。头戴高巾帽;上身穿交领衣,右衽;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巿(蔽膝);足穿鞋似为尖头鞋。 3.西周贵族衣饰 进入西周以后,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政权。等级制度更加森严,其内容详尽而周密,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作为个人的阶级标志,冠服制度被纳入礼乐制度范围之中,成为礼制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更是西周政权立政的基础之一。 西周时遗留下来的人像材料很少。从洛阳出土的玉人及铜制人形来看,周代衣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常服还是上衣下裳为主流,款式不变,衣、裳、带、巿仍是贵族男装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是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纽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衣袖日趋发展变大,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另据文献记载可知,其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并特别重视裳前的巿。 除一些偏远方国外,西周男子大部分都已将辫盘到头顶,束发已成为全国统一推行的标准,这奠定了汉族男子日后的发式,直到明代。 西周时期,各种冠、帽、巾等均已发展完善,后世冠的基本形制在当时都可以看到。 西周衣饰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服饰的专用界限和等级标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 从用途上区别,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丧时专有丧服。 礼服制度,也叫冠服制度,是西周对于后世服装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西周铜器铭文里有许多周王在册命典礼上颁赐礼服的记载,如著名的《毛公鼎》铭文里就提到周王赏赐的“朱巿、悤黄”等。 由于礼服都是周王发布命令按照所任命的官爵来规定的,因此又称为“命服”。 西周时期的礼服是上衣下裳款式,只不过头要戴冠,衣裳皆有等级,要有章纹、蔽膝、组玉等相关配件。这样完善的礼服系统一直延续到明代。 当时礼服的主要等级,有冕服和弁服之分,其区别取决于相关配套的冠的款式,比如戴冕就是冕服,戴弁就是弁服。二者的衣服仍旧是上衣下裳,只不过是冠与章纹、蔽膝、配件等级的不同而已。 在当时,天子、诸侯王、公卿、大夫都可以穿冕服,后来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只有天子、诸侯王才能穿了。 西周贵族女子的礼服制度也已经完善,王后已经开始穿翟衣,当时王后有六种翟衣类礼服,这是中国古代后妃命妇的最高级别的礼服。 4.西周平民衣饰 (1)头衣。 西周时期,平民不戴冠,但也要留发。束发以后上罩头巾,称为“帻”——有的记载指出直到汉元帝以后才出现了帻。 20岁以前的儿童不戴冠,头发自然垂下,称为“垂髫”。如果长得过长,就紧靠着发根扎成左右两束,这样的发型就像兽的两只角,因此叫“总角”。 唐代以前,妇女也不戴冠。15岁的女子算作成年,要盘起头发,用笄固定,表示成年,可以嫁人了。 出于对美的追求,古代妇女对于头部装饰尤其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头发本身的质量。如果自身头发质量不好,宁愿花高价购买别人的好发来装扮自己。二是笄,贵族妇女用的笄质料本身都很贵重,而且还有很多镶嵌装饰;穷人家的女子就只能用骨、竹甚至荆条做笄。 只有罪犯是不束发的,而且多剃去全部或头顶部分头发。这种刑罚叫作“髡”。既不束发,自然也就用不着头衣。 (2)深衣。 贵族的礼服由衣和裳组成,这种形制的衣服称为“深衣”。平民和奴仆日常另有“短衣”,称为“襦”,类似后来的短褂。 对于平民而言,“深衣”就算是礼服了。对于奴仆而言,连穿“深衣”的资格也没有。不论是“襦”还是“深衣”,都有单、夹之分。 外衣里面,贴身穿的上衣叫“亵衣”。如果是冬季,还要加上寒衣。 贵族的寒衣多为裘皮质地,其中狐裘和豹裘较为贵重,只有高级贵族才能穿;一般贵族只能穿鹿、羊等的裘皮。 狐裘当中,又以狐狸腋下的软毛又轻又暖,因此是最为珍贵的。以色而论,又以白裘为上。 穿羊裘,一般说明人的身份较低,或较贫困。但若是羔裘,又属高级裘皮,另当别论。 穿裘皮时,还要同时加上一件罩衣,叫“裼”。因为如果裘衣的皮毛外露,会使穿着的人看起来像是动物一样,是一件很失礼的事。 袍和茧是普通人的御寒之服,与今天的棉袄大体相似,为两层单衣中间夹絮的形制。二者的区别在于所絮入的东西不同:袍较低级,絮入的是乱麻或旧的丝绵;而茧絮入的则是新的丝绵,显然是较高级的御寒衣物。 (3)足衣。 西周时期的足衣称“屦”;如果在屦的底部再加上一层木板,就是“舄”。 5.西周军服与丧服 《周礼·春官·司服》中详细记载了周天子、诸侯的各种冕服,其中的韦弁服是“兵事之服”,即军服。韦弁服用熟皮制成,浅朱色,制如皮弁。 西周时军队中还没有武官,天子及诸侯就是军队的统帅,他们出征时所穿的韦弁服,就是专用戎服。帅与兵的戎服区别只在于兵的裳要比帅的短些(以便于奔跑)、衣裳简陋些、衣料粗些。 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初级的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周代制革业已有相当规模,并设有专门负责鞣革制甲的“函人官”。据《周礼·冬官· 考工记》记载,当时的制甲业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分犀甲、兕甲和合甲三种。其质地的坚硬程度,犀甲可以使用100年,兕甲可以使用200年,而更厚的合甲,则可以使用300年。 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还出现了“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丧服,但尚未形成制度。 6.春秋战国的华夏衣饰 (1)日常衣物的变化。 与西周时期相比,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衣饰变化并不大。男女衣着通用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深衣”式;大麻、苎麻和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衣着用料;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物,部分地区也用毛、羽和木棉纤维纺织织物。 此外,文献中还出现了雨天外出劳动所穿的“笠”和“蓑”。 由于“冠”“贯”同音,因此到了这一时期,对于贵族来说,戴冠就有了“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意思。他们把冠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即便到死,也不能免冠。 《左传》记述了孔子的学生子路“结缨而死”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前480年的冬天,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与叛军作战,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放下兵器去“结缨”,结果被对方趁机杀死了。 这一时期服装种类上新的变化是出现了“衫”。这种衫不同于后代的长衫,仅指一种较宽大、穿着轻松而又方便的衣服,而且没有袖头,类似后代戏台上的水袖。 另外,女子服装则出现了“续衽”的式样。所谓“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更长的甚至再度回绕至左胸,再用腰带系扎。 这一时期贵族和平民各等级之间对于色彩的要求还不太严格。据《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因此齐国百姓都效仿他穿紫衣。 此时产生了服装颜色搭配的观念。如《论语》中就记载,孔子认为罩衣的颜色一定要与裘皮的颜色相配。黑色的羔羊皮袍要配黑色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罩衣,等等。 这一时期,深衣仍然用带扎束,但由于发明了带钩,导致带的形制有了较大变化。带钩多为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屡有发现。 由于用带钩结挂衣带比系扎更便利,逐渐被普遍使用。至战国以后,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它的作用,除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外,还可以装在腰侧用以佩刀、佩剑、佩削、佩镜、佩印或佩其他装饰物品。 (2)军服。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战国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 札甲成为较为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甲片编缀时,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另外,此时还出现了铁甲,但数量稀少,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战国末期楚军仍以皮甲为主。 胄是一种在战场上保护头部的用具,最初也是用18片甲片编缀起来的。胄在此前并不见记载,也未见出土实物,但春秋战国时代肯定已经出现了。 古人戴胄时并不摘冠,而是连冠一并扣在胄下;但是见到尊者必须摘下,露出冠来,这种礼节称为“免胄”。就算是在战场上,如果己方是由臣下领兵,而对方是由国君领兵,也要向对方国君“免胄”致敬。 (3)丧服。 春秋时期,形成了比较严格、完善的丧服制度。按照文献的记载,这一时期的丧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五服轻重有差。地位尊崇者服重,地位低微者服轻;与死者关系亲者、近者服重,疏者、远者服轻。五服以内的为有服亲,五服以外的为袒免亲即无服亲。五服的观念在中国影响极为深远。直到今日,民间仍以是否“出了五服”来界定亲属关系的远近。 关于五服各等级及穿戴的规定,以及五服在历代的具体穿着变化,我们会在后文中进一步介绍。 7.春秋战国的民族衣饰 春秋时期,中原以外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的衣饰情况也有所记载。如《左传》中说吴人“断发文身,裸以为俗”;《论语》中提到北方的戎、狄“被发、左衽”。 到战国时期,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其特征是短衣,衣长仅齐膝;衣袖偏窄;长裤穿靴或裹腿。这样的服装便于骑射活动。 “胡服骑射”使赵国在军事上很快强大起来。随之,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胡服的款式及穿着方式对汉族军服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都出土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上,即以简约的形式,勾画出中原武士短衣紧裤披挂利落的具体形象。 中山国是战国中期中原以北地区一个由白狄族建立的少数民族诸侯国。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俑则展现了该民族的服饰风貌。 这些玉人俑材质有白玉、墨玉、黄玉和青玉,可以分为儿童、青年女性及中年妇女几种形象。男童头顶梳单髻,身穿窄袖方格纹袍,袖手而立。女佣头梳牛角双髻,形成卷型发饰;上身着窄袖对襟衫,左衽,矩形交领;下身穿方格长筒裙,圈手而立。